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婿,过来!”
董卓招手,将儒士叫到面前,看了一眼风景道:“快见过冠军侯。”
李儒慌忙下马拱手,“李儒,见过冠军侯!”
风景点了下头,并未说话。
董卓牵马过去后,李儒带人跟在后面。
到了城主府,三人进府。
风景坐在主位上,董卓与李儒坐于次位。
下人上茶,关上房门离开。
董卓拱了下手,“不知大人来雁门关,所为何事?”
风景笑道:“刺史大人送我大礼,我自然要来当面感谢。”
董卓大笑,“大人太客气了,鲜卑孽畜大举南下,战事吃紧。”
“此等小事让下人来一趟即可,何劳大人亲自过来。”
风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还是要的,毕竟我也想知道,大人为何送此大礼于我。”
董卓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看向李儒。
即便是武夫出身,他也感觉到了风景话里有话。
李儒起身道:“看来大人还是误会了。”
“误会?”
风景看向李儒,“何来误会?”
李儒缓缓道:“我父是袁府门生,大人在京都打了袁基。”
“牛辅却在此时率五十万西凉军助阵,这在大人看来,定然是我父与袁家合谋,意图谋害大人。”
“牛辅入河套后还有信件传回,几天后便杳无音信,如我所料不错,牛辅与西凉五十万军已被大人活捉。”
“儒说的可对?”
“对!”
风景并未隐瞒,跟这种顶尖智囊对话,隐瞒没用,“你刚刚说我误会了,难道董刺史真是助我而非害我?”
董卓震惊的看着风景,万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西凉军,居然会被活捉。
此刻再想起刚刚那句话中的‘大礼’二字,董卓才发觉不对劲。
李儒恭维道:“站在大人的位置,有此误会倒也没错。”
“但我父,的确是派兵助大人而非害大人。”
董卓跟着点头,“我董卓绝无害大人之心。”
风景看向董卓,“身为封疆大吏,私自派兵离管辖之境,可是要遭受百官弹劾,轻则丢官重则殒命。”
“袁家名满天下,朝中多有党羽,可为你脱罪。”
“你既不是帮袁家,我实在想不明白,董刺史为何冒着得罪袁家,丢官杀头的大罪派兵助我。”
有些事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事可小事化大,大到爆炸。
身为袁氏门生,董卓不帮袁家,反而帮自己,就是彻底跟袁家断绝关系。
门生里出了叛徒,若不严厉处置,如何镇住其他门生。
仅凭一个私自派兵离境之罪,袁家就能借天子之手,让董卓全家消消乐。
董卓起身,恶狠狠道:“当然是为了与大人联合,共同对付袁隗老贼!!”
风景笑道:“刺史大人此言,我可就听不懂了。”
董卓叹了口气,“下官为袁家做事多年,在袁隗的帮助下,数年前下官便做到刺史之职。”
“近几年来,下官屡次向袁家送礼,请求入京为官,皆被老贼以各种理由拒绝。”
“非是下官为袁家做的事不够,才得不到升迁,而是因下官武人出身,天下士族不齿与下官为伍,下官才得不到升迁。”
“袁家坐镇朝堂,没有袁家准许,这刺史之职,便是下官此生官位尽头。”
“然大人的出现,让老夫看见入京希望。”
“下官亦知,陛下想击溃异族,提升帝威。”
“因此大人将匈奴赶出河套,陛下不加怪罪,还封大人为冠军侯,就是看重大人能力,想让大人出兵扫平异族。”
“下官心想,我与大人皆是武人出身,与其继续在袁隗老贼手下受窝囊气,不如与大人合作,那五十万西凉军,便是下官与大人合作的诚意!”
董卓说的情真意切,慷慨激昂。
听完董卓慷慨陈词后,风景感觉自己应该是错怪董卓了。
实在没想到,董卓有这份魄力,居然冒着全家消消乐的风险把宝压在自己身上。
现在可好,人家本来是帮你的,你把人家兵马吞了,搞得风景有点不好意思。
见风景一直不说话,董卓以为他不信,拱了下手道:“大人稍坐,下官去取件东西来,以证下官合作之心。”
话音落下,转身出门离开。
少顷,董卓回来,走到风景面前,递上一封泛黄信件。
风景接过信,打开观后,面色微惊。
信中所言,让董卓安插内线在臧旻军中,探知大军粮草分布、行军路线。
三年前,刘宏派三路大军北伐,臧旻便是三路大军之一,且行军路线便是途经并州,出雁门。
当时的董卓,已经在并州刺史任上当了好几年,他想要获得军情,轻而易举。
三路大军出塞后,被鲜卑三部打的大败而归,仅率数十人逃回。
之后,三军主帅被下狱,后花钱赎罪被废为庶人。
风景冷漠的看着董卓,“三年前那场大败,军情是你出卖的?”
感受到风景的愤怒,董卓连忙拱手道:“下官只是将臧旻军的行军路线、粮草分布传给袁隗。”
“其他两路,老贼派别人探知。”
风景道:“老贼出卖大军军情意欲何为?”
“自然是怕天子打出战果,将战事扩大,一旦汉军真的击败鲜卑,天子重获权柄,
袁家几代家业积攒的声望、权柄将重新回到天子手中,这是袁隗老儿绝不愿看到的!”
风景面沉似水,那些自诩名门世家的玩意,怎么玩弄权术、怎么愚弄百姓,都还说的过去。
毕竟,历朝历代世家大族不都是这种货色。
可他们居然把手伸到军部,为了家族利益,不惜出卖军情,让三路北伐大军尽数丧命!
“该死!!”
风景怒不可遏,一掌拍在案几上,案几瞬间化作灰烬。
地面上,一个掌型坑洞深不见底。
董卓瞳孔一震,仅凭刚才那一掌,董卓便感知到风景深不可测的实力。
“如此年纪便有如此修为,怪不得能驱逐匈奴!”
此刻,董卓无比庆幸自己派兵入河套的决定,简直是这辈子做的最英明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