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两军配合,互相之间不熟悉各自的战斗风格,有摩擦,有冲突是在所难免。只不过别的连排长表现的比较克制,没有这位易冲动的排长将事儿搞大了而已。不过随着两支部队的逐渐配合,双方慢慢地熟知了对方的战法,互相之间就逐渐地默契起来。
陈逸凡和孔捷率领五个师走南路,李云龙和丁伟率领五个师走北路。两路大军在冀察晋军区部队的配合下,一路攻城掠地,两路大军在北平城下会了师,这时已是一九四二年的三月了。
小鬼子华北方面军在河北西部几大城市部署重兵防守,其目的不是守住这些城市,当然要是能守住那就更好。而防守这些大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拖住,迟滞八路军的进攻步伐,为来增援的关东军的布防争取时间。
小鬼子在山西的第一军的覆灭,让华北方面军认识到,单凭自己方面军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是八路军的对手。于是乎,华北方面军一方面留下小鬼子在大城市驻守,阻挡八路军的进攻步伐。另一边赶紧向大本营求救,让大本营命令关东军来增援。
当然,如果不让关车床军来增援,让咱们撤也行,撤到东北去,或者撤回国内去,都可以。
而此时的华北方面军早已换成了冈村宁次,这位冈村宁次司令官在接到大本营命令死守的命令后,立即加强了北平和天津的防御,征发民夫,在平津一带,构筑工事,等关东军的援军一到,和八路军在平津一带决以死战,并将八路军予以消灭。但是如此一来,大本营要抽调关东军南下的意图却只能暂且搁置,还是等消灭了这路来犯的八路军说吧。
而如此一来,东进兵团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为此,米国方面还加大了对陈逸凡的援助,坦克大炮,各类枪支是一个劲儿往这儿送,不但东进兵团新扩充的部队都全是一水的米式装备,就连配合东进兵团作战的冀察晋军区的部队,都全部换上了米式装备。从大炮坦克,到轻重机枪,一样不缺。让冀察晋军区的领导一个劲地感叹,米国佬可真有钱。
现在摆在东进兵团面前的有两大难题,是先打北平还是先打天津,亦或是先消灭依托这两城依据工事据守的关东军。
这些关东军可不是个小数目,整整六个整编师团,十六七万人。因其兵力雄厚,各师团之间的结合部紧密相连,让你根本没有缝隙可钻。你再机械化兵团,再迂回包抄,可没有可供你发挥的空间,看你怎么办。
这边正在谋划先打哪城呢,小鬼子却帮助他们做出了选择,有一个师团的小鬼子向东进兵团发起了进攻,意在趁东进兵团立足稳,攻你一个措手不及。
小鬼子的炮兵率先开炮,不但集中了自己师团的大炮,还动用了配属的重炮旅团的大炮。不但如此,小鬼子还动用了二百四十毫米的加农炮。这种炮因其重量太大,运输不便,小鬼子一般只在大型会战和大型攻坚战中使用。
因小鬼子和东进兵团交手多次,深感东进兵团的炮火猛烈,这次把二百四十毫米的大炮也运来了。冀察晋军区一个团防守的阵地,立即被小鬼子的炮火给淹没了。
这个团才刚刚装备上了十二门七十五毫米的加榴炮,立动开炮予以还击。可在日军大炮优势炮火的轰击下,没撑上两轮就全被小鬼子的炮火击毁了。好在东进兵团这边的炮兵很快作出了反应,自行加榴炮迅速开到位置,对小鬼子的大炮予以回击。双方炮兵你来我往,全都打红了眼,都知道若是不能干掉对方的炮兵,那在这样强大的炮火下,部队根本就冲不上去。
双方都很有默契地派出了飞机,既然大炮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对方,那就让飞机来解决吧。于是双方爆发了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