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润六人来的时候,卫先还没起床。
从城外出现流民那日起,卫先就宿在了县衙里。
昨晚也是忙公务直到深夜,刚睡下两个时辰。
但听衙役来报,说苏润六人呈上了治灾之法,卫先这个年过半百的小老头瞬间清醒了。
他直挺挺坐起来。
只穿了鞋,披着衣服就往外奔,什么仪态、官威都不要了:
“快!有什么救灾良策,快给本官看看!”
城外数以千计的流民就是像悬在卫先头顶的一把刀,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落下来。
他连连上奏青阳府求援,但都无果。
只等来了陆平“安稳地方,全力赈灾”八个字。
可如何赈灾?怎么安稳地方?却是一句话都没有。
尤其常平仓和义仓空了,官府又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只能靠着社仓和城内外百姓捐献粮食赈灾后,他更是夜夜难眠。
卫先生怕那些流民因为无粮可食而穷途末路、聚众造反。
届时,会给整个玉泉县都带来灭顶之灾。
短短几日,他鬓角全白了。
“大人,这是学生等根据这几日赈灾心得,连夜编写出的治灾救民书,还请大人过目。”苏润上前将一沓指节厚的,还未来得及装订的纸张递过去。
这是他们六人商量出来救灾安民之法后,各自主笔一部分,然后放在了一起。
毕竟这治灾救民书包含治安、赈济、防疫、安置等多方面。
要是真就一个人写,一晚上哪里写得出来?
司彦和徐鼎也上前一步,将两摞厚厚的纸张送上:
“此乃学生等从不同流民处了解到的,可为佐证。”
这两摞记载了六人在岗位上的所见所闻以及诸多流民的口述。
治灾救民书是实策。
而他们这几日从百姓那里调查到的实情、以及百姓的期盼,却是支撑他们实策的事实依据。
卫先抬眼,见苏润他们脸色泛白,眼下乌青,眼里全是红血丝,料想整夜未眠。
又垂目看到这么多写满了字的纸,亦心下动容:
都说在其位谋其政。
然大灾当前,此六子区区书生,能先投身县衙,再全力赈灾,最后还能拿出这些东西。
光凭这几日的所作所为,不知能甩开大炎多少尸位素餐的官吏!
卫先感慨不已: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啊!”
卫先也不需要苏润等人费心回应。
感慨完,就让苏润他们坐下休息,还让人照自己的饭食给苏润他们备了早饭。
城内官仓也空了。
就算是县令的早饭,也不过是包子馒头而已。
苏润就着茶水啃完包子,卫先还在翻阅,只是神色之间颇为激动。
众人喝着茶水,硬撑着眼皮等,哈欠连天。
梁玉甚至困到连包子都没心思吃完。
啃到一半,就把包子环在手臂里睡着了。
张世本想把梁玉喊起来。
但手刚伸出去,就被梁玉一并当成了枕头。
困倦和疲惫顺着手臂冲上张世脑门。
他脑袋晃了两晃,而后就跟吃了迷药一样,脑袋跟梁玉的头砸到一起,同会周公了。
紧跟着叶卓然也受到了感染。
其余三人有心喊喊。
但一来他们自顾不暇,如今只能勉强撑住自己不睡;
二来他们跟梁玉三人对坐,不动还好,一动反而容易引起卫先注意。
三来,他们得储存力气,等着应对卫先稍后可能会问的问题。
指望对面三个睡神回答问题……
算了,就算睡醒了,脑子也不好使。
他们还是靠自己吧!
卫先看得专注,无心管下方众人。
或者说就算是卫先看到了,也只会感慨他们辛苦一夜,不可能怪罪。
如此,就形成了一幅诡异的画面:
上首的卫先生看得红光满面,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而下首两列。
一列全军覆没,睡的不省人事;
另一列,看起来人在椅上坐,但实际上魂在天外飞。
卫先看完实策,又匆匆翻了翻苏润等人这些日子的记录。
这些太多,仔细看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快速翻阅一遍,留个印象倒是很容易。
卫先原本还有一些疑惑,但也在这些记录中明悟了。
待看完最后一份记录,卫先重重一拍桌案:
“好!!!”
“有此物,疫情不日可解!”
受此惊吓,苏润、司彦、徐鼎瞬间回神,就是被吓了一激灵。
但对面三个反应就大多了:
叶卓然掉凳。
张世瞬间弹起来。
梁玉更是如受惊的马儿一样,惊慌的左看右看,还下意识道:
“什么事?什么事?灾民又没饭吃了?!”
卫先看得好笑,但也心酸。
“行了,你们连日也辛苦了,今日就回去好好休息一天吧!”
“这些救灾之法,本官职权范围之内,今日就会安排下去。”
“本官稍后便书信一封,将你们这些东西全都呈上。”
“待他日灾祸平定,朝廷定有封赏!”
编制流民名册、利用流民治理流民、互保连坐保证治安等等他今日就可以做。
以工代赈、以工代役、分类赈济、安置流民点等,陆知府也许能干。
但宽刑、官府统一借贷,甚至更改仓储制度、免除徭役、允许商人将米粮跨地区贩卖……
这些别说他们,连孔巡抚都不敢做。
这都得听京城那位的。
尤其这里头还有百姓反应了青云府,从府城、到县城,仓廪全是空的,一粒米都没有的大贪之事。
更不是他能掺和的。
他能做的,也就是帮苏润等人将这东西递交上级,而后帮他们请功。
“多谢卫大人!”几人强撑精神,作揖行礼,而后游魂似得回去了。
至于封赏?
有就有,没有也无所谓,赶紧把各处秩序恢复正常才是真的,这么一折腾,谁的日子都过不安生。
卫先说干就干,苏润他们人还没到学堂,卫先的信使就带着东西出城往青阳府去了。
玉泉县外也忙活起来:
“青云府千云县的人来这边排队!”
“你们原先是做什么的?除了种地还会干什么?家里有什么人?”
“你是村长?那你从现在开始,协助官府管理好村人,不准闹事,否则连坐!”
“投亲是吗?那不用登记,领了钱粮,跟人结伴去找亲人吧!”
……
短短几日功夫,玉泉县外的流民全都管理的井井有条。
甚至已经开始协助官府开垦农田和收豆子。
有活干,他们也不慌了,满眼都是对未来的希望。
且豆子收获,官府直接从百姓手里买粮食,也能稳一段时间。
卫先心头大患解除了大半,只等着官府赈济钱、粮到位,按照上峰意思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