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走到自家的马车旁,向着里面唤道:
“婉儿,你先下来吧。”
梁婉儿正在车里坐等的心焦,听见母亲的声音,立刻高兴的掀开车帘,
“娘,是表舅来了吗?你不是说等散完了粥才往庄子了去吗?”
“不是,你表舅在庄子里等我们,现在我们还不走,你先下来跟娘一起施粥放粮。”
王氏和蔼的说。
“什么?”梁婉儿吃了一惊,她虽然是商户之女,但从小也是丫鬟伺候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现在娘让她抛头露面的给那些灾民发粮?
她倒不是不愿意,只是无端的有些害怕。
“娘,我有点怕,再说,这车上还有包袱呢。”
梁婉儿有些不想下车,她是真的看见那些灾民害怕。
“不要紧,车在咱们身后,这边没有人能过来,你把包袱放在车上就好。”王氏温声道,
“头上的钗环卸下来收起来,”王氏看看女儿,今天出城为的是躲灾,特意嘱咐女儿穿的朴素,也没有带过多的首饰,只是头上带着一只玉钗略微有些显眼,也不当紧,拿下来就好。
梁婉儿在母亲的催促下下了车,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不敢移步。
王氏看着娇弱的女儿,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个孩子还是养的太过娇气了。
“婉儿别怕,你看那边那个小姐姐,年龄和你相仿,人家不是做的很好嘛,你和我一起过去帮忙。”
婉儿顺着王氏的手指看去,果然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姐姐正在给灾民发粥,每一个拿到粥的灾民,都对她点头弯腰的千恩万谢,客气的不得了。
好像确实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她的胆子大了一点。
“娘,那我去给那个小姐姐帮忙。”
王氏点点头,婉儿壮起胆子走了过去。
水瑶正忙着盛粥,一个怯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姐姐,我来帮忙。”
水瑶知道这就是梁婉儿了,她听力极好,虽然背对着马车,但刚才王氏母女两个的对话她听的一清二楚。
此刻她装作刚看见的样子,笑看着梁婉儿,小姑娘怯生生的看着她,面皮儿雪白,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水汪汪的透着天真。
看着这张脸,水瑶立刻明白王氏迫切要把她送到庄子里藏起来的心情,这种天真可爱且单纯之极的小白兔,要是给人做妾,估计活不了半年,就得被人欺负死。这也让她更加不耻梁满囤,枉为人父,这么一个可爱的女儿,竟然也舍得把她推入火坑。
姑娘家的友谊来的很快,一会儿的功夫,水瑶和婉儿就熟络起来。
看着女儿也开始在递过粥碗的同时和灾民学着水瑶的样子讲上两句暖心的话,在另一口锅前一边盛粥一边偷眼观看的王氏也放下心来。
今后的家中一定会有变故,自己不可能永远为子女遮风挡雨,不管儿子还是女儿,都得自己能立起来才行。
她看了看在另一边帮着张老四维持秩序的那个年轻英俊的后生,知道这两个年轻人应该是一起的,就是看不出来他们的来历,但是既然愿意出手相助,应该不是真娘那边的人。
王氏暗自盘算,一会儿等收了灶,一定得问清楚这两个人的底细来历,要是合适,她愿意多出些银子,让她们保护一下婉儿,这样,自己回城的时候也会更安心一些。
王氏正在心里盘算着,领粥的队伍里忽然出现了一阵骚动。抬头望去,只见水瑶和婉儿那边的队伍里出现了几个衣衫破旧肮脏的灾民,正在骂骂咧咧。
“凭什么只给我一碗粥?你们这些人施粥不过就是要收买个好名声,结果还分三六九等,看我们几个穿的破旧,就欺负人,真是岂有此理。”
一个皮肤黝黑,圆脸矮胖的汉子大声说道。
“就是,就是!欺负人。”旁边还有人附和。
婉儿已经被吓的瑟瑟发抖,不停的重复着,
“我没有欺负你,我给你打了粥的。”
“你这个小丫头,还敢说,我排了半天队,就给这么一碗稀粥,我这么大的一个汉子,你这么一碗稀粥怎么能吃饱,你这不是打着施粥的名号白赚好名声嘛。”
“就是,就是,既然想要好名声,就给咱们吃干粮,馒头包子拿出来!”
水瑶被气笑了,她轻轻把婉儿拉到身后,
“你还想吃馒头包子,你进城去问问,荆州城里的百姓一天的定量都不够吃馒头的,你不出一份力,在这吃活命的赈灾的粮,还想着挑拣干的稀的?你真的是受了灾的灾民吗?”
“你这死丫头,我怎么不是灾民,再说,我刚才明明看见你给前面的人半个馒头,怎么到我这儿就只有一碗粥。你看人下菜碟,厚此薄彼!”
水瑶听着这人的话,皱了皱眉,这人虽然生的黑粗,讲话却爱咬文嚼字,再看看他那张泛着油光的脸,基本可以断定,这人不是真正的灾民,是来闹事的。
她心中有了判断,但看着外围越来越多的人群,和已经开始变得混乱的队伍,知道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灾民的误会和不满。
正要讲话,一只手轻轻的按在了她的肩头,回头一看,王氏已经站在了她的身后,高声喊道:
“诸位乡亲,我是荆州城王家粮铺的东家,我知道大家受了灾,愿意拿出铺子里所有的粮食出来给大家,可我只有一间小小的粮铺,粮食有限,供不起大家吃干粮,请问大家,这是我的错吗?”
本来吵吵嚷嚷的人群顿时肃静了。
那几个闹事的不死心,
“喝粥就喝粥,你们为啥分三六九等?”
“馒头是我从城里带出来的,数量有限,刚才让大家排队的时候就说了,熬粥要干柴,我带着的柴草也有限,身体能够支撑的乡亲可以捡些干柴来,拿柴来的可以多领一碗粥,也可以换成半个馒头,凡是领到馒头的都是捡了干柴来换的,我刚才还看见背着幼儿的女人也抱了柴草前来换粮,这位叫嚷的最凶的乡亲,我看你四肢完好,身体敦实,既然嫌这粥薄,为什么不肯出些力气,去捡点柴草来换取干粮?或者索性弃了这粥,自己去荆州城做工换粮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