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锦本以为经过这些事情后,自己能过上些平静的日子。
没曾想着中秋前两日,吴氏带着一个老嬷嬷给她,专门传授她礼仪。
因为怕被人知道花亦安的存在,所以她是在前院受的传授。
老嬷嬷很是严苛,几乎是用进宫的标准来教导的。
不过在老嬷嬷看来,这花家的大姑娘不论是姿态,走动,亦或是面庞,都是一顶一的,这样的女儿,的确要好生的教导,说不得最后会有意想不到的大作为。
所以虽然老嬷嬷严苛,但毕竟看得出花重锦孺子可教,也没有太过的惩罚。
毕竟谁知道这以后是谁的主子,反正他们这些老奴才,什么没有,眼力见是最有的。
当花重锦在前院开始练习插花的时候,便见到下了朝的花其清回来了,他站在院外的长廊下看着她这边,并未上前。
不知道身边人在他耳朵边上说了些什么,他立刻转身,多半是回了院子。
对此她并不关心,而是继续摆弄手里的花。
给她单独请嬷嬷这件事又让花晚生了好一会儿的闷气。
花其衡安抚了好一会儿,又是说买首饰,又是说带她出去的,她才算是好了起来。
话说花其清之所以急匆匆会员制,是因为得到禀报,说是青城山的人回来了。
他是让人快马加鞭的,能这么快回来他也是挺震惊的。
所以他很是急切,想要知道都带回来了什么。
院中人见他回来,便拱手俯身,“大公子。”
“别耽搁了,都说说此行查到了什么?”
拱手的人有些迟疑,想了想才开口,“的确在青城山半月庵中查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消息。”
花其清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小的先是在山下打听关于半月庵的情况,百姓都知道,几年前的半月庵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他们的主持师太不管闲事,每日只参拜佛经,而真正掌权的是一个叫做静心的师太,他们说,时常会看到一个妙龄女子穿着单薄,上山捡柴火,下河洗衣服。”
“半月庵位于青城山半山腰背对了山顶留下的瀑布,用水并不方便,不少人也都会看到,有女子每日的去挑水。”
花其清不敢询问这人口中的妙龄女子是谁,或者说他害怕听到。
“小的特地问了一下,说是那妙龄女子是带发修行的官家小姐,法号静纯。”
静纯,是锦儿去青城山时候,庵里给取的法号。
“什么!他们竟然敢让锦儿做那些粗活?”
“还不止这些,大姑娘怀了身孕,更是不被待见,每个月都要从半月庵门前清扫落叶积雪,一千多台阶,直到山下。这还不够,还让她大着肚子去挑水,小的听人说,大姑娘好几次都晕厥在了河边,被人救醒来...”
来人还要继续说,可花其清那个已经不敢再听下去了,他脸色瞬间苍白,难怪锦儿的手上半点交错,难怪她那般护着那孩子,那真是她拼死剩下的孩子啊。
花其清问身边小厮,“刚才大姑娘在前院做什么?”
“回大公子,是夫人给大姑娘找的教养嬷嬷,专门给姑娘教授礼仪的。”
他点了点头,让小厮出去买些锦儿以前爱吃的点心,他要去找锦儿。
小厮很快的跑出去,没多大一会儿便将点心买了回来。
届时,教养嬷嬷正好结束今日的教授,“大姑娘,您很有天赋,且一点就透,将来定是个贵人。”
花重锦神色淡淡,“多谢嬷嬷夸赞,若是真成为贵人,定不会忘记姑姑今日的传授之恩。”
老嬷嬷实在想不通,这女儿如此的温和柔善,礼节规范,为什么还要让她前来教导。
嬷嬷离开之时,隔了几步之远给花其清行了一礼,花其清只是虚虚看了一眼,便快步的朝她走来。
“锦儿,我让人买了你最爱吃的点心,还热乎呢,你尝尝?”
说着他便将食盒打开。
他那不说金尊玉贵,但也是养尊处优,芝兰玉树的大哥哥,此时竟然会主动的为她送点心。
她恍惚了一瞬便回了神,“多谢大哥哥,只是嬷嬷教导了,酉时过,不进食。”
花其清送出点心的手微顿,“没关系,大哥哥不告诉嬷嬷就是。”
花重锦浅笑着退后半步,“不可说谎,这是大哥哥教导的。”
她后退半步让他心口如同刀绞,他怎么现在才看出她的局促来?
他怎么现在才知道她在青城山是怎么过来的,她那个时候该死多么的绝望,作为亲哥哥,不仅没有去看望过她一次,甚至还是他们主动送去的。
心里内疚万分,面对她的见外,他并未深究,“锦儿告诉大哥哥,想吃什么,大哥哥去准备好,你明日吃。”
她还是摇头,“明日便是中秋宫宴,嬷嬷说我的衣服特地改小一些的,不能吃东西。”
“大哥哥自己吃吧,锦儿告退。”
疏远,见外,眼中神色清淡没有丝毫的感情,面对他就像是面对一个陌生人一般。
可他是大哥哥啊,亲的大哥哥啊。
花重锦转身离开,花其清看着她的背影好久好久。
中秋宫宴大办,因为皇上身体稍微好转,所以这场宴会便定在了别宫之中。
别宫在城东出去二十里路,是一座缩小版的皇城。
天刚蒙蒙亮,花重锦便起身,在云裳的帮助下穿上那裁剪得体,凸显腰身容貌的衣服,发型也是此刻上京城最为流行的样式。
一番打扮下来,云珠都看呆了去,“姑娘,您可真好看,跟仙女一样。”
花重锦打趣,“说得你见过仙女一样。”
云珠嘴皮子溜得很,人也开朗,“姑娘是云珠见过最好看的人,最好看的自然是天上的仙女了。”
花重锦被她的话逗笑,等着院上将口脂为她点上后,便吩咐云裳,“你帮我照顾好亦安。”
“姑娘放心的去,奴婢一定照顾好小公子。”
此番中秋宴,她前去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看清楚那冯裕的长相。
即便她没有看懂为什么家中好像尤为的重视她,将一切好的东西都往着秋水苑送。
但她心里急不可耐,亦安的病最好在五岁之前得到解决,不然他会受更多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