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俄克拉荷马城的街灯拉出昏黄的光晕,勉强驱散着夜色的寂寥。尼克斯队的大巴车,如同一个移动的沉默寡言的巨兽,缓缓驶向酒店。
车厢内的气氛,压抑得几乎要凝固。
惨败的第一场总决赛,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尼克斯队员的心头,赛前的轻松和自信,此刻都如同被抽空的空气,只剩下沉甸甸的失落和挫败感。
球员们各自沉默地望着窗外,或者低头摆弄着手机,又或是闭目养神,竭力驱散比赛带来的疲惫和沮丧。没有人主动说话,仿佛多说一个字,都会让这凝重的气氛更加难以承受。
卡梅隆·安东尼坐在吕喆后排的位置上,他的目光似乎一直落在吕喆的后脑勺上,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向前探过了头。
此时的吕喆,正沉浸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里。
总决赛的首战,他竭尽全力,砍下高分,但球队却遭遇惨败,这种个人的努力与团队的失利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总觉得,球队好像还没完全找到总决赛的节奏,状态也有些游离,这种感觉让他非常不舒服。
车窗外,俄克拉荷马城的夜景,静谧而缓慢地掠过。霓虹闪烁,车流不息,但这一切的繁华,都仿佛与车厢内的压抑气氛格格不入。
吕喆的目光,一直追随着窗外流动的光影,思绪也飘向远方,完全没有注意到后排靠近的安东尼。
“嘿……”一个略带犹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吕喆一愣,这才察觉到有人在叫自己,稍稍回过神,转过头,正对上安东尼略显歉意的眼神。
“抱歉啊,吕。”安东尼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低沉,“今天的比赛,我……我们确实是赛前有点太轻敌了。”
安东尼主动认错,这倒是有些出乎吕喆的意料。毕竟,在尼克斯队里,安东尼一直是那个骄傲的、自信的、甚至有些自负的当家球星,很少看到他主动承认错误。
“下一场比赛,”安东尼继续说道,语气稍微坚定了一些,“我保证会找回状态的。不光是我,我也会去跟其他人,都好好说一下。”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又补充道:“我们不能再像今天这样了,总决赛,容不得半点松懈。”
吕喆看着安东尼,眼神平静,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嗯,知道了。”
他的语气很平淡,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多说什么安慰的话,仿佛只是在敷衍了事。
安东尼似乎也察觉到了吕喆的兴致不高,并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点了点头,便默默地缩回了座位。
吕喆再次转回头,目光重新投向车窗外。
俄克拉荷马城的夜景,依旧静谧而缓慢。
只是,在静谧的夜色中,却隐隐传来一阵阵喧嚣声,那是属于胜利者的欢呼。
透过车窗,隐约可以看到街头,三三两两的行人,穿着雷霆队的球衣,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三五成群地走着,或者正往家的方向赶去。
俄克拉荷马城的夜,属于雷霆队,属于那些狂热的球迷。
而尼克斯队,却只能在这静谧而喧嚣的夜色中,默默舔舐着失败的伤口。
吕喆的眼神,依旧平静,但眼底深处,却渐渐燃起一团不甘的火焰。
总决赛,才刚刚开始。
这才只是第一场而已。
……
果然,总决赛G2开场,尼克斯队一扫颓势,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
赛前更衣室里,没有了震耳欲聋的音乐,也没有了轻松的玩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氛围。
每个尼克斯队员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和专注,眼神中燃烧着渴望胜利的火焰,仿佛要将上一场的失利,加倍奉还。
吕喆敏锐地察觉到,球队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和上一场比赛的松散和轻敌判若两队。
他知道,安东尼赛后的话,并非只是说说而已,他真的起到了球队领袖的作用,将大家从失败的阴影中拉了出来。
比赛哨声响起,尼克斯队就瞬间爆发出强大的攻击力。
卡梅隆·安东尼率先发难,手感回暖,连续命中高难度跳投,开场连得8分,帮助尼克斯队取得领先。
安东尼的强势表现,点燃了尼克斯队的进攻火力,也彻底激活了现场为数不多的尼克斯球迷的热情。
然而,雷霆队并非等闲之辈,凯文·杜兰特随即站了出来,针锋相对,毫不示弱。
面对安东尼的防守,杜兰特同样火力全开,各种无解跳投,连得6分,迅速稳住阵脚,不让尼克斯队将分差拉开。
双方从比赛一开始就陷入胶着状态,比分交替上升,谁也无法甩开对手。
尼克斯队在精神状态上有了质的飞跃,防守端的态度也明显积极了很多,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拼抢每一个球,防守每一个回合。
但无奈的是,面对凯文·杜兰特这种级别的球员,即使尼克斯队提升了防守强度,也很难真正限制住他的得分。
杜兰特依然如入无人之境,各种中远距离跳投,精准无比,第一节比赛,单节就砍下12分,得分如同探囊取物。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开场后依然试图强行突破吕喆的防守,但他很快发现,吕喆的力量和速度,都远超他的想象。
几次强突无果后,威少果断改变策略,开始频繁利用帕金斯和伊巴卡的挡拆,来摆脱吕喆的防守。
雷霆队的挡拆质量极高,帕金斯和伊巴卡都是体型巨大的内线球员,掩护墙结实而厚重,吕喆在绕挡拆时,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让威少在第一节拿到4分。
不过,尼克斯队的内线防守支柱泰森·钱德勒,反应非常迅速。
他及时调整防守策略,加强对威斯布鲁克的内线协防和补防,有效遏制了威少的突破势头,再次将他限制住。
首节比赛,尼克斯队和雷霆队打得难解难分,双方进攻效率都很高,比分交替上升,场面十分精彩。
首节结束,尼克斯队以29:27, 仅仅2分的微弱优势, 稍稍领先雷霆队。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第二节比赛哨声响起,安东尼的手感却像是被冰水冷却了一般,骤然下降。
面对杜兰特更加严密的防守,安东尼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
想要突破内线,立刻就会遭遇雷霆队凶悍的协防,伊巴卡和帕金斯两座高塔镇守篮下,让他寸步难行。
外线投篮,也难以摆脱杜兰特迅猛的扑防,杜兰特年轻,有活力,速度奇快,臂展更是惊人,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罩住了安东尼的每一个出手空间。
连续几次进攻,安东尼都无功而返,投篮纷纷打铁,进攻效率骤降。
尼克斯队的进攻火力,眼看就要熄灭。
关键时刻,还是吕喆挺身而出。
他接过进攻大旗,用一记又一记精准的三分球,为尼克斯队续上了命脉,保持着球队的进攻火力,不至于被雷霆队彻底压制。
然而,雷霆队毕竟是总决赛级别的对手,绝不会坐视尼克斯队起势。
一个暂停过后,雷霆队迅速做出调整,祭出了新的防守策略——开始对吕喆进行包夹。
一旦吕喆持球,雷霆队的防守队员立刻如同潮水般涌上来,毫不犹豫地进行双人甚至三人包夹,压缩他的持球空间,不给他任何轻松出手的机会。
面对包夹,吕喆并不慌乱,他清楚自己的作用不仅仅是得分,更是球队进攻的发动机。
他利用自己吸引防守的能力,冷静地将球传出去,试图为队友创造机会。
然而,这节比赛,尼克斯队其他球员的进攻,却显得不够稳定。
替补轮换阵容登场,兰德里·菲尔兹,史蒂夫·诺瓦克,伊曼·香珀特,这些球员在进攻端,都未能提供稳定的火力支持,投篮命中率起伏不定,难以把握住吕喆创造出来的机会。
反观雷霆队,詹姆斯·哈登继续扮演着“最佳第六人”的角色,表现神勇无比。
他带领雷霆队的替补阵容,频频冲击尼克斯队的防线,里突外投,无所不能,给尼克斯队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哈登就像一个进攻万花筒,突破犀利,抛投精准,三分冷血,让尼克斯队的防守防不胜防,难以限制。
第二节比赛,眼看分差就要被拉开,关键时刻,又是吕喆站了出来。
他迎着雷霆队的防守,再次命中一记三分球予以回应,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稳住了尼克斯队的局势,勉强没有让分差被进一步扩大。
但这节比赛,尼克斯队的进攻火力明显下降,仅仅得到22分。
而雷霆队在哈登的带领下,进攻端表现更加出色,单节得到26分。
半场比赛结束,尼克斯队以51:53,反倒落后雷霆队2分。
下半场比赛开始,双方替补席上,都涌现出了意想不到的关键人物。
雷霆队这边,站出来的竟然是中期才加盟的老将德里克·费舍尔。
在吕喆下场休息的短短3分钟时间里,38岁高龄的费舍尔,仿佛焕发了第二春,老骥伏枥,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他沉稳地掌控着雷霆队的进攻节奏,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战术意识,将球队的进攻梳理得井井有条。
费舍尔频繁地发起挡拆战术,精准地将球塞到内线,帮助雷霆队的内线球员轻松完成终结。
在他的组织下,雷霆队的进攻火力大增,一度将领先优势扩大到了两位数,10分。
尼克斯队的防守,瞬间被雷霆队的替补阵容打得七零八落。
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英雄挺身而出。
吕喆结束短暂的休息,重新回到场上,他的回归,瞬间稳住了军心。
吕喆上场后,第一个防守回合,就死死缠住了老鱼费舍尔,限制了他的组织和传球,雷霆队的进攻火力立刻锐减。
没过多久,费舍尔就被换下场,雷霆队的进攻再次陷入停滞。
而尼克斯队这边,角色球员兰德里·菲尔兹,突然找回了投篮准星,手感爆棚。
他多次接球跳投命中,其中还包括一记关键的三分球,帮助尼克斯队紧咬比分。
在一次进攻中,吕喆持球吸引了雷霆队的大部分防守注意力,塞弗洛沙的防守重心也被吕喆牢牢牵制。
菲尔兹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果断空切到侧翼,接吕喆的精准传球,手起刀落,三分命中,再次将分差缩小到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