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徐挥师北上,收复外蒙的期间,段宏谟同样未曾有片刻懈怠。彼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在西方列强一战的冲击下,让更多的华夏有识之士纷纷探寻救国之路。
段宏谟知道工业和军事教育对于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于是决心从实业与教育两方面,开始布局自己地盘的产业结构。
实业建设方面,段宏谟在山东、安徽、浙江等地积极布局。
首先,段宏谟通过约翰和寇慈等人利用战后的契机,在法国和英国购买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先后在安徽、山东等地开办了多家工厂。
这些工厂涉及食品、纺织、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后续的军工生产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段宏谟深知军事装备对于国防的重要性,于是在安徽和浙江,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创建了军工厂。这些军工厂引进国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主要负责生产枪械和弹药,为军队提供了稳定的装备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黎和会期间,山东军的卓越表现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其中不乏德才兼备之辈,纷纷慕名而来,希望能够加入山东军。
在这些投靠者中,有一个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刘庆恩。刘庆恩原本在北平担任官职,但他却毅然地辞去了官职,千里迢迢地来到山东,投奔段宏谟。
当段宏谟第一次见到刘庆恩时,他就被对方独特的见解所吸引。再加上刘庆恩这个名字,段宏谟立刻猜到眼前这个人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刘庆恩——刘氏半自动步枪的缔造者。
段宏谟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关于刘庆恩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刘氏自装枪,这让他对刘庆恩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段宏谟看向刘庆恩的眼神都变得有些特别,仿佛看到了绝世珍宝。
而段宏谟之前让军工基地研究的AK47也有了新的进展。有了刘庆恩这样的人才加入,以及AK47的设想,段宏谟坚信,以刘庆恩的才华和能力,一定能够将两者结合研发出更适合华夏军人使用的枪械。
在教育领域,段宏谟同样展现出非凡的魄力和远见。
他在山东、安徽、浙江三地,创办了多所综合性大学。这些大学涵盖文、理、工等多个学科,旨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理、工学科的老师除了华夏的老师外,也有一些来自德国的老师任教。另外为了提升国家的军事力量,他又在安徽和山东分别创建了军校。
在山东,段宏谟创办了一所空军大学。为了给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邀请了随德国皇储一起来华避难的着名飞行员戈林,以及国内飞行领域的先驱厉汝燕、秦国镛、潘世忠等人担任教师。
这些优秀的教员不仅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还掌握着当时先进的航空技术。
其中潘世忠不仅在教学一线发光发热,还深度参与到军工基地的飞机设计工作中。
由于飞机采购成本高昂,段宏谟经过深思熟虑,委托约翰购置了三架飞机,作为学员们的训练装备。
尽管学员数量不多,尽管大学还在建设中,但每一位学员都对飞行知识充满渴望,学习态度极为认真。
空军大学成立后,山东的上空时常出现飞机盘旋的身影,那是教员们在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飞行指导。
这时空军大学的学员不足十人,其中皇甫轩和邓楠表现尤为突出。凭借卓越的飞行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二人日后成为了中国空军史上的传奇人物。
而在安徽,段宏谟创办的军校则是坦克学院。和飞机一样,坦克作为新式武器,价格不菲。
段宏谟通过约翰购买了五辆坦克,其中两辆留在学校供学员进行操作和维护训练,而负责训练的教官也是来自德国,其余几辆坦克则被送往复兴军驻地,由德国教官进行专业培训。
同时,在德国工程师约瑟夫·福尔默的协助下,段宏谟开启了国产坦克的研发与生产工作。
然而,由于国内基础工业相对薄弱,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整个生产过程充满挑战,进展较为缓慢。
但段宏谟并未因此退缩,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实现坦克的国产化,从而提升国家的军事装备水平。
而在列强环伺的时代,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蓝天与大地。
尽管当时华夏在海上力量薄弱,制海权旁落,但段宏谟深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意识到培养海军人才刻不容缓。毕竟,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在未来的海洋博弈中赢得先机。
怀着这样的信念,段宏谟着手在浙江筹备建立一所海军大学。
这所学校旨在为华夏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海军人才,为国家未来的海军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段宏谟邀请了德国资深海军教官,以及国内海军中的精英骨干担任教师。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也赢得了省长老卢的高度赞誉,也让老卢欣喜不已。
…………
与此同时,济南督军府中,段宏谟在处理完诸多事务后,向张孝准询问道:“孝准,福建督军李厚基那边,对于整编福建军队一事,可有回复?”
张孝准神色略显尴尬,讪讪一笑后说道:“对方似乎对整编一事颇为抵触。最新情报显示,李厚基正与直系的吴佩孚暗中接触。依我看,他们大概率在谋划着什么。
若咱们强行推进整编计划,极有可能引发直皖两系之间的军事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张孝准的担忧,段宏谟却显得颇为淡定,他嘴角微扬,轻声说道:“其实,这事儿没什么好担心的。早晚都得撕破脸皮,那又何必顾虑太多呢?他要是真有胆子反叛,那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段宏谟顿了顿,接着说:“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名正言顺地收拾他了。毕竟,这也算是为皖系清理门户嘛。而且,一旦我们成功击败他,还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收他手中的军队,并进行整编。这样一来,我们的实力岂不是更上一层楼?”
听到段宏谟说得如此轻松,张孝准不禁有些愕然。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段宏谟,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