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军营中。
李一帆来到营地门口,翻身上马,驾着马向着千林府衙而去。
很快就看见了几个一同策马出行的同僚和自己一般向着千林府衙而去。
李一帆有些诧异,顿时觉得有些不妙。
来到城主府门前,一个焦急的小厮正在门口来回踱步。
只见,小厮见到来人,连忙带着几人走了进去。
李一帆明白,自己来巧了,一定是知府有什么事情交代。
果然,走进会议厅内。
知府便阴沉着脸坐在主位之上。
而在诸多同僚也很快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李一帆找了个位置坐下,拉着一位同僚道:“老王,知府大人叫咱们来是什么事啊?”
这位姓王的官员诧异的看了李一帆一眼,没有说话只是比了一个手势让李一帆安静。
李一帆顿觉不妙,正襟危坐的坐在椅子上不敢动弹。
“彭!”
一个茶杯摔在地面上碎裂开来。
知府的右手还因为愤怒,止不住的颤抖着。
“怀安城的这些酒囊饭袋!饭桶!怀安城被贼军攻破了就算了,一条求援的信件都没有传出来!若不是老夫派人每过三日便回来传消息,咱们还不知道会被瞒到什么时候!”
知府此话一出,会议厅内可就炸开了锅。
怀安城是什么地方?
那可以算是千林府城的临城,千林府的腹地,就这么被贼军攻破不说,就连求援的信件都没有,何等的荒唐。
李一帆眉头紧皱,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怀安城一破,那千林府城可以说是直面贼军。
那自己作为守军统领,这压力可不小。
李一帆表情纠结,一脸的无语。
就在此时,千林府知府看向了李一帆开口道:“一帆,我想借着对方还没站稳脚跟夺回怀安城,你有什么想法。”
李一帆闻言,顿时苦笑,什么想法,最好的想法就算固守着,等着朝廷的支援。
怀安城已经被攻破了,对方都做到了如此程度,难道没有防止你反扑的手段吗?
李一帆又不好驳了知府的面子,迟疑着说道:“知府大人,知道现如今守在怀安城的是谁吗?”
李一帆的话让知府有些沉默,片刻后,知府开口道:“或许需要些时间调查。”
听到这,李一帆的心就放下了,这就证明不是什么出名的人物,最起码不是贼军的高层。
随后众人就怀安城丢失对千林府城的影响开始了一系列的讨论。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众人发现没了怀安城这个屏障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
知府一时急躁便将众人轰了出去,自己留在会议厅苦思冥想。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推门走了进来,走到知府身边开口道:“知府大人,李统领求见。”
“李一帆?这混小子,让他滚进来!”知府睁开眼睛沉声道。
“是!”小厮领命便退了出去。
没一会儿,李一帆就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
“混小子,过来。”知府说着拍了拍自己身边的椅子。
李一帆也不反抗,只是径直朝着城主示意的位子走去,一屁股就坐了下去,完全没有刚刚的紧张。
“说吧,你这臭小子找我有什么事情?”知府微微眯着眼睛,警惕的看着李一帆。
李一帆只是嬉笑着说道:“吴叔,我还真有个事情求你。”
知府一脸的无奈,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
千林府城知府吴安言,正是李一帆父亲的拜把兄弟。
李一帆和其是叔侄的关系鲜为人知,不过李一帆的实力确实不错,不然也不可能上位守军统领之职位。
守军统领,不同于其他的官职。
首先考验的就是实力,没有实力哪怕被安排当上了统领,也不过是去送命罢了。
李一帆也讨厌这种二代似的裙带关系,很少求吴安言办事。
这次要不是李达开口,于吉等人的事情也只会告一段落,哪还有李一帆面见知府的事情。
“我有几个朋友,他们想回家。”李一帆斟酌再三,这才开口道。
吴安言能坐上知府,也不是好糊弄的,很快就抓到了重点:“他们想回家?那回去就是了,找我干什么?不要说是我这千林府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啊。”
吴安言的话语明显带着调侃,李一帆也明白必须得说实话了。
李一帆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后开口解释道:“他们是家在淮阴府,那淮阴府贼兵横行的,侄子不放心他们就这么回去啊。”
“嗯?淮阴府?”听到这个地方,吴安言有些诧异的看向李一帆道:“我没跟你们说过吗?”
“什么啊?吴叔。”李一帆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给弄懵了。
吴安言听到此话,顿时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或许是我忘了哈,这千林府的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说淮阴府的事情啊。”
此话一出,李一帆顿时反应了过来道:“吴叔,你不会又忘了宣布什么重要的事情吧?”
吴安言偶尔会忘记一些东西,这些事情说重要又重要,说不重要对如今的情况又没什么作用,所以这个习惯一直改不过来。
“嘿嘿,淮阴府那边之前传来消息,已经被朝廷镇压了叛乱,整座淮阴府已经安排了新的知府和官员体系在重建淮阴府了。”吴安言讪笑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