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贾强的权衡
贾强回到乡政府后,秀芳那成熟妩媚的身姿,便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在他脑海中反复铺展,挥之不去。夜幕降临,他躺在冷清空荡的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贾强已届不惑之年,这些年来,每周他都会回到县城,与那位在官场素有“冷面寡妇”之称的林副县长相聚。
林副县长的丈夫身为市府官员,因工作性质特殊,长期异地,且两人夫妻关系冷淡。林副县长虽已年过半百,往昔冷艳的气质犹存,然而岁月终究是无情的,在她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皮肤不复往日的紧致,身姿也少了曾经的曼妙。
在外人眼中,林副县长永远是一副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可在贾强面前,她却热情似火。只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贾强对这份感情,更多的是出于对林副县长背后权势的倚仗。毕竟,在仕途的征程上,他是林副县长一手提拔的,林副县长的支持对他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基石。
而如今,年轻且风情万种的秀芳闯入了他的生活,恰似干柴遇见烈火,瞬间点燃了贾强心中那沉睡已久的激情与渴望。与林副县长相处时,贾强更多的是在权衡利弊,考量这段关系对自己仕途的助力。
但面对秀芳,他却萌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这种情愫如同春日破土的新芽,愈发茁壮,甚至隐隐有了想要娶秀芳的念头。他深知,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又怎肯轻易错失?
然而,林副县长在他仕途上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让贾强不敢轻举妄动。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周末,他还是如往常一样回到了县城。
与林副县长度过一段缠绵缱绻的时光后,贾强半躺在床边,装作不经意地开口说道:“林姐,我最近一直在思索咱们棠梅镇的发展大计,尤其是在养殖业方面,我琢磨着树立一个典型,以此好好带动乡里的经济发展。可现在遇到个大难题,就是咱们镇里的路实在太差劲了。”
林副县长微微抬眸,眼神中透着一丝慵懒,却又饱含关切,轻声说道:“修路可不是件小事,说说你的想法。要是能做出成绩,对你日后在政坛的发展大有益处,我也能更好地助力于你。”
贾强心中一喜,赶忙接着说道:“林姐,棠梅镇现在的路坑洼不平,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的运输。要是能把路修好,那对发展养殖业以及整个乡镇的经济,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我发现镇里有几个年轻的留守妇女,像蒋秀芳她们,创业热情极高,已经把养鸡场建起来了,规模还颇为可观。路修好了,对她们的帮助可就太大了,说不定能成为咱们乡镇的创业典范呢。”
林副县长轻轻皱了下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修路绝非易事,资金和审批都得花费一番功夫。不过既然你有此想法,我可以帮你想想办法。你先把具体的修路方案和预算做出来,趁着国家实行乡村村通政策的东风,我去和相关部门协调协调。”
贾强连忙点头,脸上满是感激之色,顺势将女人温柔地抱在怀里:“林姐,太感谢您了。我一定全力以赴做好方案,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我想着要是能把这养殖典型和修路的事情办妥,不仅能为咱们县增光添彩,对您的政绩也是锦上添花,以后我跟着您,也更有底气为您效力了。”林副县长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县城回到棠梅镇后,贾强立刻全身心投入到修路方案的准备工作中。他心里暗自盘算着,正好可以借着了解秀芳她们养鸡场对道路需求的名义,名正言顺地与秀芳接触。
贾强得知秀芳离婚后,搬到林场与杏儿、李富贵一同居住。他心中一动,娶秀芳的想法愈发强烈。又想到县里的李富贵与三爷是交情深厚的兄弟,而自己与三爷平日里也有些往来,便心生一计。
这天,贾强寻了个机会,把荆县三爷请到了办公室。他热情地给张三虎递上一根烟,神情严肃地说道:“三爷啊,您在咱县里人脉广泛,消息灵通。我听说袁家那个蒋秀芳离婚后,去林场借居,生活着实不易。我呢,对秀芳心生好感,有娶她的想法。您也知道,我不太好直接出面,您和李富贵关系那么铁,能不能麻烦您让他去探探秀芳的口风,就说我想和她认识认识,看看她是什么态度。”
三爷接过烟,点燃后深吸一口,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不过很快便恢复了平静,说道:“贾乡长,您这想法可真是让我意想不到。不过既然您开了口,我肯定竭尽全力去办。蒋秀芳确实是离了婚,如今在林场那边独自生活。我找个合适的时间跟李富贵说说,让他去试试。”
贾强满意地点点头,亲切地拍了拍三爷的肩膀:“那就拜托您了,三爷。这事儿要是能成,我绝不会忘了您的帮忙。要是蒋秀芳那边有任何想法,您务必第一时间告知我。”
三爷把烟掐灭,站起身来,态度诚恳地说道:“贾乡长,您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三爷多机灵的人,他是林县长的人,而且贾强这小子可是个潜力股。这事办好了,自己以后生意上肯定是帮助不小。
之后,贾强在推进修路方案的过程中,巧妙地让秀芳参与到一些与政府对接的事务当中,让秀芳切实感受到他对自己养鸡场事业的大力支持。
同时,在林副县长面前,他也适时地汇报秀芳等人创业的艰难与努力,着重强调自己是为了扶持当地产业,才与秀芳有工作上的接触。
林副县长听了贾强的汇报,虽然心里对贾强与秀芳的接触略有在意,但看到贾强确实是在为了乡镇发展和自己的政绩尽心尽力,也就没有过多追究。
贾强则一边继续讨好林副县长,在一些工作决策上顺着林副县长的心意,让林副县长感受到自己的忠诚;一边又对秀芳关怀备至,在修路等事宜上为秀芳的养鸡场争取诸多便利,从而慢慢赢得秀芳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