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东都城外的漠北溃兵已经情理干净,燕州军收拢完毕,李存孝升任燕北大将军,负责镇守燕州以北防线。
临行前拓跋宏带着罗克敌去给李存孝送行
拓跋宏:“二弟,漠北虽败,但是我们入漠北扫荡不易,他们可以远遁,我们却无法驻守,故而分化袭扰,不让其短期内恢复为国策,二弟可以自行决断。”
李存孝:“大哥,我知道了,此次而去,不知何日能归朝,再回来之日,我就无法再以大哥称呼了,当称陛下了。”
拓跋宏笑道:“不必,无论我是什么身份,当日定江畔,你我三人结拜为兄弟,就永生是兄弟,送弟三杯酒,为弟践行。”
大常侍张贵示意,太监送上三个托盘,每个托盘里都放了三杯烈酒,还是屠苏酒。
“三弟,来我们一起为你二哥践行,干!”
三人连喝三碗。
拓跋宏说道:“二弟,走好,燕州防线有二弟驻守当固若金汤!大哥以魏国后防拜托于你。”
罗克敌道:“二哥,我不日也要去凉州驻防了,大哥赏了我个朔北将军的职位,比二哥低一级二品将军,不过我是个粗人,日后恐怕当不得统帅,能当个大将征战杀场就知足了。”
李存孝:“三弟,你这次过去做若弥将军的副手,又和独孤襄将军为同僚,他们二人虽然都性情宽厚,但是你切记不要任意妄为。”
罗克敌点头道:“多谢二哥,我们知道了。”
拓跋宏道:“二弟,上路吧,待时局都稳定了,我会召你和三弟回京的,到时候我们兄弟三人再聚首。”
李存孝跪下叩首,起身说道:“大哥、三弟,有一事我从未说明,但是今日离别在即,我必须当着大哥和两位兄弟的面说清楚,我是先帝训练的暗卫,潜伏在大哥身边监视大哥的人,从十二岁至今,十二年了,心中羞愧,但是我从未背叛过大哥。”
拓跋宏笑了:“别说了,我知道此事!”
李存孝:“大哥知道,从何时知道的?”
拓跋宏:“从一开始,我师父也曾教过你们刀法,他看出了你的跟脚,但是我跟师父说,你这个人的眼睛正,应该心术正,故而让你一直留在我身边,从未防范。”
李存孝抱拳施礼:“大哥恩德,存孝记在心中,永生不忘!”
........
后《魏书》和《太初本纪》皆有记载《宁国公李存孝列传》,传记言,宁国公李存孝,幼年父母双亡,被魏孝定帝收入天龙卫幼军,十二岁派入三皇子拓跋宏身边,为随身伴当。
后随拓跋赴西域凉州戍边,跟随拓跋宏师父西辽国主学习刀法。
观政二十年至二十七年随晋王拓跋宏征战西域三十国,助西辽统一西域并在花穆勒城之战中击溃大食大军,受封致果校尉,领浮屠铁骑副将职。
观政二十八年,江北之战随晋王拓跋宏攻入中军,击溃南梁军神吴国公钱玮,立有大功,入朝封为杨威将军,领内府军虎啸营。
观政二十九年春木兰围场之变,跟随晋王稳定局势。
观政二十九年孝定帝驾崩、孝恭帝继位,大食、漠北、西蜀同时出兵犯边,其为征北军副将,后燕王传统漠北奔袭东都,李存孝领命镇守瀛洲防线,堵住漠北十五万大军北归之路,大破敌军。
观政29年秋,封燕北大将军,镇守燕州。
太初元年魏孝宣帝继位,累功封宁都侯,太初十七年,击溃漠北入寇,追击入漠北,击溃漠北军十二万人,俘虏漠北骑兵两万,封宁国公。
太初三十四年,孝宣帝年六十,入天龙寺出家为僧,同年宁国公请辞燕州大都督,与禹国公罗克敌一起入天龙寺出家为武僧,不做国公,宁为孝宣帝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