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左藏库走水,这些你们应该也听说了。”李亨接着说道,“方才有人来禀,今日东西两市开市,粮价、盐价、布价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商人们都点了点头。昨日左藏库失火时他们就已经预见到,城中百货肯定会应声而涨。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盐价竟然从直接每斗二十文涨到了一百文,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方才,他们商铺前面排满了买盐的老百姓。
在古代,盐是刚需,重要性与粮食同等,远超其他食物和调料。肉可以不吃,菜也可以不吃,但盐不能不吃。
由于缺乏冰箱等保鲜设备,在肉食品储存中,盐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盐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能够有效延长肉类的保质期,这就是腌肉或腊肉。
可以说,盐就是古代版的冰箱。
“现今城中食盐储备不足,盐荒迫在眉睫。”李亨神情凝重,“即便调用左藏库的储盐,恐怕也难以持久,无法从根本上化解困局。”
昨日,他就要求太府寺想方设法从两淮运盐,但东都和汴州都被叛军占据,水路不通。若是改走陆路,因路途太过遥远,而且还是要经过叛军控制的区域,危险性很高,成本十分高昂。
若是从扬州经鄂州,走汉水、丹水到武关,虽然可以避开叛军控制的地区,但路途一样遥远,道路更加崎岖,运输成本也更高。
为今之计,只能仰仗这些奸商,放任他们走私。唯有这样,才能解长安城乃至整个关中地区的燃眉之急。
“本宫要求你们从叛军控制的盐池购入盐巴,越多越好。”李亨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这些商人。
商人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恐与为难之色。沈大有壮着胆子说道:“太子殿下,草民听说,叛军凶狠残暴,杀人不眨眼。跟他们做生意,草民们实在害怕……”
“害怕?你们以前走私的时候就不害怕吗?”李亨呵斥道。
商人们瑟瑟发抖。
“既然你们是干这一行的,本宫相信你们有的是路子。”李亨继续说道,“你们跟叛军做生意,本宫绝不会让你们吃亏。
你们运回来的盐巴,均由户部高价收购。你们平时利润多少,本宫再给你们让利三成。”
“让利三成?”胡生财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两眼放光。
“没错,本宫说到做到。所以,你们运回来的盐巴越多,赚的也越多。”李亨很笃定地说。
几个商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还有一点不放心。曹吉祥大着胆子问道:“太子殿下,我们接了这掉脑袋的活,您不会秋后算账吧?”
“本宫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能将盐巴运回来,之前的一切既往不咎。这次贩运私盐不仅无罪,反而有功,本宫还要予以嘉奖。”李亨斩钉截铁地说。
“既然如此,那草民们一定不辱使命。”商人们说道。
“先别急,本宫还有其他任务。”李亨说道。
“太子殿下,还有什么任务?”商人们吃惊地问道。太子殿下居然还搞买一送一的把戏,这一趟买卖,可算是搭进去了。
“你们和叛军官员打交道时要多交朋友,留意叛军的动向,探听他们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若是能策反叛军的官员,那就是大功一件。”李亨说道。
“让我们做探子?太子殿下,这也太难为草民们了吧?”商人们说道,“若是被叛军发现,草民们只有死路一条。”
“很为难是吧?那也好,长安城中的商队那么多,本宫再换几家。”李亨脸上面无表情,“至于你们,该去哪里去哪里!”
说着,招呼侍卫们进来拿人。
“且慢!草民们不想去京兆府。太子殿下,您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总行了吧?”在李亨的威逼利诱之下,商人们都服了。
“这态度还差不多,早干什么去了?”李亨冷哼一声,“本宫将丑话说在前面,你们此去一定要万分小心,切不可暴露身份。若是暴露了身份,你们留在城中的家眷,本宫可就没法保障了。
不过,你们也不要太担心,本宫自会安排人手暗中策应你们。”
商人们唯唯诺诺,领命而去。
“父王,这些商队可靠吗?儿臣总觉得此事有些不妥。”李俶满脸担忧地说道。
这些日子父王都是兵行险着,看得他眼花缭乱。
李亨深知此计划风险极大,但为了应对叛军,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
“大郎,我也觉得这些奸商不可靠,但他们为了自身与家人的安危,想必会竭力而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李亨无奈地叹了口气。
“对了,你安排一批人手,要机灵一点的,混入商队,随时准备接应。如有消息,速速来禀。”李亨说道。
李俶点了点头。
此时,小太监匆匆来报,高适在堂外求见。李亨一抬手,让高适进来。
“太子殿下,臣有要事禀报!”高适行礼后急切地说道,“城东方向的百姓纷纷往长安涌来。方才,臣已经在春明门堵住了两拨。
之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真是咄咄怪事。臣怀疑,有人在暗中蛊惑老百姓,意图引发混乱。”
李亨皱了皱眉头,说道:“高侍御不要着急,慢慢说。你可知他们为什么要来长安?”
“微臣听他们说,村里在传,叛军凶残,见人就杀,所以他们就来城中投亲。按照他们的说法,还有很多人都去了咸阳。”高适禀报道。
“不是戒严了吗?”李亨轻声问道。
“微臣也是这样说的,但他们犟在城外口不走了。”高适一脸的无奈。
“这好办。你们协同京兆府仔细盘查盘查,问清楚城中亲戚姓甚名谁,住在哪个坊。若是对得上,可让城中的亲戚领他们进城。”李亨轻描淡写地说道。
“殿下,若有奸人混入其中,微臣可担当不起!”高适着急地说道。
“这事本宫清楚,不需要你来担当。你按照本宫说的去做就是了。”见李亨态度坚决,高适也不好再说什么,行礼之后,急急赶往春明门。
舆论战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高适走后,李亨在心中暗暗发笑。没想到,鱼朝恩派出去的人还真管用。这个鱼朝恩,还真是搞舆论传播的天才。
“对了,大郎,我差点忘了。你再去找一些商队,要奉公守法的那一种。”李亨说道。
“又要找商队?”李俶惊讶地问道。昨晚要他找有劣迹的商队,今天要他找奉公守法的商队,父王真是把他搞迷糊了。
“是的,尽量多找一点。”李亨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找到商队后,让他们出城去收购粮食。城外五十里范围之内,以高于市场价三成的价格收购,有多少收多少。”
叛军就要打过来了,居然让商队出城收购粮食,还高价收购,父王到底在想什么?
见李俶一脸的疑惑,李亨耐心地解释道:“大郎,夏收刚刚过去,老百姓手头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余粮。
我们若不去收购,叛军或是买,或是抢,最终都是对我们不利。所以,我们要赶在叛军前面,尽可能多地收购粮食。
至于价格高一点,这没事,由户部列支即可。若是价格太低,老百姓谁愿意卖粮呢?
这件事要尽快,最好在三天之内完成。老百姓将余粮都卖了,自然会去咸阳避难。”
听了这话,李俶顿时茅塞顿开。原来,老百姓纷纷涌往长安和咸阳,竟然是父王在背后布的局!
这才是高级版的坚壁清野,他又学到了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