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
怀庆跪在帝王跟前,一五一十的把齐王府一行的点点滴滴全盘托出。
“父皇,儿臣不能为父皇分忧解难,更不能帮皇兄出力献策,自己手里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听说齐王叔封地富庶,粮草充足,这才灵机一动,向齐王叔借了三十万担粮食,又听香玉郡主举荐那穆兰亭受王叔资助培养,想来是一个可靠能用的,所以才让穆兰亭负责把粮食送给皇兄。”
“儿臣也不知道这三十万担粮食有多少,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儿臣是用自己的私章跟王叔借的,儿臣必当自己还。”
“只是回来之后,儿臣攒了攒私产,拢共还买不到五万担粮食,这才想着怕闯了祸,到时候还不了王叔的粮食,有损父皇盛名,前来请罪。”
怀庆一副祸已经闯了,要杀要剐但凭皇上处置的摆烂样。
反正她是公主,皇帝是老子,公主闯祸老子收拾,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更何况,公主这也是好心。
虽说出发点是帮太子,但是这粮是用在赈灾上。
这也算是公主的初心。
皇帝看着怀庆公主,神色莫名。
怀庆真是胆大包天,三十万担的粮食,她说借就借了。
可是,三十万担粮食,户部一直哼哼唧唧嚷嚷着没有那么多粮食。
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怀庆给解决了。
当然,帝王根本不会怀疑齐王不会借粮给怀庆。
毕竟,怀庆公主御前请罪的传闻估计已经传遍了整个京都。
怀庆向齐王借粮一事已经到了帝王跟前,也算是过了明面。
齐王就算不借那也得借。
“你好大的胆子,借粮的时候可有想过还?你什么时候还?用什么还?”帝王佯装震怒,连声追问。
“父皇,儿臣知道错了,儿臣要是知道三十万担要那么多钱,儿臣当时就只借三万担了,可是……”怀庆一脸无辜模样,有为自己的无知懊恼,也有身上背着这么大一笔巨债无措的表情。
“儿臣借都借了,总不可能跟王叔说儿臣出尔反尔,不借了吧,这儿臣的脸往哪儿搁?”
“再说了,儿臣丢了脸,到时候丢大脸的还不是父皇吗?”
怀庆也知道自己说这话太让人生气了,声音越说越小,到最后,头都不敢抬了。
“到时候,了不起儿臣把公主府卖了,搬回宫里住,再给舅舅要点,舅母要点,外祖母要点,父皇赏点,我把债还上。”怀庆一副把颜面放在屁股下不要了的豁出去的姿态,帝王真是气笑了。
他不知道,自己竟然养了这么一个混不吝的女儿。
她还真知道薅?
国舅府数着人头薅,她还真是敢说。
“再说,儿臣借条忘了写日期,儿臣可以慢慢还。”听听这不要脸的话,帝王直接把手边的茶盏砸了个稀碎。
“皇上息怒,长公主这不也是为了替皇上分忧吗?这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情,公主也不是不还,这不是来找皇上想办法吗?”内侍太监福禄赶紧让人收拾残局,一边低声劝着帝王。
“京郊不是有片地,户部刚收回来吗?皇上不如给了公主殿下,只要公主殿下认真治理,自然有生息,到时候不就能按时……额……还上齐王的债了。”福禄说这话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
哪有借条不写日期的。
真够……无耻的。
只是,他可不敢说。
更何况,帝王看似大怒,实则说不定多赞许呢。
公主殿下自小不食人间烟火,这三十万担粮食都不知道是多少?所以临时起意写个借条,忘了日期也是情有可原。
这债就是笔糊涂账。
就算长公主这辈子不还,齐王也没有办法。
毕竟,公主认账,只是一直在凑,再说不管什么时候还,那也是合理的。
“混账东西,真是丢老子的脸!”帝王无奈,咬牙骂道。
“你自己闯下大祸,自己去收场,要是敢让朕在天下人面前失了颜面,你给朕把皮绷紧了。”一边嫌弃,一边还是听取了福禄的建议,把京郊外近千亩的土地给了怀庆。
怀庆一边垂头丧气的出了宫,一边派人重新给齐王府送了借条,一张标明了还款日期的借条,为期五年。
齐王爷看着手中的借条,那是百般滋味在心间,五味杂陈。
他本打算按批次给粮食,毕竟这借条写的也太潦草了。
当然,他也没有想过公主殿下会还这粮食。
只是现在,看着日期清晰的借条,再听听从外传来的关于帝王怒斥长公主,并且还给了公主土地,让公主自力更生还债的消息。
“父王,这是不是帝王的意思?”世子齐枫看了看四下无人,小声的问。
怎么看都感觉是帝王和长公主父女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皇上拉不下这个脸。”齐王也有所怀疑,只是对于当今帝王,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看来看去,应该就是怀庆公主临时起意,后头帝王将计就计。
“那这怀庆公主?”如果真是怀庆公主自己所为,那么这心机也太可怕了。
毕竟,这样的公主,让人防不胜防。
可是要说怀庆公主心机可怖,这手中换了又换的借条,又让人啼笑皆非。
“枫儿,你觉得这怀庆公主怎么样?”齐王脑子一转,突然看向世子。
齐枫也早就到了成婚的年纪,这些年一直各种原因耽搁了。
他们齐王府娶个公主还是可以的。
之前是想着不站队,所以没想过娶公主。
“不行,不行,我们还是不沾皇室的好,你也老大不小了, 我会让人你母亲仔细斟酌,也该把你的亲事定下了。”齐王一想到,若是齐枫娶了怀庆公主,不可避免的就站在了东宫身后,这不行。
也不是他们想要从龙之功,只是当今太子真的是……
资质有限。
齐枫一愣之后,脑子里不由浮现关于怀庆公主的种种传闻。
自己摇了摇头,但是不知不觉间,怀庆公主已经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