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潘静怡老师正常上班了,张艳顿感轻松了许多,随着上午最后下课铃声的想起,张艳和志勇高兴地向校外走去,两人自从进修回来,好久也没离开校园了,更不用说回家,这下好了,少了两个班的教学,张艳疲惫的心情一扫而光,今天她非常想品尝妹妹志荣的手艺,其实内心里还真的好想念自己的小姑。
站在志荣小吃部门口,两人有些惊讶,除了那个醒目的牌匾依然还在,小吃部的大门紧锁着。张艳问志勇,“怎么回事?志荣妹妹没有来啊!看来今天我俩吃不成了”,志勇也有些遗憾地摇摇头说:“我哪知道呢?这丫头不是在家忙着收秋吧!哎,今天也真是的,真扫兴!咱们周末回家一趟,罚她多做点千子”。两人会心一笑,刚要折回,张艳发现门口树下的自行车那么熟悉,特别是车把上两个手织的把套儿,那是志荣的车子!张艳对志勇说。
志勇定睛一看,还真是以前志荣的那辆车子,那车把上面两个球型的挂穗漂亮极了,是妹妹的,他的车子怎么在这呢?
此时,志荣正坐在郭大爷家里,她也是利用下班时间买了些礼物来看望郭大爷,就算是对郭东军的一片感激,在交谈中,志荣才知道,那次信用社内招,东军的那个名额是郭老的学生给东军留下的,他的学生在县联社是二把手。难怪自己那么顺利,一切都好像给自己安排的,郭大爷诚恳地对志荣说:“闺女啊!东军本来就是个散漫的孩子,他也不喜欢干那些工作,自己自由惯了,再说就他那个学历也不行!这次他总算他办了个好事,这孩子还懂得知恩图报了,我好欣慰啊!”。
郭大爷停顿一下又接着说道:“孩子,你就好好干吧!那工作应该适合你,希望你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来!”。
志荣走出郭大爷家,抬头仰望着天空中的太阳,心里暖暖的,郭东军那魁梧的身形,另类的头发,爽快的个性一一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她对着太阳笑了笑,微风轻轻地拂过额头,橘黄色的丝巾飘卷到脸上,她用手拿起,低头仔细地端详那精美的图案,内心多了许多淡定和自信。
她推起自行车刚要离开,对面树荫下张艳和志勇正朝着自己嬉笑,“哥,嫂,你俩怎么在这?”,志荣走过来。
“我俩怎么不能在这呢?饭店你也不开门,干嘛呢?”,志勇对妹妹埋怨着,张艳微笑着来到志荣跟前,“怎么样?这段时间没见到就不习惯了?你还好吧!”,张艳用手给志荣整理一下丝巾,好亲切!
“还好!嫂子,我不干这个了,现在我到信用社上班了,就在东拐角,不远的,就是没来得及告诉你们,再说你俩也没空儿回家”,志荣撇撇嘴笑了起来,灿烂的笑容上露出两个酒窝,美丽极了。
“诶呦!我妹妹行啊!这么短时间就有工作了?那你可要请我们一顿”,志勇激动地说。
“正好我也没吃饭呢!咱们就到前头小店吃点,边吃边聊吧!,这个周末你们可要回家啊!我还要亲自给你们俩炸千子,再说,父母也都想死你们了”,志荣握住嫂子的手甜甜地说着。
张艳和志荣快乐地谈论着,一路欢歌笑语,张艳说;“妹妹,你可真幸运,那可是好单位,不是好进的,我一个同学就在城里一个信用社上班,好牛了!”,“是吗?那我可要好好珍惜,一定要干好!我不会让哥嫂失望的”,志荣望了望大哥。
饭后走出小店,志勇却摇了摇头,“我不是说,哪的菜也没有我妹妹做得好”,“你就得了吧!口味还挺高的,你是不是没吃到千子啊?回家我给你做!”志荣逗着大哥,张艳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要上班了,志荣伸出手给大哥看,“大哥!你看,我的手,都是晚上剥玉米弄的,就你命好,没干过多少农活儿,还有嫂子这么体贴,周末回家吗?”
“回家,哈哈......”,志勇爽朗地大笑起来,“你真逗,你可不知道我多惦记你嫂子,等你找了对象,我妹夫也一样疼你的!”。
“去你的吧!就会取笑我,我上班去了”,志荣向哥嫂挥挥手,路上想起了张义,内心还是有些酸楚。
周末,李家小院儿,热热闹闹,张艳和娟子在院子前洗菜,边干边聊,李铁嗓带着儿子来到新房里,在东屋,李铁嗓说;“这间将来就是你俩的新房,东为大嘛!”,志勇看着面目苍老的父亲,眼前这个用自己的双手撑起家的父亲,他多么希望未来的日子,不要再让他变老,父亲就是一堵墙,遮风挡雨,父亲就是一座山,顶天立地,父爱沉沉,体贴又温馨。
午饭后,一家人围在玉米堆旁,剥起剩下的玉米,儿媳妇到家了,抢着干活,李铁嗓也没有下地,他不想让孩子们去干那些苦累的农活,难得回来一趟,剩下那些地,晚收半天也没啥,再说也不多了,自己能行,应付得了,收完秋就要摊粉格子了,挣点钱好给志勇再置办点家具,不能亏待了孩子。志荣凑到张艳身边,贴着张艳的耳朵低声说;“嫂子,你别累着,慢点干,我到后面商店买点汽水去”,说完瞥了一眼大哥,燕子似的跑开了。
唐书记午后再次来到李家庄村,县里已经做出了重要批示,对石桥镇玉米问题要严肃查处,一查到底,这次唐书记带领的工作组多了两个便衣警察,他们要扩大范围,早日查清复合肥问题。
几个人静静地来到村里,唐书记努力寻找往日的记忆,年轻时在工作组驻村的时候,自己常驻的那户人家在哪里呢?他可是这个村摊粉格子手艺最好的人,望着远方一颗紧靠厢房的大树,一定是那!错不了的,唐书记自言自语,村里变化真大啊!原来村里家族连排贯通的庭院,早已不复存在了,只有那个厢房还是旧时的砖瓦,那棵大树依然还在,想起那个善良的老大哥,那时生活真的艰苦,可他那一对儿双胞胎儿女着实可爱,现在也应该不小了......,唐书记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院外。
看到院子外面来了几个陌生人,李铁嗓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走了出来,唐书记近前,两人一阵端详。
“唐天亮”!
“李大奎”!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喊了出来,“太熟悉了,到哪我都能认出你来”,唐书记握住李铁嗓的手,风趣地说,“就是,你也一样!”,李铁嗓兴奋地回应着。
唐书记来到院子里,娟子站了起来,诧异地望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嫂子,你不认识我了?再想想!”,唐书记问娟子
“想起来了,你看我......,你胖多了”,娟子说完,一眼就看到了后面的张义,张义低下头。
唐书记对李铁嗓说明这次的来意,二人快步来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屋内摆设都没有变化,只是内墙重新抹上了石灰,那个红色的七尺板柜还在,那时自己只要有空儿就在这里抱起两个孩子照镜子玩。好可爱了。
志荣拎着汽水从后面走了进来,李铁嗓招招手,“过来,志荣,这是你唐叔叔”。“唐叔叔好!”,志荣礼貌说了一句,“这就是那个双胞胎老大,女孩子!”,李铁嗓对唐书记介绍说。
“都这么大了啊!真好,你那个小儿子呢?......”唐书记夸赞着,眼睛望着四周,仿佛在寻找什么,“你不要找了,那个小子没在家,上大学了!”李铁嗓骄傲地说。
志荣回头刚要到前院,一看,马上又缩了回来,在院内她看到张义正和哥嫂一起剥玉米,有说有笑,还有另外几个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