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叩门声,水瑶打开了大门。
一辆宽敞的,车厢上围着厚重的青色毛毡,车轱辘上沾满泥泞的马车停在大门口。
一个看上去很是憨厚的中年汉子站在景家大院的门前。
看见开门的是一个眉眼精致的小姑娘,怀里还抱着一只趾高气扬的猫。
那汉子明显一愣,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小心的问道: “小姑娘,这里是萧家村吧?”
水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那中年汉子又问道: “你们村里有姓景或者姓云的人家吗?”
“我姓景,村里只有我们一家姓景,你是在打听我们家吗?打听我们家做什么?”水瑶干脆利落的反问。
那汉子听了水瑶毫不掩饰的诘问,却并不在意,也不尴尬。反而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回过头冲那辆马车喊道:
“夫人,找到了,这就是萧家村的景家。”
车厢上厚重的帘子被人猛的一把撩开。
露出一张妆容精致,保养得宜的女子面容,声音带着些许颤抖的问道: “小姑娘,你是否见过一个姓梅的老夫人。”
水瑶看向马车车厢,车厢里的女子三十多岁的年纪,一对柳叶细眉蹙着,一双漂亮的丹凤眼有些红肿,撩着车帘的那只手皮肤细嫩,此刻却有些指尖发白,显然对即将得到的答案很是紧张。
“你是梅家阿婆的什么人?找她做什么?”水瑶内心已经有了猜测,却依然反问道。
然而那车厢里的人却从水瑶的问话里听出了希望。她掀开厚重的门帘就要下车。
车架前那憨厚的汉子连忙上前一步,从车架上拿出下车时踩的木凳,放置在雪地上,还细心的用手晃动着试了试是否稳当。
从车上先下来一个十五六岁侍女打扮的丫头,接着扶着那有些焦急的女子下了车。
那女子扶着侍女的手,快步走到了水瑶的面前。
“小妹妹,我姓梅,梅老夫人是我的亲娘。如果你知道她的下落,还望能速速告诉我,这冰天雪地的,她老人家偌大年纪,还带着一双幼儿……”
她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原来是梅老夫人的女儿找来了,这女儿不是应该远在都城吗?
水瑶心中有些奇怪,却顾不上多想,赶紧安慰道: “夫人不要着急,梅家阿婆现在就在我家,梅君和梅朵也在,三人都好着呢。”
说着水瑶就大开了院门,让那中年汉子把马车赶进了院子。
闻声出来的景昊和云放帮那汉子去安置马车,水瑶带着那一主一仆两个女子进了正厅。
毛氏听说是找梅家老太太的,连忙去厨房叫人。
水瑶放下挞挞,净了手,去沏茶。
茶未沏好,门外走进来了梅家老太太。
老太太一头斑驳的白发,虽然这一阵子养起了一点肉,但整个人看上去仍然还很削瘦,因为下厨,也没穿什么好衣裳。此刻,双臂上打着襻膊,额上还沁出了点点汗渍,浑身浸染了混合调料的香气。
梅老太太的女儿梅宝盈看着面前憔悴苍老的老太太,眼泪瞬间就溢满了眼眶,她努力的睁大眼睛,不让眼泪掉下来。企图看清眼前一步步向她走来的老妇人。
虽然不复之前的雍容华贵,但老人的举手投足依然端庄大方,透过那一脸深深的皱纹,梅宝盈认出了当年的那个温柔可亲的亲娘。
她跌跌撞撞的冲到梅老太太面前。
“你是宝儿?”梅老太太也激动的双唇颤抖。
十多年没见女儿,无论是记忆中还是睡梦中,都是那个有些娇俏,有些甜美,有些刁蛮,有些任性的女孩儿。
眼前这个哭红了双眼的中年贵妇,脸上却依稀能看出当年那个女孩儿的影子。
贵妇染着蔻丹的手滑如凝脂,紧紧的捧着梅老太太干枯寡瘦的双手,身子却渐渐的贴着老夫人的身体滑落在地,直至双膝跪下,嚎啕大哭。
“娘,娘,宝儿总算又能见到娘亲了。”
梅老太太颤抖的手哆嗦的抚摸着女儿的发髻,有些粗糙的手指挂起了几根发丝。她慌忙抬起,想用手替女儿抹去脸上的泪痕,又怕已经变得粗糙的手指刮疼女儿依然娇嫩的肌肤。
一时之间,竟有些手足无措。
唯有两行清泪,顺着脸上的皱纹蜿蜒而下。
水瑶和毛氏静悄悄的退了出去,把厅堂留给了这对久别重逢的母女。
挞挞难得的看懂了眼色,也迈着轻巧的猫步,悄无声息的跟了出去。
……
过了一会儿,厅堂内哭声停了,隐隐响起了低语声。
梅君和梅朵已经被叫了过来,等候在门前,不敢进去。
过了许久,门吱呀一声开了。
梅宝盈搀着梅老太太走了出来,看到门口的梅君和梅朵,立刻惊喜的蹲下来,将两个孩子揽在了怀里。
看着这一家团聚的情形,景家大院的几个人也为她们高兴。
林芳和毛氏已经手脚麻利的收拾好了一桌宴席,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饭后,梅宝盈准备带梅老太太祖孙三人回县城。
这时,众人已经知道,宛平县新任的县令已经到了,就是梅宝盈的丈夫,梅老太太的女婿陈竹青。
原来梅老太太的儿子梅怀中去年到了都城,顺利的找到了姐姐,也参加了会试,可惜名落孙山。
恰逢姐夫陈竹青得了外放的机会,梅宝盈思念老母亲,丈夫也体恤她多年未见亲人,特意 向上司申请,有意选在宛平县所在的平阳府内,好方便回宛平寻亲。
不料宛平县令被参后,直接罢黜下狱,陈竹青就直接被委派到了宛平县做县令。
梅怀中本想带着妻子一起回乡,却被陈竹青劝阻了。
陈竹青跟妻子梅宝盈的感情极好,爱屋及乌,对这个年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小舅子也很是爱护。
他偷偷告诉梅怀中,当今圣上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时,很快新皇就会继位。这几年年朝廷广纳贤士,新皇继位很有可能要开恩科。
所以他嘱咐梅怀中在京中待考。梅怀中在姐姐姐夫的帮衬下,用几乎全部积蓄购置了一套一进的小院子,并在陈竹青的安排下进了国子监读书备考。
梅宝盈怀着激动的心情回乡寻母,到了县城,却失了母亲的踪迹,整个人都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