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老侯爷捕捉到这细微的变化,笑问:“怎么,你不愿意,今日不是听说,你跟煜哥儿相谈甚欢,颇为投契吗?”
顾鹤连忙摇了摇头:“当然没有,煜哥儿才华斐然,若能与他同窗共读,当能互补长短。
只是我看他身体欠佳,老师授课又极严,一时有些诧异罢了。
而且之前在襄阳时,也有人来找父亲相商,希望能把子侄送来老师这,父亲可从未松口过。”
老侯爷笑着解释道:“那是因为你还太小,再者情况也不一样,虽说我们家与宁远侯府来往不算密切,可毕竟都姓顾。
等我离开汴京之后,你姐姐那里虽能照应一二,但难免有疏漏之处,有宁远侯府帮衬,我也能更放心些,当然最后一切还得由你老师决定。
说到这里,他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不过,倒是难得见你如此夸赞一个人,看来这个煜哥儿,确实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老侯爷也是一片苦心,而且这事本也不是坏事,便果断点头应承了下来。
因为顾鹤也想通了,要想把顾廷煜给收服拉拢,首要解决的便是他的身体和心结,否则要是还死的那么早,就没有意义。
因此,必须先确定顾廷煜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是否真的无法痊愈,还是因药中被悄然加入了血枯草。
在宁远侯府,那全是小秦大娘子的人,此事根本无从查起,但到了自己的地盘,一切就另当别论了。
回到府里后,顾鹤便径直走向了王大儒的书房,将此事一五一十地言明了,并在谈及顾廷煜的才学时,更是赞不绝口。
王大儒听完顾鹤的全力推荐,对这位侯府嫡子不禁起了几分兴趣。
他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开口道:“哦?此人竟能让你如此推崇,我倒是真想要见见他了,若他能达到我的要求,我便破例收他入学。”
顾鹤闻言面露喜色,躬身行礼道:“多谢老师!学生这就去将这话告知父亲,让他派人前往宁远侯府。”
说完,转身便跑,仿佛生怕王大儒会反悔了一般。
王大儒看着顾鹤那急匆匆的背影,不由得笑了笑,心中暗自琢磨,这孩子怕是早盼着有个玩伴。
接下来的几日,顾鹤一家忙于拜访其他故旧,顾偃开便选定了个靠后的合适日子,正好也趁此时间,再让顾廷煜保养一下身体。
时光匆匆,转眼间便到了王大儒考验顾廷煜的日子,顾偃开和小秦大娘子亲自带着顾廷煜过来。
这次就轮到顾鹤这一家子在门口迎客了,只不过今天朝堂上正在议论关于西北守备的事情,老侯爷早早就被召进了宫。
就只有顾鹤和芸娘母子两个,与当日宁远侯府门外的盛况相比,可是逊色太多。
先带着他们到庆余堂稍作片刻,休整了一番,才去见了王大儒。
顾鹤先给双方做了介绍,顾偃开为了儿子,也是客气的赶忙行礼,小秦大娘子则温婉地福了福身。
随后顾廷煜上前一步,恭敬地作揖道:“学生顾廷煜,拜见王大儒。”
王大儒仔细端详着顾廷煜,心中暗自点头。
这少年虽体弱,但气质不凡,眼神中透着一股子书卷气,想必是个有造诣的。
他微微一笑,道:“顾公子不必多礼,今日老夫便来考考你,看看你的学问到底如何。”
说着,王大儒走到书案前,随手拿起一卷书,翻开一页,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道:“顾公子,你且读读这段,然后谈谈你的见解。”
顾廷煜接过书卷,仔细浏览了一遍,随后朗声读了起来。
随后沉思片刻,开始阐述自己的见解,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将那段文字的含义解析得淋漓尽致,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让王大儒听了不禁暗暗称奇。
考验并未就此结束,王大儒又接连出了几道难题,涉及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各个方面。
顾廷煜应对自如,虽然有些内容超出了他的阅览范围,可大部分依旧都能言之有物。
王大儒越考越满意,他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好啊,以你这个年纪,能有如此功底,甚是难得,便留下来一起听课吧。”
顾廷煜得了夸奖,也激动得脸色微红,他再次作揖道:“多谢老师!学生定当勤勉学习,不负师恩!”
顾偃开和小秦大娘子本就在一旁紧张的看着,闻言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随后顾偃开便开口说起了束修的事,他在这方面还是大方的,王大儒也没有推辞什么。
而小秦大娘子则主打一个贴心,为了顾廷煜的身体考虑,希望王大儒能够照顾一二,王大儒也是欣然答应。
后续把人送走,顾鹤再回到王大儒这里时,王大儒还跟顾鹤惋惜道:“可惜了,科举考试是个体力活,连正常人都难以坚持,以他的身子骨,根本就撑不下来。”
这是真的大实话,科举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考生一旦进入考场,就需要连续数日封闭应试,考试与生活均在狭小号舍内完成。
就依照顾廷煜的身体条件,能活着离开考场的几率不大。
顾鹤此时就劝说道:“是啊,不过他毕竟是嫡长子,日后总能承继爵位,纵使不经过科举,一样有机会为国效力,所以多读点书,总有用处。”
之后的日子里,有了顾廷煜的加入,顾鹤的课程学习也不孤单了。
然后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顾鹤才明白自己想差了一件事,原以为来襄阳侯府求学,是顾偃开起的主意,还暗地里吐槽过这家伙是有多么望子成龙。
结果经过一次跟顾廷煜的闲谈,顾鹤才明白,原来顾廷煜此次前来襄阳侯府求学,是他自己的主意,顾偃开和小秦大娘子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至于原因嘛,主要就是顾廷煜对于族学教习的水平早有不满,原先是因为知道自己科考无望,就不想着麻烦父母。
可现在既然有了现成的好教习,那他便愿意要努力试一试。
顾偃开刚开始态度坚决,不想这个自小身子骨弱的儿子来回奔波辛苦,苦心劝了几句,然后小秦大娘子也出言帮腔。
只是最后两人都没有拗过顾廷煜,才有了后面顾偃开找老侯爷开口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