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走出来的小道童正是景昊。
只见他头上挽着道士发髻,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道袍,面上神采飞扬,缓步走出人群,伸手去搀李氏。
景昊的圆脸上自信满满,且他看上去年幼,李氏也没有计较他是个男子,鬼使神差的就被他搭上了手腕,稀里糊涂地站了起来,停止了哭闹。
起身后景昊并未松手,反而将她的手一翻,仔细的看了看她手中的掌纹。
赶在旁边的张屠户发怒之前,景昊松了手。对着李氏笑道: “大嫂好手相,掌厚背圆,一世无忧!是个有福气的人。”
李氏听了小道士的话,咧嘴想笑,可笑到一半儿,又撇着嘴哭起来。
“小道长啊,我都要被这杀千刀的休了,还有啥福气呀?”
景昊看了看李氏那哭的沾满鼻涕眼泪的脸,心中有几分嫌弃,可面上依然笑容不减,回头又仔细看了看张屠户。
“这位大哥,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看你家大嫂的面相,鼻头圆润有肉,此乃帮夫之相。娶此贤妻,是你的福气,怎么还能口闭口就说休妻呢。”
“刚才大哥说家中丢了细软,可我观大哥财帛宫发红,最近不仅不会破财,还会有不小的进项。这些都是这位大嫂给你带来的运气,你不仅不能休妻,还得回家好好看待大嫂啊。”
景昊说的煞有其事,张屠户听的半信半疑,面前的小道士年纪太小,他本能的觉得这是个骗子。可景昊说的又句句都是好话,张屠户心里很愿意相信。
“你说的这些都无凭无据,你说我要发财,现在别说发财了,家里明明丢了贵重的物件。要想让我信你,先帮我把丢的东西找回来。”
“要想寻物,这也简单。不过刚才的相术算是我送的。让我具体帮你把东西寻回,小道只能起一卦。”
景昊慢条斯理的说完,伸手指了指长幡上的字。
“一日三卦,一卦一两。”
张屠户略识的几个字,看明白了幡上字的意思。一句“你怎么不去抢”才要出口,又生生的忍住了。
“好,一两就一两,但是要事先说好,东西找着了我付卦金,找不着,我就要撅了你这幡子。”
“这位大哥你肝火太盛。须得喝点儿菊花茶,败败火了。”看着张屠户要发怒,景昊又笑笑说: “戏言,戏言。”
接着从怀中掏出了几枚铜钱,众目睽睽之下随意向地上一撒。
接着又取出罗盘,煞有其事的围着铜钱转了一圈。
“有了。”
众人眼巴巴的看着景昊。
“大哥只管回家找,你找不到的财物并未出你家。”
“胡说,我家我们夫妻两个都翻遍了。”这下,张屠户和李氏都不信。
“回去再找,东西不在屋内,在院中高处。”
“去吧,晚了,我不保证还在。卦金可以先欠着,我就在这不走,等二位回来。”
张屠户和李氏半信半疑的准备回家,才走了两步又被景昊叫了回来。
景昊向张屠户招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
张屠户疑惑的把耳朵凑近景昊,景昊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张屠户转身拉着李氏走了。
一群看热闹的人,有和张家熟识且闲来无事的人,也跟着张屠户和李氏一起往张家走去。还有几个围着景昊。
“小道士,你真能算出他家丢的东西在哪儿?”
“是啊,小道士啊。你若是胡说八道,现在就赶紧走吧。那老张是个杀猪卖肉的,你要是骗了他,他回来饶不了你。”
“就是小道士,你这小身板儿,再来四五个也打不过他。”
“……”
一群人围着景昊嘻嘻哈哈的打趣, 旁边的王老道也捋着山羊胡,在一旁看热闹。
他心里很不愿意张屠户能找到丢失的东西,让这小道士下了自己的面子。
不过他也不忍心让这小道士挨打,都是出门讨生活的不容易,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一会儿张屠户动手的时候一定得拉着点儿。
那张屠户回了家。在院子里转了两个圈儿。他家的院子极小,角落里堆着柴垛,一个小小的鸡窝,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杨树。
张屠户不知道该到哪里寻找,索性上了自家的屋顶,四面环视了一番,什么也没发现,气的踢起了脚下的一颗小石子。
石子飞出,一只大个儿的灰喜鹊从树上惊飞,张屠户心中一动,目光盯住了杨树上那硕大的喜鹊窝。
接下来张屠户就从喜鹊的窝里找到了他家丢失的几件亮闪闪的戒子,簪花,钗子。
那只钗子还颇有几分分量,也不知道那喜鹊怎样叼上去的?
李氏见了丢失的首饰,喜的眼泪又掉了下来,一会儿骂该死的喜鹊偷了他的宝贝,又骂张屠户不信她。
兴奋了一会儿又疑惑道: “不对呀,我那一对儿绞丝镯子去哪儿了?那镯子分量实在,足有二两重,老鸹子可叼不走。”
张屠户脸一红,从旁边摸出一对儿绞丝镯子递给李四说: “这不是你的镯子,都在这儿呢,都找到了,别咋呼了。”
李氏看着镯子,虽然心里还有些纳闷儿,但东西都找到了。冤屈也洗清了。丈夫还保证今后再也不怀疑她了,也就不再计较了。
殊不知张屠户这会儿心里对街上的小道士佩服万分。
原来刚才要走时,景昊悄悄在他耳边说,这高处不仅是指他家的高处,还指他的高堂。若有找不到的东西,还可问问他家老母亲。
张屠户在喜鹊窝里找到东西的时候,就发现缺了那一对儿镯子。下来趁着李氏欣喜万分的查看首饰的时候,就悄悄去找了自己的母亲。
原来张屠户的母亲见媳妇的东西总是丢,跟张屠夫一样怀疑媳妇拿走送了外人,不然就是给了娘家。心中不满,就偷偷藏起了这对最重的镯子。
张屠户拿到镯子后哭笑不得,怕媳妇儿跟老娘闹,就没敢说实话。心中却对小道士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看看家中的妻女,又想起了自己久盼不至的儿子。于是抓起了荷包,对一旁的李氏说,
“走,咱去给小道长送卦金,顺便问问他,咱啥时候能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