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乾佑闻言,心中倍感诧异。唐军竟然擂鼓集结,这是向自己示威,还是真想出战?
如果真想出战,为什么不趁自己立足未稳之际发动进攻呢?
现在自己已经立稳了营盘,唐军真敢主动发起进攻吗?他有点不敢相信。
“元帅,末将请求应战!”这时,李归仁出列抱拳说道。
“元帅,末将也请求出战!”见李归仁主动请战,降将孙翊则也不甘落后。
孙翊则原是哥舒翰麾下将领,潼关之战后,哥舒翰败亡,王思礼和高适死里逃生,孙翊则被崔乾佑大军包围,走投无路之下,投降了崔乾佑。
自投降以来,寸功未建,此时正好图个表现。
崔乾佑摆摆手,说道:“二位将军不要着急。本帅认为,唐军未必敢出战,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崔乾佑命令斥候继续打探,同时让人将仇嗣等人押了下去。
过了约一炷香的时间,又有斥候来报:“元帅,唐军城东也在擂鼓。”
崔乾佑笑了笑,对众将和幕僚说道:“北苑、城东都在擂鼓,诸位,看吧,唐军果然在虚张声势。”
众人也都笑了。
就在这时,又一个斥候来报:“元帅,唐军已经打开了启运门,有大量骑兵出城!”
“什么?”崔乾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方才吩咐军中准备酒食,好与众将和僚佐们饱食一顿,明日再战。没想到,唐军竟真的主动出击!
没多久,又有斥候来报:“报!元帅,唐军正在启运门外列阵!”
“多少人?”
“骑兵大概三千,步兵大概七千!”
好家伙!唐军一口气出动一万人,这是要跟自己决战吗?如果真要决战,这一万人还不够自己塞牙缝呢!
“报!城东唐军从春明门出城了,大概有五千人!”
“怎么,城东也出动了?”崔乾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田将军,你速速回营。如果唐军敢发动进攻,那就全军出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崔乾佑狠狠地说道。
田承嗣、王泗翀等人领命而去。
“元帅,末将请求迎战唐军!”这时,孙翊则又向崔乾佑请战。
崔乾佑思考了好一会,命令道:
“李归仁,本帅给你一万步兵,作为中军,正面迎战唐军步兵!
孙翊则,本帅给你三千骑兵,从左翼进行突破!
田乾真,本帅给你三千骑兵,从右翼进行突破!
你二人务必将唐军的骑兵全部歼灭!
崔乾保,本帅给你五千步兵,负责接应李归仁所部。如果李归仁得手,你部迅速推进,与李归仁一起,一举拿下启运门!”
众将纷纷领命而去。
崔乾保,乃是崔乾佑的叔伯兄弟,来自博陵崔氏,是唐朝重要的门阀世家。
这时,又有斥候匆匆前来禀报:“元帅,唐军增兵五千!”
“你是说,唐军增加到了一万五?”
“是的。城外列阵的唐军约一万五,城上还有约三千唐军守城!”
听了这话,崔乾佑不禁皱起了眉头,难道城北唐军真有一万八千人?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唐军总兵力确实在八万以上。以自己手中的兵力,真的难以拿下长安城。
论野战,自己根本不怕唐军人多。但这是攻城战,唐军占据了绝对的地利优势。
随便招募一个壮丁,稍微训练几天,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弩兵。
以长安城百万人口计算,唐军就算增加到二十万,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更何况,唐军还有可以超远投射的炮石。根据田承嗣的说法,很大一部分伤亡都是这些炮石造成的。
他又想到,唐军不应该出城跟自己作战,这是扬短避长。
那么,唐军为什么敢于出城呢?是李亨疯了,还是他有后招?
从这些天作战的情况来看,李亨不仅没有疯,还很精明。既然如此,那他背后肯定还藏着杀招。
这么说来,今天要不要出战呢?
就在崔乾佑举棋不定时,又有斥候来报:“城西方向也有动静,有至少五千人出金光门,往城北而来!”
崔乾佑一听就知道,这是李倓派来支援李俶的军队。
三路同时出动,原来,李亨想包了自己的饺子!
不过,自己手上有两万多百战之兵,就算被唐军包围,也不是什么大事。
想当初灵宝西原之战,自己仅凭两万精兵,就将哥舒翰二十万大军杀得片甲不留。
李亨如果真的敢在城外决战,那就让他重蹈哥舒翰的覆辙!
此时,李归仁、孙翊则、田乾真、崔乾保各自领着军队出营,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唐军奔去。
然而,李归仁等人刚刚走出营门不远,忽然接到斥候禀报:“唐军正在撤退!”
孙翊则、田乾真闻言,催动胯下马,带着骑兵飞奔而去。李归仁和崔乾保见状,也只好加快推进速度。
然而,步兵哪里赶得上骑兵,全副武装的步兵才走出一步,骑兵就已经走出了三四步。
两三里路,不过瞬间就到。
然而,叛军速度快,唐军速度更快。就在叛军加速推进时,唐军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撤退。
等孙翊则、田乾真骑兵赶到离城墙只有三百多步时,唐军最后一波骑兵已经顺利进城,并关上了城门。
孙翊则等人只看到了唐军撤退时卷起的尘土。两人气得破口大骂。
骂了一会,城上的唐军毫无动静,甚至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过了好一会,李归仁和崔乾保的一万五千名步兵赶到,开始列阵。
望着紧闭的城门,李归仁也是一脸无奈与愤懑。
崔乾保望着城墙上飘扬的唐军旗帜,心中满是疑惑,策马前来,对李归仁说:“李将军,这唐军到底在玩什么花样?如此大张旗鼓地出城列阵,却又这般迅速地撤回,这是在逗我们好玩吗?”
李归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到嘴的鸭子飞了,可惜!”
“打不打?”崔乾保问道。
李归仁摇了摇头:“没有带云梯和木桥,怎么打?撤吧!”
看着叛军缓缓撤退,城楼上的李倓和狄若曦相视一笑。
狄若曦朗声说道:“殿下,看来这崔乾佑被咱们耍得摸不着头脑了。”
李倓微微点头:“父王的疑兵之计,果然好用!”
原来,三路出击是李亨故意布下的疑阵。
李亨先从李倓和颜真卿处借了八千人,加上城北的一万人,凑成一万八千人。
先让一万人前出列阵,然后又增加五千人,再让守城的三千人全部暴露在叛军的视野之内。
如此,城北的一万人就变成了一万八千人。
在此同时,城东和城西各出五千人,目的就是让崔乾佑相信,城北的这些人并非从其他战线抽调过来的,城中总兵力确实在八万以上。
待崔乾佑真要发动进攻时,就及时撤回城内。崔乾佑原计划是打野战,没有带攻城设备出营,必然会撤退。如此,就可以让他欲战不成,欲罢不能。
下这么大一盘棋,只为了让崔乾佑相信,仇嗣所言不虚,他们是真正的投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