10月7日上午,阳光温和地洒在水口村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给这个宁静的村庄,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李奕站在自家院子的门槛外,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
此刻他衣着朴素,却难掩眉宇间的朝气与决心,仿佛一颗即将破土而出的新芽,蓄势待发。
“乡亲们,大家伙儿都来聚聚!”
李奕的声音清亮,带着几分年轻人的活力,穿透了秋日的宁静,引来了村民们好奇的目光。
不一会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在李奕的周围,脸上挂着疑惑又兴奋的表情。
李奕深吸一口气,环视着这些淳朴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我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的语气诚恳,没有丝毫的造作:“我想从咱们村里,雇佣一百个青壮年,帮我打理后山那片灵田里的药材。
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突然,但我相信,这对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好机会。”
村民们面面相觑,随即议论纷纷。有人疑惑,有人好奇,更多的人则是难以置信。
“打理药材?那可不是轻松活儿。”
“是啊,咱们村里谁会这个?”
“……”
李奕见状,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计划表,详细地向村民们解释起来。
“我已经联系好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药师,他们会来指导大家种植和养护这些珍贵药材。
而且,我保证,每位被雇佣的青壮年,每个月的工资是五千块,绝不拖欠。”
他口中的几位药师,自然就是梅兰竹菊四剑和情剑。以她们的本事,要学会新知识,那是易如反掌。
“五千块!”
这个数字,在村民们心中炸开了锅。
要知道,以目前的情况,即便是国家补贴,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一时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低呼,紧接着是难以置信的喜悦。
“真的吗?五千块一个月?”
“李奕啊,你没开玩笑吧?”
李奕用力地点点头,神色坚定:“当然是真的!水口村是我的家,我希望能为村子做点实事。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变异生物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通过这份工作,大家不仅能学到新技能,还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一起守护家乡,不让它受到外界的侵扰。”
村民们被李奕的话深深打动,看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担当与远见。
老村长颤巍巍地站了出来,眼眶微红:“李奕啊,你这是在给咱们村找活路啊!你放心,只要是为了村子好,咱们都听你的!”
一时间,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李奕的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村里的就业问题,更为水口村带来了一线生机与希望。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只要心怀家乡,勇于担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
下午,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水口村的一栋古朴宅院上。
这里是李奕的家,秋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此刻却丝毫未减屋内温馨热闹的气氛。
客厅内,一张圆木桌旁,围坐着李家的众位长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气氛和谐而欢乐。
奶奶梁秀,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智慧,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为这场家庭聚会增添了几分暖意。
大伯李进,身材魁梧,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干练之气,正津津有味地讲述着村里的新鲜事。
老爸李文,身穿朴素的衬衫,眼神中满是慈爱。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杯,偶尔插话,言语间满是对儿子的骄傲。
老妈周箐,是家里温柔的港湾,一边细心地为每个人添茶倒水,一边用巧手编织着毛衣,动作娴熟而优雅。
三姑李英和四姑李兰,长相有几分相似,或低语,或轻笑,话题离不开村里的家长里短,以及对李奕大学生活的好奇与关切。
五叔李飞,年轻有为,是在建筑业已经摸爬滚打多年的行家。
六叔李兴,幽默风趣,总能用几句俏皮话,逗得全家人开怀大笑。
今天,聚会的焦点,自然而然地落在李奕的身上。
在一阵欢声笑语之后,李奕清了清嗓子,正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爸、妈,还有各位长辈,我这次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件事。我在学校学到了很多关于中药材种植的知识,也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她们就是梅剑、兰剑、竹剑、菊剑和情剑这五位美女,在中药材培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技术。”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家人的反应。
只见奶奶梁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大伯李进则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老爸李文和老妈周箐对视一眼,眼中既有欣慰,也有期待。
三姑李英和四姑李兰,更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显然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
“我想请那五位美女来村里,指导大家如何更好地培育灵田中的药材。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提升药材的品质,为我们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李奕继续道,语气中充满了信心。
当然,让梅剑等女子暗中保护大家,更是重中之重。
五叔李飞闻言,眉头一挑,显然对这个提议颇为心动:“好主意!如果有专业人士指导,肯定能大有作为。”
六叔李兴拍手叫好,笑道:“哈哈,这下咱们村可要走在前列了,连大学生都带专家回乡助力,了不起啊!”
接下来,李奕又补充了一些细节。
“奕儿啊,你说想让咱们家人,帮忙管理那些村民,教导他们培育好灵田中的药材,这想法不错!”
奶奶梁秀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咱们水口村,祖祖辈辈都是靠土地吃饭的,要是能在这上面做出点名堂来,也是光宗耀祖的事儿。”
大伯李进接过话茬:“是啊,奕儿,你在外面读大学,见识广,想法也多。
咱们村里人,别的本事没有,但种地的活儿,可是从小就干惯了的。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老爸李文笑道:“不过,这事儿得好好规划一下。咱们得先弄清楚哪些中药材适合在咱们这里种植,还得想办法提高产量和质量,这样才能真正惠及村民。”
老妈周箐则关切地问:“奕儿,你在学校里学习那么忙,还有精力管这事儿吗?可别累坏了身子。”
李奕微笑着摇了摇头:“妈,您放心,我有分寸。而且,这也是我作为水口村的一份子,应该为家乡做的事情。
我打算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中药材种植知识,然后结合咱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来。”
三姑李英和四姑李兰对视一眼,纷纷表示支持:“奕儿,你尽管放手去做,家里这边,我们会帮你照顾好的。”
五叔李飞和六叔李兴,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奕儿,你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无论是跑腿,还是出力,我们都义不容辞!”
“谢谢!”李奕开怀大笑。
随着夕阳缓缓西沉,这场家庭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
而李奕心中的蓝图,在每一位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中,悄然生根发芽,等待着来日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