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绥巡抚钱守庸这段时间,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一入冬,三千蒙古鞑子便攻破白羊隘悍然入寇,保安县瞬间被围,局势岌岌可危,他急忙命令李明前往救援。
好在没过多久,好消息接踵而至。李明如同神兵天降,接连发来捷报,不仅及时解了保安县之围,还一举消灭了大量鞑子,斩首六百多颗货真价实的鞑子首级。紧接着,五百多俘虏被押送而来,其中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乌兰格格,只是她看起来萎靡不振,钱守庸见状,心中也没多想,只当是被俘虏后的正常反应。可谁知,这事儿后来差点成了京师一个大笑话。原来,乌兰他们一路跋涉到了京师后,在礼部尚书杨鹤的主持下组织了一个盛大的献捷仪式,崇祯在京师百姓面前有了面子,笑得合不拢嘴。然后乌兰就被关在了刑部大牢,这一关就是好几个月,说要到秋后问斩。结果,乌兰的肚子在这几个月里就慢慢大了起来,这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龌龊事就不知道了,反正古代监狱尤其是女监都是很黑暗的,详情可以自己去网上查资料。等到秋后开刀问斩时,乌兰给整了个大活,现场生出了个死胎,这事儿立刻成了京师的爆炸性新闻。这事儿不知怎么的就传入到了崇祯皇帝的耳中,皇帝陛下大怒,下令锦衣卫彻查此事,严处肇事者。结果因为整个过程中经手人太多,环节太多,黑幕也多,坊间传闻说献捷当晚就有几个有特殊嗜好的勋贵子弟在乌兰的牢房折腾了一晚,吓得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急忙向崇祯密报,崇祯那是气得和李明得知手下的龌龊事儿是一样的表情,发了一通脾气后瘫坐在龙椅上良久无语,最后这事儿只能不了了之。
而后,延绥镇境内其他营头也纷纷传来斩获鞑子首级的消息,有的只有寥寥几颗,有的则有几十颗。钱守庸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不过是李明击溃鞑子主力后,那些战兵、卫所兵在附近捡漏,打死些鞑子溃兵,趁机捞取军功罢了。但他并不在意,反而觉得这是个邀功请赏的好机会。
钱守庸当即安排李师爷奋笔疾书,撰写捷报,分别呈递给朝廷以及三边总督练国事。并安排人将乌兰和俘获的几个蒙古千户、百户以及缴获的破烂旗帜一起押送京师献捷。在捷报中,他极力夸大自己的指挥之功,将这场胜利描绘成自己精心布局,指挥李明等各部合围,从而成功歼灭鞑子骑兵的辉煌战绩,把自己吹嘘成了这场战役的核心人物,只等朝廷的升赏。
正当钱守庸沉浸在对加官进爵的美梦里时,一则消息突然传来,参将李卑在年前腊月二十六操劳过度,在营中处理公文时突然吐血而亡。钱守庸听到这个消息时,正端着茶盏准备喝茶,动作瞬间僵住,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这怎么可能?李卑正值壮年,怎么会突然……”他喃喃自语,茶盏中的茶水微微晃动,溅出几滴打湿了桌案。
李卑在军中也算有些威望,他这一死,军中必定有所震动。钱守庸心里清楚,李卑手下还有不少亲信和旧部,如何安抚这些人,又该让谁来接手李卑的位置,成了摆在他面前的新难题。他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原本因胜利而放松的神经,此刻又紧绷起来。他深知,在这复杂的官场和军队局势中,任何一个变故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他必须谨慎应对,才能保住自己如今的地位和即将到手的功劳。思量片刻后,他长叹一口气,决定亲自前往李卑灵前祭拜,以安其旧部之心。
数日后,钱守庸带着厚重的祭品来到李卑府邸。灵堂内,白幡飘动,哀乐低回,李卑的棺木停放正中,其上覆盖着白布。钱守庸缓缓走到棺木前,神色凝重,恭敬地行了三拜九叩大礼,随后献上祭品,又烧了些纸钱,动作缓慢而庄重。
祭拜完毕,钱守庸转身,看到李卑的儿子李逸风二十多岁,面容憔悴,正跪在一旁守灵。他走上前,轻轻扶起李逸风,和声问道:“贤侄,节哀顺变。你父亲一生忠勇,他这一走,实乃军中大憾。我此番前来,一是吊唁,二是想问问,你可有意接手你父亲的营头,继续保家卫国?”
李逸风闻言,眼眶泛红,再次跪地,声音带着哭腔说道:“钱大人的好意,逸风心领了。只是父亲骤然离世,我悲痛万分,自觉才疏学浅,实在没有父亲那般能耐统领营头。如今,我只想回家,为父亲守孝,尽一份为人子的孝心。”说罢,他重重地磕了个头。
钱守庸听后,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忖,李逸风还算有自知之明,倒也省了他不少麻烦。他伸手扶起李逸风,温言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勉强你。你且安心守孝,若日后有任何难处,尽管来找我。”
从李卑府邸出来后,钱守庸便叫来李师爷研究安排李卑旧部的归属。李师爷建议:“东翁,如今延绥境内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赋税征收困难,养不起这些营兵,不如借此机会裁撤了吧。李卑家丁可以分给其他军头,他们得了好处定会感激您的。”钱守庸思量再三,决定将李卑的部下分给参将艾万年和守备贺人龙。其中,贺人龙得到了李卑手下家丁50多人。这些家丁皆是李卑精心挑选、训练出来的精锐,作战经验丰富、武艺高强。贺人龙得了这股力量,实力一下就上了一个档次,心中对钱守庸自然是感激不已,觉得钱守庸就是就是自己的伯乐,自己的出头之日要来了。
两日后的深夜,贺人龙带着一个沉甸甸的小木箱,悄悄来到钱守庸的府邸后门。他左右张望,确定无人注意后,轻轻叩响了门环。门开了一条缝,钱守庸的心腹管家探出头来,贺人龙低声说道:“烦请通报钱大人,贺人龙前来拜访,略表心意。”管家会意,将他引入府中。
在书房里,贺人龙打开木箱,里面是五百两白花花的银子。他恭敬地说道:“钱大人,此番能得大人厚爱,获李卑旧部家丁,实乃贺某之幸。这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钱守庸看着银子,嘴角微微上扬,满意地说道:“贺守备有心了,日后在军中,还需你多多出力。对了,你此次斩首鞑子50多首级的功劳,我已向朝廷上报,依我看呐,升个游击将军是不成问题!” 贺人龙一听,惊喜交加,连忙跪地谢恩:“大人如此关照,贺某粉身碎骨也难报恩情,日后大人但有吩咐,贺某万死不辞!”
时光匆匆,转眼间新年已至。这是李明来到此地度过的第二个新年。回首上一个新年,那噩梦般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彼时,他被李卑带领家丁突袭,毫无防备之下全军覆没,那种绝望和无助,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而如今,今非昔比。李明手握五六千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军,军营防守固若金汤。他站在大营中,望着周围整齐排列的营帐和巡逻的士兵,心中满满的安全感。从今以后再也不会出现突然被人打进来,毫无还手之力的惨状了,这一切变化,真如隔世一般。
营中充满了新年的欢乐,士兵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值班的哨兵们虽然依旧坚守岗位,但欢声笑语时不时从各个角落传出。李明看着这一切,心中既有对过往艰难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自己的路还很长,手中的军队是他立足的根本,也是他实现抱负的倚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