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御前走了明路,有了奉旨还债的虚名。
怀庆公主光明正大的开始了招贤纳士的步伐,为的就是最短时间内,让皇帝给她的土地长出东西,产生价值。
这其中涉及多少人?多少环节?
怀庆公主从兴致勃勃的面凭,到后头的生无可恋。
最后直接龟缩在公主府,把人都交给杨毅去甄选。
还是国舅府看不过去了,拨了一个管事过去,连人带身契一起送过来的。
话说不管的帝王也是忍无可忍的从户部调了几个“农正”过去协助,他这个做老子的总不能真看着怀庆公主眼巴巴看着一块地颗粒无收吧。
到最后这债务要是还不了,还不得他这个老子来还。
磕磕绊绊、踉踉跄跄、缝缝补补,公主府的农司所总算搭建起来了。
一番筹备下来,非但没有分毫收入,反倒是垫进去了很多。
听说怀庆公主看着变卖的各种珍宝,欲哭无泪。
听说国舅府的老祖宗都心疼坏了,打算用贴己帮补外孙女。
只是被圣上劝退了。
求助无门的怀庆公主索性换了一身短襟布衣,吃住都留在了农司所里,大有一副不出成绩不回府的架势。
好多人都在暗戳戳的等着看公主的笑话。
怀玉公主更是早就恨不得跑去看笑话去了。
要不是被沈大人交代了,贵妃让人死死的拴住了怀玉公主。
估计她早就去了。
沈大人怕的是,怀玉公主这个时候去,不是自寻死路吗?
怀庆公主正在为债务抓头呢,现在正四处找冤大头呢,怀玉撞上去不是自投罗网吗?
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先把怀玉留住,别让她拢边。
当然,怀玉公主用心尽力的情况下,京城里的慈幼堂也卓有成效。
眼看年关将至,天寒地冻,这慈幼堂几乎是人满为患。
也因为亲力亲为,所以怀玉公主和香玉郡主在京城里也收获了一大波的好名声。
这和正等着被人笑话的怀庆公主,可谓是一个天一个地。
但是真正接触权力核心的人们,反倒对这位怀庆公主多了几分留意。
怀庆公主和农正们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虽然步调一致,但是更多的是表示人在。
就算她不去干活,就算她待在屋子里睡觉,那工作效率也是跟她不在不是一个概念。
这个她是懂的。
现在的她可没有时间来浪费,更没有多余的成本来糟蹋。
小雪至,皇帝给的土地总算是完成了耕犁。
忙活了一阵的农司所也有了短暂的松闲,怀庆好似突然想起来去验收怀玉公主的劳动成果。
“齐王府的粮食已经调配了两万担,粮食都已经送达太子手里,也交由徐公子安置。”杨毅适时的给出了怀庆想要的信息。
“粮食的质量呢?”怀庆双手端着热乎的姜枣茶,再次感叹自己的人手匮乏。
杨毅要管着荣溪府的外围,现在又加上各种要操心的事情,确实为难他了。
“大多是糙米。”杨毅心头一颤,他疏忽了。
虽然他已经很留心了,但是更多的数据他确实没有掌握。
“以后调配的粮食,随机抽取一百担,算出粮食比例。”怀庆并没有因为杨毅的疏忽而大发雷霆,只是她心头还是有些不爽。
一个是自己的无人可用。
另一个是穆兰亭的敷衍。
借了三十万担粮食,到时候怀庆要用什么品相的粮食还齐王府?
如果折算价格的话,那么应该是以哪种品级的粮食折算?
这其中弯弯道道,水深的很。
怀庆承认自己不是好人,但是也不容他人算计。
“是。”杨毅躬身领命,虽然公主没有责怪于他,但是他这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这本该是他想到的问题,而他疏忽大意了。
最终还是公主提醒指点,他终究还是欠缺……
“皇姐,你的地弄完了?”正在怀庆苦闷的时候,怀玉清脆的声音已经响起。
“殿下”香玉郡主尾随其后,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怀玉,皇姐有难,身为皇妹的你应该不会视而不见的吧?”怀庆放下手中的杯子,亲自为怀玉公主倒了一杯姜枣茶,同时也为受宠若惊的香玉郡主倒了一杯。
怀玉一挑眉,防备心皱起。
怀庆不会是想借钱吧?
之前母妃就问过她,若是怀庆给她开口借钱,她借还是不借?
她总觉得不可能,怀庆什么人啊?
她怎么可能放下面子给自己借钱?
看着怀庆的一脸愁闷,难道她真要跟自己借钱?
借还是不借?
“怀玉啊,你也知道父皇给了我一片地,那地除了粮食也种不了什么,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地都适合种粮食,还会有些蔬菜瓜果,你慈幼堂也得提供吃的喝的,皇妹哪儿买不是买,要不照顾照顾自家姐妹,我给你供菜,你按照市价给我就行?”怀庆一副好商好量的姿态,她可没有提借钱的事情。
“皇姐已经有收成了?”怀玉很是意外,怀庆的收获这么快!
她都有些惊叹了。
“粮食有啊,怀玉,我现在只要有钱,你想要什么,我都有。”怀庆一把握住怀玉的双手,双眼殷殷的看着怀玉。
怀玉本该享受这份来自怀庆的示弱,可是看着那波光粼粼的双眸,她到了嘴边的嘲讽怎么也吐不出来。
当然,拒绝的话也说不出来。
香玉郡主只是看着,看着怀玉是如何在怀庆公主的攻势下,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落下自己的私章。
看着怀玉公主又是傲娇又是懵懂的推过一个匣子,香玉郡主只能垂眸视若无睹。
若不是全程陪伴,香玉都要怀疑怀玉公主被下了迷魂药了。
当然, 若是怀庆公主用那种自己会是她所能企及的救赎的视线看着,估计她也抵挡不住。
幸好,幸好,自己不用面对。
此刻,好似对于穆兰亭甘愿俯首领命的举动有了真切感受。
都不用隔天,姐妹俩还在一品居呆着呢,粮食已经送进了慈幼堂。
当场打开粮食,由慈幼堂的管事定下粮食的品级,按照价格,登记造册。
不用之前安排的抽取,这么一转手,怀庆已经掌握了粮食的品级和比例。
同时还收到了来自徐林元的粮食品级登记记录。
当然,徐林元的精准些。
但是和怀庆这一转手的误差也不大。
三方登记,到时候这三十万担粮食的好次都有了记录。
只是……
希望齐王府不要让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