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你想多了,这孩子聪明机灵,记恩,也记仇,她就是单纯不想跟着回去,才这么说的!平常懂事得很,到陈家这几个月,他们一家人都可喜欢她了!”
因为是冬天了,天黑的也早,徐氏想留几人吃顿晚饭,也都没吃就各自回家了。
楚良夜和媳妇仍旧骑着马往县城去了。
路上,十月有些不解道:“你说陈家二老这么做都是为啥?若说对小姑好,是为了她和陈昌远一心过日子,也说得通,可是为啥对见娣那孩子也这么舍得花钱?我咋就没见过这样的人家呢!”
楚良夜把媳妇往怀里又圈了圈,思忖着说道:“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为了安小妹的心么!
小妹好几年没生养,往后也不知会不会有孩子,若是没有,那陈家人自然怕她心里不踏实呗。
好歹见娣是她带过去的,和她亲生的也没啥区别,如今孩子归了小妹,那往后她即便当真不生养,心里也踏实。
自然也有心思帮着陈昌远照看孩子,照看生意,他们二老不是也省心么。”
十月点点头,“你这么一说,还真说得通,那这陈家二老还真是少见的聪明人呢,看事一下就看到了关键的地方。”
“那是自然了,没这份眼光和胸襟,买卖能干的那么大,日子能过的那么好么?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他们真心对小妹,就小妹的心性而言,往后只会对陈昌远更加死心塌地!
这陈家二老还真就不是一般人呢!
不过,我这会儿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哦,啥事?”
“你说,见娣那孩子,之前到底认不认识耗子药?”
十月一听这话,头皮都发麻!
“你,你啥意思啊!你别吓我啊!”
楚良夜摇摇头。
“我不是吓你,可是联合今天小妹说的,我总觉得那孩子也就是看着小,内里心性怕早不是一个孩子那么简单了!
不然,怎么和陈家的二小子也处的那么好,在陈家那么得人喜欢?
要知道,以她尴尬的身份,当初小妹和陈家议亲的时候,若是她和人家的孩子一个处不好,很有可能这门亲事就黄了!
又不是小妹亲生的,人家陈家咋可能随意让一个外人跑他们家,去欺负人家的金孙?”
“那,你是说,你是说王海生之死,是,是孩子…”
十月顿时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总觉得越想越吓人!
“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说这孩子怕是内里已经十分懂事了。”
再说一转眼,便来到了新年。
粮铺里早放了年假,楚良夜自是要回去和老爹老娘吃年夜饭的,只是十月这边儿反倒比平时忙了,一直忙到了戌时过,才算是安生,险些就将脚底板给踩平了。
不过十月忙到什么时候,楚良夜便在外头等到了什么时候,然后才驮着疲惫的媳妇往半山村跑去。
其实十月自然是不愿意去的,以她的意思,还不如二人在楚良夜自己的那个小院儿吃顿锅子,也算是吃年夜饭了,清清静静的多好。
不过她也知道她男人孝顺,哪怕家里连番闹事,他还是惦记着。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也不能总不回去看望公婆。
路上,楚良夜怕十月睡着了,便没话找话。
“你们老板娘给你们红包没?”
“给了。”
“给了多少?”
“二两。”
十月真的是又困又累,一点儿不想说话。
“我有五两呢,是我们铺子里最多的一个,还是我们东家夫人亲自给我的。”
十月蹭就精神了!
“啥意思?你们东家夫人,是看上你了,还是她闺女看上你了?别不是招你去做东床快婿吧!”
“你个小妖精,你这张小嘴还真是够气人!你还是睡吧,到家了喊你。”
十月遂靠着楚良夜的胸膛迷迷瞪瞪的睡过去了。
到家的时候,家里早就把年夜饭做好了,果然在等他们俩个。
饭菜也很丰盛,连鱼带肉的,总共八个菜,可是不少了!
见这二人回来了,楚老头大手一挥,这就开席了。
如今二人的身价不一样了,魏氏也不敢像从前一样,凡事都和十月攀比。
眼见她胡乱吃了几口,给二老敬了酒就跑去徐氏屋里睡觉去了,也是敢怒不敢言。
楚良夜觑着嫂子的脸色,也没当回事,只管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两个侄子各自分了,这才换来魏氏一个好脸色。
楚婆子看着那小小的红包,端着饭碗也是没滋味。
话里有话道:“你们都有本事,都出息!你们发了,迎辉娘俩也发了,临了临了,就我们在家的这几口子穷的叮当响,还日日靠着老天赏饭吃呢。”
不待楚良夜说话,楚老头就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但凡我娶个明事理的婆娘,我的儿女也不会过得今天这么七零八落,东一个西一个的,你还敢抱怨!要不是看你年纪一大把,我早把你个败家破业的老婆子休了!
你细想想,哪回作妖没有你?哼!”
楚婆子也不反驳,抱着饭碗就开始想二儿子。
自从知道他高中以后,楚婆子做梦都是二儿子回来接她去享福,只是也不知这人到底哪儿去了。
魏氏看着吃饭的俩儿子,也怏怏不乐的嘟囔道:“也不知招娣在罗家过得咋样了,初二也该回来了。”
一提楚招娣,楚家人齐齐的开始犯愁,好好的一个闺女,结果嫁个男人,身子骨还有问题,换成谁能不闹心。
结果怕啥来啥,年初二,魏氏抻脖子等了一天,楚招娣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魏氏就不明白了,罗家大家大户的,又不是走不起,怎么隔着百八十里的,竟然不叫新媳妇年初二回娘家?这怎么也不像书香门第干出来的事儿!
何况自家姑爷还是读书人呢,应该更加明事理才对!
魏氏越想越多,就坐不住了,趁着楚良夜在家,便求到了楚良夜头上,想让他跟着一块再去五丰县看看。
楚良夜也暗恨这对做爹娘不省事,早说了把孩子接回来,他们偏不让,如今又提心吊胆的不放心。
可是这事确实也是家里的一块心病,楚老爷子也大为挑理,觉得罗家太没有礼数。
本以为孙女嫁了这样的人家,不说家里跟着沾多大光,可好歹也能长点儿脸面,结果却是这么不声不响的。
楚良夜无法,年初五,便和楚长福又往五丰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