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回来了,卖的挺快呀!”,红英拉着娟子的手向李铁嗓走来,嘴里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恩,今天还行,准备年货的多了,这些天来买的都是准备过年用,买粉格子炸千子的多了,好卖一些,你看,我家这个大棚又让你受累了,我刚才还想过年的事,要不今年咱两家一起过吧!孩子们都回来还热闹!”,李铁嗓高兴地说。
“好啊!丽梅这孩子早就说回来,到现在也没见到人影,看她过年还不回来?”,红英有些生气,娟子接过话,“那她还不家来?看你想的,丽梅这孩子懂事”,“还懂事呢!这离过年还有几天啊!不提她啦,爱回不回!这孩子大了就是不一样,主意正着呢!”
红英大大咧咧对娟子说,脸上却没有了一丝笑意,她还真有点儿想自己的女儿了。
红英自从嫁入李家,前几个孩子都流产了,多年好不容易生下女儿丽梅,她能不想吗?丽梅就是她心中的宝贝!
志荣还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埋头工作,主任风风火火地来到她的办公室,“小李子,先别忙了,跟我到营业室去一趟,”,主任贴着志荣的耳边说。“主任,啥事啊!让你这么着急?”,“能不急吗?看你老大不小的了,还单身呢!我比你都急,咱乡里广播站有一个小伙子,长得挺帅的,也是合同制,我看你俩挺般配的,正在营业室办业务呢!我带你看看去,再不找,好的都让别人抢跑了”,主任关心地拉起志荣就往门外走。
“主任,我还不想找对象,我还有好多工作要做呢!我真的不想看,谢谢主任你对我的关心!”,志荣看着主任,脸上一片羞红。
“你看你,又来了,岁数不小了,工作要做,可对象还是要找的吧!你就在里面先看一眼,没嘴儿还可能一见钟情呢!”,志荣拗不过,只好跟在主任后面,来到营业室,主任说的没有错,这个男孩长的蛮好的,高高的个子,也很健谈,一边办理业务,一边和柜员聊,谈话挺风趣幽默的,自己没有反感,但也没有那种让人心跳的冲动,主任向他介绍了志荣,他夜主动作了自我介绍,看到志荣,健谈的他倒有些拘谨和腼腆。
志荣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豪,挺霸气的,小伙子走后,主任又急切地问起了志荣,“怎么样?还行不?听说挺有才的,文章写的那叫一个好着呢!”,志荣没有什么感觉,也不好意思直接回绝主任,随口说了句“还行吧!”,“那就妥了,你没意见就行了呀!他还相不中你?哈哈啥......”。主任爽朗地笑了起来,“我这就告诉他去,这事要趁热打铁!”主任不容志荣回话扭动着身子就朝门外走。
“别介,主任,我还没同意呢!”志荣顿着脚向主任喊了起来。
“没事的,有你那句话就行了,我这去去就来,你就等着我,哈哈,好般配的一对儿!”主任哪能听得进,只是沉浸在自己意识里,低头嬉笑,说话间,主任已走到了门外。
太阳虽很温暖,却抵不过那寒冷的风,风刮在脸上刀子般刺痛,志荣搓了搓手,无奈地回到了办公室,在她的心中张义是完美无缺的男人,自己和李豪只有眼缘,她安静了下来,建了几个贷款客户卡,再也没有心情工作,她调理一下火炉,屋里还算温暖,就是煤烟味挺大,她敞开了一道儿门缝,办公室的门外,风打着转儿将枯叶吹到角落,大师傅阿姨也来做饭了,都快到了中午时间,志荣真不知道主任怎么向赵豪传达的,她好紧张。
主任回来了,气喘吁吁,在志荣办公室,拿起志荣泡好的茶水,咕咚咕咚喝了起来,嘴角淋下的水滴都落在了桌子上,她抹了一下嘴上的水,对志荣说:“办妥了,正好我们要搞几期支农宣传,明天他还来找你了解情况,你们俩好好谈谈”,主任放下杯子,高兴地走了。
在门外还不停地叮嘱咐志荣,“明天你哪也不要去,就负责这事,把咱们对你们村支持大棚菜发展的经验好好整理一下,通过电台广播发出去,也宣传一下咱们信用社”。
志荣对着窗外,苦笑着摇摇头,“主任真精明啊!这算盘打的,工作和人情都有了,难怪同事们都叫她'女算盘',还真是的,既然都安排了,就了解一下吧!也省的外人嚼舌头”。
志荣拿出李家庄村的统计表,每家每户的大棚数,种植规模,贷款额等等都一目了然,这一季节的收入回家还要好好调查一番,应该不错的,自己家的大棚就是个样板儿,只是蔬菜品种不同,收入或有些差异,耿老二家的小棚都搞的很好,从耿叔叔的穿戴就看到了变化,他家里今年还添置了一辆小拉车,生活明显改善了许多,耿叔叔他可是村里的贫困户,是种植大棚菜让他翻了身,一想到耿叔叔,志荣感触特别深,小时候看到他那个凌乱的头发和胡须,身上胀乎乎的样子,就吓得往家跑,孩童们哭闹不听话时,总会有大人们说,再哭就让耿老二把你抱走,于是小孩们就真的听话了,现在的耿叔叔完全变了个人,每天的穿戴都很干净,眼睛虽小,但也有了神韵,晚上回家一定要去看看他,作为自己的特别联系客户,他可是信用社扶持成功的典型,要大力宣传一下!
志荣放下笔,抬头望着门外,天已经黑了下来,都到下班时间了,她要赶紧回家,还有粉格子要摊,不然父亲又要挨累了。
她还要去耿叔叔家,一天够忙的,志荣锁好门,迎着寒风融入了回家的人流。
都晚上九点钟了,志荣收拾完餐具,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了耿老二家,隔着那低矮的围墙,志荣看到耿老二家的塑料大棚里还亮着电灯,他和二柱哥在棚里还在忙碌,志荣走了进来,耿老二,放下手中的活计,满脸微笑隔着棚门问,“大侄儿女,这么晚了你来家里有啥事清?”,“耿叔叔,没啥大事,我想和你聊聊今年的蔬菜收成,你有空儿吗?”,志荣说。
“有空儿,有空儿的!你快来,咱们到屋里坐!”,耿老二热情的招呼志荣,他跨出了棚门,挺了挺腰板,边走边打开了话匣子,“志荣啊!你耿叔叔今年多亏了你和信用社,要不是有贷款,你耿叔叔哪有本钱啊!你看这个大棚都是大家伙帮忙弄好的,今年叔叔可翻身了,收入不错,你柱子哥也有长进了,我想明年在承包地里也盖个大点儿的,就像你家盖的那样,多种几样菜”。
耿老二兴奋地谈起了来年的设想,眼睛也变得炯炯有神起来,讲的眉飞色舞,让人好生感动。
志荣还是第一次看到耿老二高谈阔论,以前的穷困让人彻底失望,农民对未来看不到一丝光亮,而如今的改变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她真的希望耿叔叔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