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竟然用几名姬妾的名字去代替传承已久的家族品牌名称,这种行为简直如同是在肆意挥霍祖辈们辛苦累积下来的宝贵财富,令人不禁摇头叹息。
仿佛在说,无论多坚固的基础,也可能因一人之任性而摇摇欲坠。
不过,万建中的经商头脑确实非同一般。
他不仅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还善于把握机遇,在竞争激烈的商界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之下,原本与几家大商行势均力敌、难分高下的万有商行,如今已经一骑绝尘,独占鳌头,成为了整个行业里无人能及的存在。
杨树平那番不经意间的话语,像一道闪电般击中了许安的心脏,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并不是说他认为对方给自己指明了一条出路或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是这番话如同一记警钟在他耳边敲响,提醒他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
舅舅所从事的手工艺品制作生意,可能很快就会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变得不再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其实,并不是因为许安对未来缺乏前瞻性的眼光,也不是因为李翰森师傅在雕刻上的技艺不够精湛。
真正让人感到担忧的是,当某个项目被商业巨头万建中看中并全力投入资源进行开发时,它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快速规模化经营,并且通过强大的资金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最终将留给像许安这样的小商家或个人手工创作者的发展空间彻底压缩到微乎其微的程度。
这种局面下,无论多么精致的产品都难以抵抗来自工业化生产的冲击,留给传统手工艺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甚至面临完全消失的风险。
散了些许朦胧睡意的同时也让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我只是稍微有点失眠罢了,不用替我担心。”
但无论如何掩饰,那张略显苍白的脸庞以及红红的眼睛依旧无法掩盖他内心深处尚未解开的困惑从他能垄断整个涿郡的手工活计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十分霸道的人。
无论是制陶、木工还是纺织,只要是他盯上的行业,没有他做不成的生意。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仿佛可以看穿一切商机,不给别人留一点余地。
如果让他看到做工精巧的首饰盒,很可能会跟别的东西一样,大批量生产覆盖整个涿郡。
那种精美的首饰盒将会在每个集市、每个店铺里随处可见,原本的独特之处将消失殆尽。
许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满是矛盾和挣扎。
他想帮助三舅改进首饰盒的样式,希望能为舅舅的事业添砖加瓦,但又担心自己的努力最终会成为别人的捷径。
这种复杂的心情让他难以入眠,每一个设想都会被现实的残酷所击碎。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似乎也在默默地诉说着他的烦恼。
他不停地翻来覆去,直到天色渐渐泛白,才勉强进入了浅浅的梦乡。
第二天早上,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许安疲惫不堪地坐了起来。
杨树平和二妞都被他浓重的黑眼圈吓了一跳。
杨树平关切地看着他说:
“阿安,你昨晚这是干嘛去了?脸色这么差。”
许安打着哈欠,用手搓了搓脸,然后将冰冷的水泼到了脸上。
冰凉的感觉让他清醒了许多,但心中的烦恼却依然如影随形。
他强打精神,露出疲惫的微笑,说:
“没干嘛啊,就是有点没睡好。”
说完,他用毛巾擦了擦湿漉漉的脸,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
“跟我说说,都想了些啥?”
杨树平拿起一块干净的布巾,轻柔地递给刚刚洗完脸的许安,温和地说着,“擦擦你的脸吧,看你这水迹未干的模样。”
许安接过布巾,擦拭着脸颊和额头上的水滴,感到清凉的同时精神似乎也清醒了一些。
他笑了笑,眼中带着几分疲惫与忧愁,缓缓开口道:
“也没想啥特别的事……”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只是在考虑那首饰盒的事情——究竟还能支持我们走多远?”
听罢,杨树平点了点头,心中已明了这位朋友之所以夜里辗转反侧的原因。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他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随即以鼓励的目光看着许安,温和但坚定地分析道,“你在担心万有商行一旦发现了你的作品后,会不会对你采取某些行动,从而夺走你在这一领域中好不容易得来的小小位置?”
面对这样的疑问,许安心底深处最脆弱的部分仿佛被触动了。
正当他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却听到杨树平安慰的话语如春风拂过心田般传来,“其实你不用过分忧虑这个问题。
尽管外界传言万有商行做事方式比较直接甚至略显强势,但他们对于那些能够创新、敢于第一个尝试新事物并成功创造出有价值产品的工匠向来都是给予很大尊重和支持的。
不仅仅是会发放额外奖励金来表彰这样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优先收购此类独特商品,并给予比市场上更高的价格。
这样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创作者们减轻许多生存压力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更多的空间去发挥创造力。”
说完这些话,杨树平脸上露出了真诚而鼓励的笑容。
“就像是你今年做出来的手套,那些手套做工精致,每一针一线都透露出匠人之心,不仅保暖舒适,还兼具美观。
因此,当你把这些手套投放市场后,立刻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万有商行在泰康镇的负责人本来想要第一时间将这信息上报总行,希望总部能注意到这批手套的存在,并且争取成为它们的独家销售代理。
然而,因为你事先准备得极其周密——不仅与当地的原材料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合同,保证原料供应稳定。
还与其他几位重要的小商家达成了默契,共同对外封锁消息——这些举措成功让那位负责掌柜犹豫再三,没有及时将情报上报。
结果呢?这位掌柜因为没能提前为万有商行抓住商机而被万建中大大地教训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