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卢衡生知道事情有轻重缓急。
当时他正跟着凌长风出来剿匪。说起凌长风,卢衡生觉得这是这辈子老天爷给他的最大机缘。
凌长风,太子府长子,虽然不是嫡子,但其母亲也是出身尊贵,近几年,更是以侧妃之位掌管着整个太子府的后院。最重要的是凌长风自己也是文武双全,人中龙凤。
东文国这些年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库充盈了,皇上就想着开疆拓土。
太子虽然在太子位上已经坐了十几年,算得上根基牢固。但只要一日没有坐到最上面的那个位置上,就有可能被人取而代之,所以太子必须在朝堂上有所建树。
太子年轻时就曾征战边疆,几年前更是携太子妃一举平定了西北。打的西北塞外的夷人部落凋零,一蹶不振,最后纳贡称臣,那一战,起码能保西北边塞三十年和平。
但也是那一战,那位神秘而风华绝代的太子妃重伤,再也不曾出现在世人面前,太子也因那一战落下旧疾,无法再上战场。
所幸太子已经威名远播,这几年来,专心经营朝堂,收拢人心。朝堂上的文官清流几乎已经尽归太子所用。以前唯一能与太子较量一二的冀王已经慢慢失去了朝堂上的发言权。
只是一年多前,南疆突然爆发战事,守卫南疆的大将军突然暴病身亡。一时间,南疆群龙无首,几个副将意见不统一,在南疆巫蛮人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
这给了冀王翻身之机。东文皇族以武立国,冀王也是在军营中摔打出来的,领过兵,打过仗。在南疆战事爆发出来之后,冀王及时抓住时机在朝堂上立下军令状,领了大将军一职,声称拿不下南疆,绝不回朝。
皇上大喜,准了冀王所求。
眼看冀王拿到了南疆所有的军权,太子这边却无人可派。关键之时,凌长风挺身而出,要求随冀王南征。
他当时未满十七,东文皇帝本不准,但凌长风说自己身为皇孙,自小受皇家供养,现在国家有难,理应报效皇恩。而且自己不满十五岁进军营历练,现在也应该效仿皇祖父和太子,领兵出征,才算得上凌家子孙。
一番慷慨陈词,打动了皇上。
接下来凌长风与侍卫比武,竟然可以和大内副统领战个平手。这让崇尚武力的东文帝兴奋无比,直接封他为云麾将军,任冀王副将,一起出征。
这一次,不但给太子府大大提振了声势,也让凌子风在东文皇帝面前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不过冀王当然不会白白的让太子府的人分走军功。
大军来到南疆不久,冀王收到密报,说东南沿海一带有海寇横行,杀人放火,抢掠百姓。
于是冀王顺理成章的指派凌长风领一队人马前去剿匪。这显然是要支开他,但林长风却不能不遵军令。
但更没想到的是,东南沿海一带居然真的聚集了大批海寇,而且早就得知了他的行军路线。
凌长风中了人家的埋伏。但他和手下这支军队也确实悍勇,厮杀掠阵,苦战之下,双方均伤亡不轻。
最后还是凌长风吃了远道奔袭的亏,先显出了败相,剩下不多的队伍也被海寇打散。
那些海寇常年盘踞在海上,横行嚣张惯了,没有想到这次主动伏击,还能够吃这么大的亏。被激起了凶性,对凌长风等人穷追不舍,誓死要抓到他。
卢衡生也是一员悍将,和几名近卫保护着受伤的凌长风,一路向北逃命。
后来为了甩开追兵,几人逃进了大山,却不料遇到兽群,卢衡生留下断后,侥幸逃离群兽之口后和凌长风失散。
精疲力尽才出了山,在山坳之时又遇到了两只恶狼,本以为自己要丧命在那个小小的山坳,却机缘巧合遇到了林芳。
更巧的是,他遇到林芳后不久就找到了凌长风。之后更是无比顺利,两人一路乔装逆行回去,居然找到了不少被打散的部从,在打了海寇一个措手不及的回马枪后,居然拿到了海寇和冀王私下往来,暗中出卖他们一行人行踪路线的证据。
凌长风年纪虽轻,可性情却异常沉稳。拿到证据后依然隐忍不发,暗中回营联系忠于太子府的部下。
后来在冀王和巫蛮人死战的时候,趁冀王牵制了巫蛮人的主力,带领旧部突袭了巫蛮人的后方,直接捣毁了他们的老巢,杀了他们的大首领,取得了南疆之战的首功。
冀王吃了个哑巴亏,没想到他不但没有死在海寇手中,还在关键时刻,横空出世,抢了自己的功劳。
但这时,主要的战役已经结束,他再也没有机会向凌长风下手,皇帝又急召他们叔侄回都城,冀王无奈,只好带着凌长风班师回朝。
还在冀王一路琢磨怎么对付凌长风的时候,早已有人快马加鞭将所有冀王与海寇勾结的证据呈到了东文皇帝面前。
于是冀王回朝之际,直接面对了皇帝的震怒。所有的功劳全被抹杀,最后好歹看在打了胜仗的份儿上,降亲王为郡王,圈禁在了自己的王府。
自此,再也没有皇子可以跟太子争锋。凌长风也一时之间,风头无两,成为皇家孙辈之中第一人。
这些意味着什么,卢衡生非常清楚。
太子府的嫡子是次子。本来仗着有一个地位崇高的太子妃母亲,稳压了凌长风一头。
但现在,太子妃销声匿迹,太子嫡次子据说也在三年前遇到刺杀,身体落下了隐疾,很少露面。
如今太子坐稳了储君宝座,日后登基当了皇帝,凌长风的生母直接封后也不是不可能。
……
如果真的那样,凌长风占嫡占长,又有军功。他卢衡生真的有可能成为有从龙之功的功臣。
……
卢衡生觉得这一切都是他遇见林芳后发生的,深信林芳就是那个旺他的人。再想到林芳那让他朝思暮想的美貌,更加坚定了要把林芳娶回家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