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亦云的西路军组织了几次攻击都没有攻下去,所以周亦云当即改变了战术,在炮火的掩护下,逐步挖掘战壕往前推进,正在2营奋力开挖的时候,敌团长看到北伐军在掘壕而进,当即下令部队准备反击,周亦云在望远镜里,看见守军开始反击当即下令炮兵进行轰炸,几轮炮击下去,敌团长看着部队遭受炮击,下令部队撤了回来。
一线阵地,战士们正在奋力的挖掘,一名小战士挖挖着挖着不小心探出来了脑袋,班长见状立马一个飞扑把他扑在了地上,一颗子弹飞了过来,打在了战壕上,溅起了一小块灰尘,班长骂道:“你小子找死啊,都把头给我埋低点,”随战壕的不断延伸,敌军的火力越来越强了。
下午 5 时,战壕已成功掘进至距离敌军一线仅 500 米之处。随着夜幕悄然降临,周亦云亲自率领部队,悄无声息地移动到战壕所在位置。敌军显然也对周亦云直属团的夜袭早有防备,在一线阵地的外围,密密麻麻地插上了许多火把,将周边照得通亮。
见此情形,周亦云当机立断,果断下令发起攻击。瞬间,炮弹如雨点般朝着敌军战壕倾泻而去,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苏军反应迅速,即刻在战壕内朝着外面展开猛烈射击。双方你来我往,战斗一时陷入胶着。然而,打了一阵后,周亦云冷静地下达了停火命令。
此后,周亦云便指挥部队时不时地对敌军进行火力进攻,同时穿插着侦察行动。在这漫长的黑夜里,战斗的声响时断时续。就这样,随着太阳缓缓升上天空,周亦云所率部队成功地对守军骚扰了一整晚。
天刚蒙蒙亮,福山突然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周亦云大喜,这时苏军的哨兵抱着步枪,在战壕里打着哈欠。突然,密密麻麻的脚步声,呐喊声传了过来。
\"敌袭!\"哨兵的尖叫还未落地,直属团的战士们纷纷跃进了战壕。
苏军完全没料到北伐军会在拂晓发动进攻。按照他们的经验,北伐军通常会在中午或下午发起攻势,以便对昨天进行骚扰所用的体力进行恢复。然而,周亦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快!进入阵地!\"苏军连长声嘶力竭地喊着,但为时已晚。直属团的突击队已经冲进了第一道战壕。
苏军不愧是孙清元的嫡系主力,即便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他们挺着刺刀与直属团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战壕里,刺刀的碰撞声、士兵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泥土。
然而,直属团早有准备。突击队员手中的mp18冲锋枪喷吐出致命的火舌,苏军的刺刀冲锋在自动火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一名苏军士兵刚跳出战壕,就被三发子弹击中胸口,重重地摔了回去,突击队立即沿着战壕突进用手榴弹和冲锋枪开路。
\"撤退!撤退!\"苏军团长眼见防线开始崩溃,挥舞着手枪喊道。
叶戈罗夫站在后方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切。他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北伐军直属团发动突袭。苏军虽顽强抵抗,但在自动火力和手榴弹的压制下溃退。此战证明,自动武器和便携手榴弹在堑壕战中具有决定性优势。\"
周亦云看着溃退的苏军:\"传令下去,追击,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他们往坦克一营和二营方向赶去。\"原来在晚上的时候坦克一营和二营已经绕过福山进制宝福寺,防止福山守军退到福岛。
在摩托化步兵的强力驱赶下,福山的苏军退路被坦克营彻底截断。福州守军见此情形不妙,赶忙出动兵力前来救援。然而,这些以步兵为主的救援部队,在开阔的平原上,就如同待宰的靶子一般。面对北伐军密集的机枪扫射和火炮轰击,他们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被迫退回城里。
由于装甲部队人数有限,尽管对苏军形成了包围之势,但仍有少量敌军部队拼死冲出了包围圈,未能实现全歼敌军的目标。不过,敌军中除了少部分顽固的死硬分子拒不投降外,大部分士兵眼见突围无望,抵抗徒劳,最终选择原地缴械投降。
随着直属团成功攻占福山,东路军的兵锋直指福州西门。然而,在向西门发起进攻前,一座小型山脉横亘在直属团面前,那便是位于西门的金牛山与梅峰山。这两座大山意义非凡,堪称福州最后的屏障。它们不仅是扼守西门的天然要隘,还守护着西郊的洪山桥。洪山桥乃是整个西郊唯一连接北城与南城的桥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而且在山顶架设火炮,便能对整个福州北城进行炮击。正因如此,金牛山和梅峰山成为了福州守军重点防御的关键方向。
这里福州的苏军旅长放了一个团外加一个保安团驻守,整个金牛山与梅峰山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天然堡垒由于距离西门和南城十分相近,这里的守军也能得到城里的支援和补充。
周亦云深知,金牛山与梅峰山的争夺,对整个福州之战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于是,当天直属团便向金牛山发起进攻,同时将梅峰山作为佯攻方向。然而,整整一个下午的进攻,直属团未能取得丝毫进展。
当天夜里,周亦云精心组织了一支突击队。在战士们的奋勇拼杀下,突击队成功攻入金牛山阵地。但守军抵抗异常顽强,始终坚守不退,直至苏军的支援部队赶到。无奈之下,直属团只能选择撤退,此次夜袭宣告失败。
第二天,周亦云心生一计。他派遣一个连的兵力佯装成西路军主力,向北门进发,试图以此调动福州城内的敌军。
就在苏军被调虎离山之际,直属团在一位老猎户的带领下,找到了一条隐秘的小路。这条路从西山的悬崖峭壁间蜿蜒而上,直通金牛山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