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大人有心帮曹昆说几句好话,可看到老皇帝的眼神,心中却是叹了口气,秦文海这次恐怕要受到牵连了。
希望曹昆以后别犯什么诛灭三族的大事,否则的话……
而现在秦文海为寒门之首,可曹昆却已经和世家豪门联合在一起,如果连他都向着曹昆,皇帝陛下肯定会猜测,寒门和豪门氏族是不是强强联手了?
皇帝最在意的就是手下的权衡之术。
此时,相国大人只能拱手拜下道:“陛下圣明!”
老皇帝闻言,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相国不愧是我的肱骨之臣,哪怕是他学生的女婿,该下手的时候也绝不会手软!
“无事退朝!”
圣旨很快便传到了桃花村。
桃花村众人听到皇帝的旨意时,脸上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表情,他们现在不稀罕什么粟米,只想吃白面。
曹昆看到这一则圣旨,脸上却是露出了笑意。
他的目光随后看向了楚疏影。
“老皇帝就这么放心让你过来?”
“他就不怕我们两个人联合在一起?”
楚疏影闻言,眼神无比的复杂。
曹昆的计谋太可怕了!
想要增加人口,老皇帝会猜忌,便想了这么一出计划。
此举不但是将赵县令直接铲除,而且还让赵青山辞官告老还乡,更是让得老皇帝逼着他接受灾民,甚至于还放开了粮食禁令。
曹昆从中获得了好处无数,但受伤的都是别人!
这就是毒士吗?
当得知这些情况时,楚疏影的内心直接就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曹昆对人心的把控,简直就到了极致!
甚至于可以说是可怕!
曹昆看到楚疏影的表情,心中猛然一动,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道:“你知道我最终的理想是什么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楚疏影每一次说出这四句话的时候,都会感觉心中震撼无比。
这是何等崇高之理想!
曹昆却轻轻的摇了摇头道:“那是读书人干的事情!而我并不算读书人!”
“我最终的理想便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楚疏影听到曹昆的话,瞳孔不由得剧烈收缩,内心犹如翻起惊涛骇浪。
她喃喃自语的重复着曹昆这句话。
如果说曹昆之前的四句教会了读书人应该做什么。
那曹昆现在的这两句,便是曹昆最终动力的目标。
可是这真的能实现吗?
天下若是没有了世家豪门,百姓们的日子肯定会过得更好,至少天下有一半之地,不会再有那些豪门的剥削。
不会再有豪门之势的揭竿而起,他们就如同是一群吸血虫,吸附在王朝的身上,不断地吸取着王朝的血液,等到血液流干之时,便揭竿而起,再换一个新的王朝,然后继续之前的循环。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如今的大乾王朝,是真正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相国大人其实都是属于贵族出身,只是被他的父皇安了一个“寒门之首”的名声。
贵族是跟着大乾王朝开国皇帝一同崛起的势力。
如今几百年的时间过去,王朝已经腐朽,那些贵族又何尝不是?
外有蛮夷,内有潘王割据。
更有天灾不断。
可能不知何时,擎天之柱会顷刻倒塌!
“你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除非杀个血流成河!”
楚疏影摇了摇头道:“若是杀的血流成河,去哪里找读书人治理王朝?”
“用那些武将吗?”
“大字都不识几个,怎么断案?”
“氏族最恐怖的不是在朝堂之上,而是各地县令知府,势力错综复杂,根深蒂固!”
“曾有人说过:天下读书人,皆出自于氏族!”
这句话其实连楚疏影都承认,百姓想要出人头地,何其之难?
想要在私塾当中旁听,也需要给夫子束修。
两年的天灾,百姓饥不果腹,灾情最严重的地方,饿殍遍野,易子而食。
赈灾的粮食送去,如石沉大海。
如今王朝也没了余粮,甚至文武百官的月奉都欠了一年半。
曹昆微微一笑道:“估计就是用来打破!”
“在我的心中,人生而平等,都是干干净净的来,何来低贱高贵之分?”
“或许你会觉得我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人,虽然生来都一样,但有的人生来便是皇家贵胄,而有的人衣不遮体,冻毙于风中,甚至都可能会下锅!”
曹昆明白,他若是不给楚疏影一点信心,在某些事情上面,恐怕会出问题。
“跟我来吧!让你看看我们桃花村现在的情况!”
背着手,曹昆走向了外面。
楚疏影跟着曹昆一起走向了最后面的靠山位置。
在那里有几处大房子,每一个房子占地至少都有五、六百平米。
房子外壁还有烟囱,不断的冒着烟。
门上挂着草帘。
当掀开草帘之后,热浪扑面而来。
楚疏影难以置信,进入其中,感觉全身仿佛都是暖了起来。
他们的动作很轻微。
并没有影响到里面正在授课的人,也没有影响到那些小孩子。
“跟我读,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
夫子是十四、五岁左右的半大小子。
曹昆请了隔壁的夫子,先教会了他们认字,然后教他们入门知识。
他没有让人去学什么四书五经。
隔壁的夫子都被气走了,不过没关系,只要有了基础,那便是火种。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授课的夫子都是十四、五岁左右,而他们属于有天赋的那种类型,各有不同的擅长领域。
楚疏影此刻彻底的惊了,因为他看到了孩子们所用的书本和纸张。
纸张微微有些偏黄,比不上上好的宣纸,但数量很多。
每个孩子的面前至少得有,几百张纸。
手中拿着的笔也非常怪异,像是木棍,但是却能写出黑色的字体。
曹昆悄无声息的走了出来。
楚疏影此刻依旧是在震撼之中,回过神后,她才发现曹昆已经出去了,也没有打扰那些孩子们上课。
房中还回响着《三字经》。
这绝对是蒙学之经典!
大量推广开来,便是给读书人打下了一个基础。
读书之前,先学做人!
在每个学堂之中,都至少有一百多位孩童,他们从四岁到八岁左右不等。
其中有些人比上面授课的夫子年纪还要大。
“你是怎么做到的?”
听到楚疏影的话后,曹昆微微一笑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对。”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想要打破世族垄断天下读书人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便是降低读书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