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深秋,王家村被一层薄雾笼罩着,村口的泥路因连日阴雨变得坑洼不堪,仿佛是大地的皱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村民的艰辛。这个偏远的小村庄,像是被时代遗忘的角落,破旧的土坯房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坡上,炊烟在潮湿的空气中艰难升起,又迅速被风扯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薛盟与震友前的悍马车就是在这样一个阴霾的早晨驶进了王家村。车轮碾过泥泞,发出沉闷的声响,惊起了路边几只瘦弱的鸡,它们扑棱着翅膀,发出几声无力的抗议,随后便躲进了更为破旧的篱笆后。
村长孟德亮早就在村口等候,他眯眼看着那辆在泥泞中依然显得威风凛凛的悍马车,心中暗自盘算。车价昂贵,来者不凡,这或许是王家村脱贫的转机。他搓了搓手,脸上挤出几分笑容,迎上前去。
“二位老板,远道而来,辛苦了。”孟德亮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讨好,几分期待。
薛盟推开车门,一身笔挺的西装在灰蒙蒙的村庄里显得格外扎眼。他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目光最后落在孟德亮身上,伸出手:“孟村长,久仰大名。我是薛盟,这位是震友前。”
震友前从副驾驶下来,身材魁梧,脸上带着几分不耐烦,显然对这样的乡村环境感到不适。他简单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薛总、震总,里面请。”孟德亮引领着两人向村委会走去,心中已有了计较:这两位老板,怕是来者不善,但无论如何,王家村太需要一笔资金来改善现状了。
村委会是一间简陋的砖房,墙上挂着褪色的毛主席画像,一张破旧的木桌旁,村民代表东子正焦急地等待着。见薛盟二人进来,他立刻站起来,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东子,给二位老板介绍一下咱们村的情况。”孟德亮吩咐道。
东子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王家村的困境:土地贫瘠,收成微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他的话朴实而沉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挤出来的,充满了无奈与渴望。
薛盟听得认真,偶尔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明白,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机会——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土地,然后在未来某个时机高价转卖,或是进行其他“开发”。
“孟村长,东子兄弟,我们愿意帮助王家村。”薛盟终于开口,语气诚恳,“我们可以购买你们村东头的那片荒地,价格嘛,就按市场价来,绝不让你们吃亏。”
村民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东子更是激动得差点站起来。然而,当他听到薛盟提出的“市场价”时,心中却泛起了一丝疑虑。他知道,这个价格虽然比他们预期的要高,但在这片土地上,所谓的“市场价”其实并不高,尤其是对于薛盟这样的外来者来说,更是低得可怜。
“薛总,能不能再涨点?”东子试探性地问道,他是真心想为村民们争取更多的利益。
薛盟笑了,笑得温和而坚决:“东子兄弟,我们也是有成本的,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而且,我还可以承诺,土地转让后,我们会无偿租借给村民们继续使用,直到你们找到更好的出路。”
这句话像是一颗定心丸,让村民们心中的疑虑瞬间消散。他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东子虽然仍有不甘,但在薛盟的“诚意”和村民们的期待下,最终也只能妥协。
交易进行得出奇顺利。村民们迅速交出了地契,双方一同前往县城的律师事务所办理了手续。震友前从黑色的手提箱里拿出一沓沓现金,村民们眼中闪烁着贪婪和满足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薛盟和震友前的“诚意”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合谋隐瞒了这笔交易的真实性质,防止政府介入,因为他们的土地用途远非表面那么简单。那片荒地,在他们眼中,是未来的金矿,是资本渗透乡村的桥头堡。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薛盟的生活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他拜访了华淑家,那是一座位于市中心的别墅,装修豪华,与王家村的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华淑的家庭背景复杂而优越。父亲韩匡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温婉贤淑,姐姐华欣则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华淑因高考失利正在复读,性格娇纵却深受家人宠爱,与姐姐华欣的关系尤为亲密。
薛盟提着水果,按响了门铃。门很快开了,是华淑亲自来迎。她穿着一件粉色的睡衣,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脸上带着几分慵懒和期待。
“薛盟,你来了。”华淑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薛盟微笑着点头,心中却泛起一丝涟漪。他没想到华淑会亲自开门,更没想到屋内还有华欣在场。
华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杯红茶,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薛盟。她的存在让薛盟感到一丝紧张,他明白,这位姐姐可不是好惹的。
“薛盟,听说你最近在做一笔大生意?”韩匡清从楼上走下,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薛盟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韩叔叔,只是些小投资,不足挂齿。”
“小投资?”华欣轻笑一声,“薛盟,你可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有些投资,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她的话意味深长,薛盟知道,华欣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他赶紧转移话题,与韩匡清聊起了生意场上的琐事,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
然而,华淑却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她依偎在薛盟身边,不时插话,语气娇蛮却充满依赖。薛盟能感受到她的好感,但他也清楚,这种好感在复杂的家庭背景下,可能会成为他未来的绊脚石。
晚餐时,华淑的爷爷也出现在了餐桌上。他是一位威严的老人,虽然年迈,但眼神依然犀利。他简单地询问了薛盟几句,便不再多言,但薛盟能感觉到,这位老人对他的到来并不完全满意。
饭后,薛盟告辞离开。华淑送他到门口,眼中闪烁着不舍的光芒。
“薛盟,你还会再来吗?”她问得直接而大胆。
薛盟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当然,华淑,我们是朋友嘛。”
他转身离去,心中却五味杂陈。华淑的单纯和依赖让他感到温暖,但她的家庭背景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知道,这段感情,注定不会平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家村的土地交易逐渐显露出其隐藏的矛盾。村民们虽然拿到了现金,但他们对土地的依赖却并没有减少。薛盟承诺的无偿租借,虽然暂时缓解了他们的困境,但长期来看,却让他们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权。
而薛盟和震友前的真实目的也逐渐浮出水面。他们开始在荒地上进行秘密勘探,试图寻找地下资源。他们的行为引起了村民的怀疑,但每次都被他们用“土地开发”的借口搪塞过去。
与此同时,薛盟与华淑的关系也在暗中发展。华淑对薛盟的依赖越来越深,她开始频繁地约薛盟见面,甚至不顾家人的反对,偷偷跑出家门与薛盟约会。
华欣对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明白,薛盟并非华淑的良配,他的野心和复杂性,可能会给华淑带来无尽的伤害。她试图劝说华淑,但华淑却充耳不闻,甚至因此与姐姐产生了矛盾。
韩匡清和爷爷也对薛盟的身份和目的产生了怀疑。他们开始调查薛盟的背景,发现他与震友前的交易并不简单。韩匡清试图警告薛盟,让他远离华淑,但薛盟却以“真爱”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时代的背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90年代的经济萧条逐渐过去,新的机遇和挑战接踵而至。王家村在资本的渗透下,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宁静和淳朴,而薛盟和华淑的感情,也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薛盟站在城市的霓虹灯下,望着远方王家村的方向,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条危险的道路,但前方的诱惑实在太大,让他无法回头。而华淑,就像是他心中的一道光,让他既渴望又害怕。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薛盟已经能预感到,这将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道路。他只能祈祷,自己能够在这条路上找到真正的归宿,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