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识字不多,这封信写的歪歪扭扭,还画了一些图案,好在芸娘已经熟悉了莲花的表达方式,勉强算是看明白了。
“这孩子太倔强了,”
芸娘手捻着信笺,有些担忧的说,
“她说昨天那群人里面有她的仇人,还说这些人跟瑶瑶她们以前见过的那些会邪恶手段的符师有关系,她跟着那些人,一是为了报仇,而是她知道瑶瑶一直也很想将那个组织连根拔起,所以,她不会轻举妄动,不会儿轻易现身报仇的,她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印记,让我们办完事后可以回来找她。”
芸娘说着,将信笺递给景昭,让他看纸上的一朵小小的三瓣莲花。
“咱们现在怎么办呢?是先去京都还是去找回莲花?”
一向干脆的芸娘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从情理上来说,她不放心莲花一个小姑娘去冒险,但水瑶那边也很急,她们一路上收到过云放和景昊的留信,睿王如今一直在各种层出不穷的风险中奔波,如今边疆还有了异动,二人虽然所知不多,但也察觉到了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也许,整个东文都要起风波了。
景昭考虑了片刻,毅然道,
“我们按原计划进京,莲花虽然小,但一路走来,经历过不少事情,相信她不会冒进的,咱们早点办完事情,早点回来找她,不然,以她的倔强个性,就算是现在把她找回来,她也还是要跑的。”
芸娘也只好应了,虽然相处的时日不算太久,但她也知道莲花性子很是倔强,真的就如景昭说的那样,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是把她找回来,她也一定不会甘心的。
二人决定之后就不再耽搁,快马扬鞭的赶往了京城。
进京的那一天,正好水瑶的别院正式开府。
太康帝本想亲自到场给水瑶这个长公主撑撑面子,谁料水瑶根本就没打算办宴席。
“我本来就是个民间回来的,况且回来的时日尚短,在这京城里谁都不认识,何苦大张旗鼓的开府宴客?别人还得看在父皇的脸面上来我这里应这个虚礼,我看倒是没这个必要,何况我现在正全心全意的给母后调养身体治病,也没有精力去应付那些不认识的人。不如等母后的身体康复了,再办个庆贺的喜宴,到时候我在京中没准也有了一两个熟悉的手帕交,也不那么尴尬寂寞。”
太康帝现在对这个女儿是无所不应的,何况水瑶说的也入情入理,处处彰显至情至孝之意。
太康帝本人也是不爱张扬,勤俭朴素的性格,只是因为对女儿心有愧疚,才分外大方,如今见大女儿如此能干懂事,心中无形之中对东方秋月的所生的这一对儿女更看重了几分。
接着想到凌瑾现在还生死不知,不由得有些焦躁,他本来就担心凌瑾的安危,每每看见芷瑶就又更胜一筹,想着发妻躺在床上人事不知,瑾儿又下落不明,对芷瑶更加心生怜意。
而且从凌瑾失踪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虽然查到一些蛛丝马迹,判断瑾儿很有可能还活着,但却没有确切的消息,再加上也担心女儿责怪自己对瑾儿不上心,于是回到自己的书房后,立刻又把侍卫统领叫进来训斥了一顿,让他立刻再加派一队人去寻找凌瑾的踪迹。
于是,水瑶的别院开府的时候就只来了景家的一众小辈和端木渊,一群人关起门来吃吃喝喝。
景家这一辈加上景昊有七男三女,女孩子养的中规中矩的,六个男孩子倒是个个相貌不俗,看上去神采飞扬的。
若是单论相貌,倒是个个都比景昊卖相好些。只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若果站在一起,虽然景昊年纪最小,但行动间的气势却显得旁边的六个哥哥都透出一份稚嫩感来。
好在自己家的亲人在一起,景昊本就长得憨厚讨喜,为人随和,六个景家兄长自己也都没有觉察出这个从外面归来的弟弟有什么不一样,一应的生活起居,还对景昊颇为照顾,浑然不知这个最小的弟弟前几天的进京途中,手中了结了多少刺客的性命。只觉得他憨直可爱,讨论起诗书来,虽然谦逊,却能看出腹中颇有才华,几人还感叹景昭叔父虽然在外多年,但依然教子有方,景昊也没有失了景家读书人的本分。
一时间,兄弟七人其乐融融。
景家的三位姑娘有一个已经嫁为人妇,这次也从婆家赶来给水瑶送了贺礼,而且留下来陪着兄弟姐妹一起开宴。景家长房长子已经成亲,长嫂其实年纪也才二十有一,虽然膝下都已经有了孩子,但也兴冲冲的来了,此刻,正和自己的三个小姑子一起四处走着,看着别院的风景。
虽然老一辈都可以降低和皇室的牵连羁绊,用来避嫌,但却不限制她们这些小一辈子的跟长公主亲近,毕竟一回来就压安贵妃一头的长公主,虽然现在凌瑾势弱,可谁知道今后会发生什么呢。
因为都是自己家人,所以没有分席,只是开了两桌,男女各一桌坐着。看着一群的景公子,水瑶忽然想起那日郭婉儿丫鬟金柳口中提到的三公子,于是特意注意了一下长房的三公子景枫。
不看还好,仔细一看,水瑶发现,这三公子景枫竟然长得和景昭有些相似,皮肤白皙,身材颀长,头上的墨发简单挽了一个发髻,用顶青玉冠束着,一袭青衫,显得清俊儒雅。
水瑶再看看景昊,不由得心底发笑,这若是让外人来看这外貌,这景枫倒是比昊儿哥哥更像是景昭爹爹的儿子。只有她们这些人才能看出来,景枫脸上的那对大眼睛微微带些桃花眼的味道,精致好看,却没有景昭眼底的坚毅,而景昊酷似芸娘的圆脸上却有一对和景昭一模一样神情的眼睛。
正当水瑶想的出神的时候,一个小厮跑来传话,说门口有个姑娘给长公主送开府贺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