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璋、长文分别是陈琳与陈群的字。
别看他俩都姓陈,但并不是亲戚。
陈琳,字孔璋,徐州广陵人,他出身寒门,不过因为文笔犀利,才华横溢,深受大将军何进信任,任其主簿一职,一开始他也是极力反对引董卓入京的,只是何进没听。
何进死后,陈琳只能暂时做了袁氏的门客。
他最出名便是官渡之战前,写的那份《为袁绍檄豫州文》(也称《讨贼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个遍,甚至还揭露了曹操 “盗掘坟墓”(摸金校尉)的行径。
当时曹操正犯头风病,卧床不起,读了陈琳的这篇檄文后,惊出一身冷汗,头风病竟然都好了。
三国时期,他与孔融、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被世人被合称为 “建安七子”。
陈群,字长文,豫州颍川人,出身颍川陈氏,妥妥的豪门子弟。
他最出名的便是,制定了九品中正制。
不过,说实话,这一制度初期确实能够让一些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士族垄断官场的工具,造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的局面。
“公路兄,且让我下去会会他。”
陈群微微拱手,开始起身。
他在楼上观察了刘海许久,他根本就没一点文人墨客的样子。
今日花魁出阁,想必他就是看看热闹的。
虽然自己文采不如陈琳,对付一个小小的混子,但他还是有自信的。
让他出丑,这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一楼。
刘海自己端了几盘菜,放置在自己与刘辩的桌案之上。
典韦也学着刘海,自己去拿菜。
三人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开始动起了碗筷。
“典韦,多吃点,不够再去拿。”
“陛下,多吃点,您还在长身体。”
刘海也不在意其他人目光,得赶紧先吃饱了,不然等下花魁出现时,谁还有心思吃饭。
陈群远远看着三人,嘴角抽了抽,这三人是饿死鬼投胎吗?
别人来青楼是吃喝嫖,你们来青楼是吃喝的吧。
就在这时,三楼突然撒下许多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如梦如幻。
一个身着华丽纱衣的女子,在一群侍女的簇拥下,缓缓从三楼走下。
“是来莺儿!!”
有人激动地喊出了声,整个芳泽阁内瞬间沸腾起来。
刘辩伸长了脖子,使劲往楼梯处看。
刘海正在吃菜叶,半块菜叶在口中,半块菜叶还叼在嘴边。
一听到来莺儿,他顾不上咀嚼,急忙站起身来,朝来莺儿的方向看去。
来莺儿的面容被一层薄如蝉翼的面纱遮住,只露出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顾盼生辉,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她的身姿婀娜,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跳舞。
她与何太后的韵味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何太后是那种散发出成熟女性魅力又带着一股端庄、威仪,有点类似女王范。
而来莺儿,是一种娇柔、妩媚,眉眼间皆是风情,仿佛一颦一笑都能勾人心魄。
不愧是青楼的歌舞伎,举手投足间,让老子都有反应了。
来莺儿用余光扫视大厅一周,目光到刘海那片区域时,不禁皱起了眉头。
一个含着菜叶的男人,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一个小胖子,愣愣地看着自己,身后还有一个正在疯狂炫饭的壮汉,没看自己。
转念一下,也罢,今日是自己出阁之日,想必很多人是混进来,看自己的。
“刘祭酒,你说这花魁到底长什么样啊?”
刘辩目不转睛盯着来莺儿,问道。
“应该很美。”
刘海也是目不转睛盯着来莺儿,他将菜叶按入口中,嚼着说道。
陈群这时,已经靠近两人,笑着说道:“听闻今日来莺儿出阁,会选一位入幕之宾。
来莺儿还会与其共度春宵,不知二位,可有感兴趣?”
“这不是废话吗?”
刘海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打扰哥看美女。
嗯?
共度春宵?
刘海反应过来后,这才回过头看向说话的人:“阁下是?”
陈群挂着一副温文尔雅的笑容,微微拱手道:“在下陈群,字长文。”
他就是陈群?
陈群这个人,刘海有印象。
玩【三国杀】的时候,经常选,让队友摸牌,让对方弃牌,挺好玩就一个将。
刘海打量了一番,长得倒是端端正正的,也不知是不是那种衣冠禽兽。
不过都无所谓,刘海只对来莺儿感兴趣。
“长文,刚才所说的入幕之宾,是要如何选?”
刘海也是个自来熟,就开始叫陈群的字了。
上钩了,今日倒要看看你是如何出丑的。
陈群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脸上笑容愈发温和:“据说,此次来莺儿选入幕之宾,是在在场士子中挑选,诗词歌赋任意一种形式,谁能做出让来莺儿倾心的作品,便能抱得美人归。”
“这还不简单?不是有手就行?”
刘海心中腹诽:唐诗三百首够不够?
不够我这还是宋词。
陈群心中腹诽:有手就行……
你当是打手枪吗?
“听闻,来莺儿自幼便在芳泽阁长大,见多了文人墨客,眼光极高,一般的作品可入不了她的眼。”
陈群假意好心提醒。
“无妨,无妨,待会儿,我便让你开开眼。”
刘海扬了扬眉,一脸不以为意。
见刘海上钩,陈群转头,看向二楼,与袁术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两人说话间,来莺儿已经款款来到一楼中间的舞台之上。
簇拥着她的侍女也开始,慢慢散开,退下舞台。
来莺儿站在舞台中央,如同众星捧月般引人注目。
她轻轻抬手示意,原本喧闹的芳泽阁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诸位公子,今日莺儿出阁,心中既喜且忧。喜的是能与各位才俊相聚于此,忧的是不知能否寻得有缘人。”
来莺儿的声音轻柔婉转,听起来就像唱歌一样。
“莺儿愿在此,献舞一曲,以助雅兴。”
语罢,三楼的乐师开始拨动琴弦,来莺儿广袖舒展,随着琴曲开始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