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从两名起义军头目口中,钱守庸等人得知,早在官军刚抵达黄河边时,高迎祥就自知难以抵挡,安排少量精锐步兵带着一万多老弱病残在河边虚张声势。他们架起几十门打不了的破炮,试图吓退官军,拖延渡河时间,而高迎祥自己则率主力青壮和精锐骑兵,逃往偏关县。
贺人龙在一旁听完,眼珠子滴溜一转,满脸堆起谄媚的笑,一个箭步凑到钱守庸身旁,双手抱拳,腰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高声说道:“大人,如今河曲城内不过区区三千老弱,明日末将愿率‘2000’兵马充当先锋。虽说号称‘2000’人马,因吃空饷,实际也就1500余人。但这一路上必定如秋风扫落叶,一举拿下河曲城,为大人的赫赫战功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钱守庸捻着胡须,脑海中浮现出贺人龙平日里鞍前马后、孝敬丰厚的场景,心中十分满意,点头应道:“好!明日便由你率队攻城。李明,还有赵佑安、孙启瑞、周荣茂三位守备,随我在后压阵。”贺人龙连声道谢,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领命后迅速去安排部署。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贺人龙就将这“2000”兵马集合完毕。普通士兵们个个面黄肌瘦,身上的衣衫破破烂烂,不少人肚子饿得咕咕叫,只能有气无力地站着。反观贺人龙的一百多家丁,身着厚重的铁甲,个个膀大腰圆。但这些家丁纪律性极差,在队列里交头接耳、推推搡搡,毫无秩序可言。贺人龙骑着高头大马,扯着嗓子指挥手下将十多个临时打造的云梯架好,排成方阵,朝着河曲城进发。
随着队伍渐渐靠近河曲城,贺人龙远远瞧见城门大开,城内一片死寂。他非但没有感到不安,嘴角反而勾起一抹轻蔑的笑。这种场景,他见得多了,以往流寇听闻官军要来,大多撒腿就跑。此次城门洞开、毫无动静,依他多年经验判断,城内那些老弱病残肯定提前得了消息,脚底抹油跑路了。想到这儿,贺人龙大手一挥,催促队伍加快前进速度。
大军毫无阻碍地进入城中,四处搜寻后,确定城内的三千老弱在昨夜已经全部跑路。就这样,贺人龙没费一兵一卒,便轻松收复了河曲城。
消息传回大营,钱守庸喜笑颜开,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当即吩咐李师爷:“快,给三边总督练国事写捷报,就说我军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成功夺取河曲城,高迎祥已逃往偏关县。”李师爷点头哈腰,毕恭毕敬地铺开纸笔,开始撰写捷报。
与此同时,山西汾州城中一片忙碌。三边总督练国事坐镇于此,紧张有序地集结兵马,全力筹备对高迎祥起义军联盟的围剿行动。彼时,36家义军在山西境内四处出击,让当地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练国事知道,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局面会愈发难以控制。
在练国事帐下,曹文诏率领的部队堪称精锐之师,作战勇猛,令义军闻风丧胆。过去数月,曹文诏凭借过人的军事谋略与无畏的勇气,接连取得辉煌战绩。先是与不沾泥张存孟交锋,曹文诏指挥部队灵活作战,将不沾泥的队伍逼入绝境,迫使其无奈投降,部分兵力也被官军收编。紧接着,听闻拓养坤(蝎子块)联合惠登相(过天星)率领义军攻打中部县,曹文诏当机立断,星夜驰援。在中部县城外,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一场惨烈厮杀。曹文诏虽重创了拓养坤和惠登相的义军,但这二人率残部拼死突围,侥幸逃脱 。
就在练国事继续谋划作战策略时,钱守庸的捷报送到了他手中。得知河曲城顺利收复,高迎祥逃往偏关,练国事眉头紧锁,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迅速传令各营将领:“河曲虽已收复,但高迎祥诡计多端,偏关易守难攻,切不可掉以轻心。曹文诏听令,你即刻率领本部人马,向偏关方向进发,务必摸清高迎祥的兵力部署,见机而动。其余各部加强警戒,密切监视周边义军动向,一旦发现他们相互呼应,立刻出兵围剿!”
一众将领齐声领命,声音响彻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