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新进来的这位客人点了一份炖肉,一份烫拌青菜,一碗汤饼,一小壶麦酒。
他很好奇,这还没开春儿,哪里来的新鲜蔬菜?如果这店家故弄玄虚,以干菜和腌菜滥竽充数,一定要好好跟他理论一番。
点好了菜,田守礼喜滋滋的说了一句“客人,你稍等。”
接着先摆了两碟儿小食上桌,端上一壶麦酒和一个酒盅,殷勤的斟满。
“客人您先用,尝尝咱家的小食,饭菜马上就上。”
客人注视着桌上的小碟,一碟子炒兰花豆,一碟子五香长生果。量不大,每个碟子里寥寥十几二十几颗。
“这小食我并没有点啊。”
“客人您尽管放心用,今天小店新开张,每桌赠送小食一碟儿。”
一碟儿,我这桌上明明是两碟儿?
面对客人疑惑的目光,田守礼憨厚的笑笑。
“您是小店第一位客人,赠品翻倍。”
第一位客人?穿镶毛边长衫的男子眼睛瞟了瞟旁边的那桌孩子。
田守礼尴尬的笑了笑。
男子心中明了,大度的冲田守礼摆了摆手,不必说了。
自己人做的托嘛,生意人的小心思。
“掌柜的放心,只要你的饭食好吃,本老爷会帮你树好口碑的。”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虽然几碟子小食不值几文钱,但店家诚意满满,出门和气生财,还是可以说几句好话的。
但是,这小食真的口味不错啊。
长生果焦香酥脆,嚼起来还有一股鲜甜。
兰花豆仿佛过过油,但并不油腻,豆瓣儿蓬松起砂,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异香,不知道用了什么调料炮制的。
就他这一桌客人,田守礼上菜的速度并不慢。可当他端着炙热的陶盆上来时,客人面前的两碟儿小食已经见了底,一小壶麦酒也已经饮至过半。
那男子正吃的意犹未尽,忽见田守礼端上硕大一个陶盆。
田守礼小心的告诫客人不要靠的太近,防烫。然后手上垫着一块布巾,小心的揭开了陶盆的盖子。
原来陶盆有两层,上面是一碗炖菜,下面搁着两三块精炭,让这碗炖菜在这数九寒天也不易很快凉下来。
盖子一揭,带着浓香的热气扑面而来,引得人食指大动。
炖肉入口,汤汁浓郁,软烂鲜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到带筋的部位,只觉得又酥烂又弹牙。
炖肉里的配菜像是笋片儿,清甜可口,还有几分脆生生的感觉。
一口肉,一口酒,一会儿功夫,一壶小酒,就见了底儿。
正想让店家再上一壶,田守礼端着一盘烫拌青菜,放在了桌上。
“客人尝尝这烫拌青菜,这青菜本不是什么值钱的,可这冬季里却难得,小店也就开张这前几天能有这青菜供应,过几天想吃也没有了。”
如此难得,赶紧尝尝。
确实是新鲜的青菜,爽口解腻,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菌子的香气。
男子本想再来一壶酒,却被田守礼给劝阻了。
“这麦酒后劲大儿,客人你现在不觉得,一会儿出去冷风一吹容易上头。外面路上还有积雪,万一有个磕碰就不好了。”
“您若是喜欢咱家的酒菜,也可以带回去和家里人共享。咱家有卤好的熟肉,您带回家去切一切,即食或者炖煮都可以,这些佐酒的小食,只要八文钱一包,两包给您算十五文钱。”
“你这店家有趣,不贪心,够实诚。那就听你的,不要酒了,上汤饼吧。”
男子吃饱喝足。又买了一份儿卤肉和几包小食,心满意足的走了。
……
午时只有两桌客人,晚间翻倍有四桌。
第二天开始满桌。
第三天开始有等不及的客人直接买了熟食回家。
田守礼每天都很开心,因为他每天的销售额都在增长。
后来梅老太太派人送来了镇上宅子的钥匙。
她带着孙子孙女搬到女儿那里住了,把镇上的老宅留给他们做作坊。
田文杰为此特意带着三小只去了一趟县衙后宅,想与梅老太太商量把房子租赁下来。
梅老太太不要,让他们尽管用。于是几人决定还按以前说定的,按月给老太太分成。
梅老太太没有拒绝,经过这次劫难,她越发觉得应该多挣些银子傍身。
但是女婿是当地的父母官,她顾及女儿女婿的脸面,只能在家当个老太君,不能继续出门抛头露面的挣银子。
不过她可以转成幕后股东。
田文杰四人离开的时候,带了厚厚的一叠吃食方子,都是些精致的糕点配方与做法。
玫瑰栗蓉糕,
松仁枣泥糕,
杏仁豆腐 ,
芳香荷花酥,
桃花养颜糕 ,
水晶梅花糕,
……
很多糕点异常精致漂亮,制作工艺复杂,不是一个镇上的小食肆能够卖出的东西。但梅老太太嘱咐三小只带信给林芳和毛氏。让她们先学起来,练起来。等手艺成熟了,一定会有用的着的那一天。
新任县令陈青竹不太在意一间小食肆的兴旺与否。
宛平县被上任县令搞得一团糟,各种私自增加的杂税名目繁多,让百姓苦不堪言。
他需要时间理清庶务,整顿县衙。
鉴于萧家村的这些人对自己的岳母有恩,陈县令还是拨冗见了一面。
这一见,就发现了才子田文杰。一番交谈下来,陈竹青对田文杰很是欣赏。
得知他从未参加过科考,还是个白身,很是惋惜。认为以田文杰的文采,就是去都城参加会试,也有几分把握。
惋惜过后,力邀田文杰留在县学读书,等着参加春末的县试。
田文杰婉拒了,他不想留在县里,萧家村广阔的土地上还有他的梦想。
但是他答应了会来参加县试。
陈竹青也未强留,因为他想了想,觉得县学里的夫子也未必能教的了田文杰,只要他同意考,等中了秀才,再去府城就学也不错。
只是待田文杰四人的态度更加亲昵了,临走又大包小包送了许多从都城带来的好东西。
倒让梅宝盈感动不已,觉得丈夫对自己娘亲格外尊重,对帮助过自己娘家人的乡间农夫都如此重视。
嗯,有夫如此,以前在都城婆家大家族里受得委屈也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