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她很快就得到了。
已经七月的天,山上已经郁郁葱葱,这个时节进山打猎采药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小孩子进不了山,山下的一条小河溪,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天渐渐变暖,小河溪里的水温也升上来了,鱼也虾呀也都开始多了起来,这一天昊儿兴冲冲的从外面跑了回来。手里捧着一个木盆儿。
进门就喊:“瑶瑶,瑶瑶,快出来。”喊了半天竟然没有人应,景昊就放下小木盆,冲进里屋,把正在拆卸木雕苹果的瑶瑶拉了出来。
水瑶有些生气的瞪着景昊,不情不愿的给他半拉半拖的拽到了小木盆前。
然后她惊讶的发现,小木盆里游动着的一尾红彤彤的小鱼和几只透明的小虾。小木盆里还有几根水草。虾是常见的小青虾,在清澈的水里有些无处遁形,只得尽力把自己藏在水草的缝隙里。那尾小鱼却长得极为漂亮,红彤彤的纺锤一般的身子,鱼鳍也是红色的,只是颜色比身子的颜色稍稍浅了几分。最漂亮的是长长的,似薄纱一般的鱼尾。随着小鱼的游动,那鱼尾就像在水中浣洗的最上等的红色丝绸,虽然没有触摸到,却给人一种清凉丝滑的感觉。
水瑶看了一眼,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她以前的院子里有一口缸。也养着水莲和鱼。那些鱼长得也很漂亮,据说还是特意培养的名贵品种。都吃的胖胖的,看着傻傻的。和眼前这条小鱼相比,虽然都漂亮,木盆里的小鱼看上去,却十分灵动。虽然小木盆很小限制了它的游动,但它看上去却还是那么矫健。全身上下唯有一对小眼睛是黑色的,水瑶看着他的时候,感觉它好像也在看着自己。
不由自主的,水瑶伸出了自己的小手,手指浸在水里有点凉,但却十分舒适。小鱼慢慢游过来,一点不怕生的,用嘴轻轻的触碰水瑶的手指,一下,两下,后来居然张嘴吸吮起她的手指来。痒痒的,麻酥酥的,让水瑶不由得咯咯地笑了起来。
她还想去摸摸小青虾,因为虾这个东西她只在饭桌上见过,今天见到活的却比他吃过的虾小了许多,她想可能这些小虾还没有长大。于是她也友好的向小青虾伸过去了手,但是虾却是个胆小鬼,她的手刚一伸过去,小青虾就“咻”一下游开了。
真是胆小啊,水瑶想着。她不经意间抬起头,惊讶的的发现景昭爹爹和芸娘娘亲都站在门口望着她和景昊。身边的景昊瞪大了眼激动的看着她,这顿时让她有点无措。怎么了?那什么?这个鱼不能摸吗?
她不知道,这是她三个月来第一次笑的这么开心,笑出了声。
芸娘给景昊使了个眼色,景昊立刻说:“瑶瑶,这条小鱼漂亮吧?你猜小鱼从哪里来的?”
水瑶抬起头,盯着比她高一头的景昊用询问的眼神看了过去。景昊故作神秘地说,告诉你吧,这是张大勇他们在河里抓的。山脚下那条河有许多漂亮的小鱼,不仅有这种红色的,还有彩色的呢。对了,还有小螃蟹,只是今天没有捉到,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的吗?
水瑶不说话,但是大眼睛分明在说。:”快说!快说!
景昊得意的说他们捉鱼的办法可多了,但是想像这样对鱼一点儿伤害都没有,我觉得还是用瓦罐来钓最好
钓鱼,听上去就不错,水瑶长这么大,从来没有钓过鱼,她真的很好奇。
看水瑶有兴趣,景昊把目光投向了他娘,芸娘冲着景昊微微点了下头。
“瑶瑶,你想去钓鱼吗?想去的话,今天晚上咱们就去。”
水瑶看着盆里漂亮的小红鱼,犹犹豫豫的点了下头。
于是晚饭后,景昊一手提着草绳和瓦罐,一手牵着水瑶走出了家门。除了进村的一天,这是水瑶第一次走出家门。
和来时时的风景不一样,一进盛夏,小山村显得生机勃勃,只是正是晚饭时分。外面的人不多,只遇到了零星几个夏天晚归的男人和闲不住的孩子。景昊是一个自来熟的脾气,来到小山村两三个月的时间,村里的人基本上认识了个七七八八。
见人就打招呼,一路叔叔大爷的叫着,弯上去的嘴角就没放下来过。水瑶木着一张小脸,眼睛盯着前方,要不是漂亮的小鱼对她吸引力太大,要不是景昊牵着她的手攥的太紧,她真想转过身跑回家。
幸好这个时间路上的人不多,小河离家也不算太远,不久他们就到了小河边,然后景昊拉着水瑶,走到河边一块水草丰茂的地方。两个人小心翼翼地沿着水边的石块儿向里走了两步。景昊还特意告诉水瑶说这石块儿是村里的小孩儿为了抓鱼,特意搬到这里来的。
看着景昊小心翼翼的走到石头边缘,拨开水草,把瓦罐儿沉在河中灌满了水。投了几粒鱼饵在瓦罐里面,然后用草绳系住瓦罐口下方稍细的罐颈。把瓦罐儿斜着放进了河里,然后把草绳的另一头系在旁边一个凸起的石头上。
景昊站起身来,甩了甩手上的水,对水瑶说:“好了,瑶瑶,这就可以了。明天早晨我们早点儿来,把瓦罐儿拉起来看看准能捉到小鱼小虾,没准儿还能捉到一只小螃蟹。”
水瑶抬头看去,太阳快要落山了,挂在西边的天空,红灿灿的耀眼。像是要把今天没有散掉的光辉在这最后一刻全部赠予人间。眼前小河的水面被映得仿佛泛起了红色的涟漪,波光粼粼。有鱼儿成群结队的游着。有的游的看似缓慢悠闲,却不知什么惊吓了他。“咻”的一摆尾巴就不见了。
水瑶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乡村的景色,只觉得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开阔,一时间她有点恋恋不舍。好想就在这小河边一直坐下去。
景昊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微扬起的小脸,映着西边的红霞。一双水汪汪的大眼。景昊觉得这一刻,他似乎从瑶瑶的身上看到了春天小草萌芽的气息。
一会的功夫,天边的夕阳已经隐去了小半张脸,景昊从美景中回过神来。他拉了拉瑶瑶,说:“瑶瑶,咱们回家吧,天快黑了。”
二人依依不舍得离开了那小河边,水瑶跟着景昊往村子里走。进了村,迎面碰上了几个学堂里的孩子。领头的一个孩子长得虎头虎脑,长手长脚,看上去结实有力。他一看见景昊,就笑着跑了过来。
大叫道:“ 小先生,你做什么去了?”
“张大勇啊,我带我妹妹去河边钓鱼,刚下好了瓦罐儿回来,你这是在做什么?”景昊回答道。
“你去钓鱼,怎么不叫上我呢?我知道哪里的鱼最多,不过没关系,我也在河边下了篓子,明天我们一起去捉。如果捉到大鱼就送给你,带回去给先生吃。”
张大勇人非常热情,景昊也挺喜欢这个在自家学堂读书的孩子头儿。虽然长得五大三粗的,但是读起书来却并不笨,而且为人仗义,虽然力气颇大,一群孩子在一起常常打闹,但却从不仗着自己孔武有力,欺负弱小。
“谢谢你张大勇,不过不用了,我们抓鱼不为了吃,就想抓几条好看的小鱼养起来给我妹妹玩。”
“这是你妹妹吗?听我娘说你有妹妹,今天还是第一次看见呢。”
他打量了一下水瑶,接着又说“你妹妹长得真好看。你们一家的都好看。”
这话让能言善辩的景昊听了之后,也有一点儿不知道该怎么接了,于是他岔开了话题。
“天都快黑了,你们出来干什么呀?”
“哦,我们出来逮知了猴儿,昨天下过一场雨,这个时候知了猴应该都爬出来了。我们去村口的小树林看看。”
“知了猴是什么?”景昊不明白的问。
“知了猴就是知了猴啊。”张大勇挠了挠脑袋说:“你不知道什么是知了猴吗?”
景昊有些迷茫了,他是真的不知道。于是,他低头问水瑶。说:“瑶瑶,你知道什么是知了猴吗?”
水瑶瞪着眼睛看着他。心想知了猴是什么?是一种猴子吗?村口的树林里有猴子。
“知了猴也叫爬叉猴儿,就是那种到了夏天晚上就从地里爬出来,爬到树上。知了猴儿串成串儿,用火烧烧,撒点儿盐末可香了。”张大勇拼命的解释着,想跟他们说清楚,知了猴是什么。
可景昊和水瑶听的一头雾水。
张大勇有些急了。两只手在胸前比划着。“就是那种虫子夏天才有的,晚上天擦黑,它就从地里爬出来。爬到树上退掉壳儿,天天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着。不过那时候就不好吃了。对了,那个时候也不叫知了猴儿,叫知了。”
张大勇手舞足蹈,口沫四溅的说了半天。景昊终于明白了。
“哦,你说的是夏天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着,有一对黑色透明翅膀的虫子,是吗?”
“对呀,对呀!”
“我知道了, 那是蝉,不过蝉是从土里爬出来的吗?这我可还不知道。”景昊看向张大勇。
“啊,小先生,知了叫蝉吗?是书上说的吗?我们一直都叫知了,不过蜕壳之前叫知了猴儿。你以前没有见过知了猴儿吗?跟我们一起去捉吧。”
“恐怕不行,天快黑了,我得带妹妹回家了。”景昊有些意动,但是看着初次出门的水瑶,想起出门前娘亲的叮嘱还是拒绝了。
“没关系,现在天还没黑呢,这附近也有几棵树,我带你们去看看有没有知了猴儿?逮一个给你妹妹玩儿。”张大勇热情的说。
“那好吧,就到附近的树底下去看看吧。”景昊听见要逮知了猴送给水瑶,立刻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