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作为一名有着四年AI使用经验,且作品能输出至全球220个国家的技术艺术文化工作者,我对AI的力量有着深刻的认知与切身体会。然而,正是基于这份深入的了解,我想诚挚地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过早接触和使用AI。
孩子的成长,是一段需要精心雕琢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如同基石,支撑着他们未来人生的大厦。当孩子面对一道数学难题,或是思考一篇作文的立意时,正是他们大脑飞速运转、思维不断拓展的关键时刻。若此时借助AI迅速得出答案,看似高效,实则剥夺了孩子在探索中磨砺思维的机会。就像小鸟未经风雨洗礼,便难以练就强健的翅膀。独立思考让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在不断试错中积累经验,这种能力是他们在未来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立足的根本。
同时,人性道德的塑造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孩子在与他人的互动、在生活的点滴中,逐渐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学会关爱、尊重与包容。这一过程是在真实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中完成的。AI虽然能提供海量信息,却无法给予孩子真实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机会。当孩子面对摔倒的老人,是选择上前搀扶,还是冷漠离开,这一抉择背后所蕴含的道德考量,是AI永远无法替代孩子去经历和领悟的。
过早依赖智能产品,会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懒惰。他们习惯了伸手即得的答案,而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考。长此以往,大脑的思考能力会逐渐退化,如同久未使用的机器,生锈老化。而且,过度沉浸在虚拟的智能世界里,孩子可能会忽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冷漠、孤僻,缺失基本的人文素养。一个只懂得与机器对话,却不懂得与他人共情的孩子,即便拥有再多的知识,又怎能在社会中收获真正的成功与幸福呢?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而所谓的“出息”,绝不仅仅是成绩优异或是掌握先进的技术。真正有出息的孩子,是那些拥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保持清醒判断的人;是那些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心怀仁爱与正义的人。他们懂得尊重生命、关爱他人,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为社会贡献力量。
或许有人会反驳,AI也可以作为教育工具,引导孩子学习。不可否认,AI确实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这与孩子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是两码事。例如,在线学习平台上,AI可以为孩子提供详细的课程讲解,但孩子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非主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这就好比喂食与自己觅食,前者虽能让孩子获取养分,却无法培养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在艺术创作领域亦是如此。AI绘画、音乐创作工具能迅速生成看似精美的作品,但孩子失去了通过自己观察、感悟生活,用画笔和音符表达内心世界的机会。艺术创作本就是一个自我探索与表达的过程,过早依赖AI,孩子将难以体会到创作的艰辛与乐趣,更无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让我们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然的成长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世界、思考问题、感悟人生。别让AI过早地介入他们的成长,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塑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