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洪天王心潮翻涌、暗下决心之际,门口蓦地传来一声轻柔婉转的女声:“万岁,东王门外求见。”
洪秀全闻声转头,只见一名身姿恭顺的女官跪在门口。
整个天王府宛如女儿国,数千人中成年男性仅洪天王一人。这并非他不想用宦官,而是太平天国缺乏阉割手艺。
此前,杨秀清曾让人阉割数百幼童,结果无一存活,只得作罢。
天王府女官按职能分三大类,总数达2300余人。
高级女官如女检点、女指挥、女将军等,负责政务协调与传达指令;
内侍女官涵盖统教、理文、理袍、理靴、理茶等职,照料洪秀全起居;
基层女官负责体力劳动,如建房、挖沟、拾柴等,从女馆选调而来。
部分女官需专业技能,像女锦绣官指挥700人专职制作龙袍、凤冠等服饰。
此外,洪秀全下诏各地进献美貌女子,强调“东方贡大妹,西北献娇娃”,对身高、相貌要求严格。
所有女官被洪秀全编号纳入后宫体系,需“随时准备配天王睡觉”。
女官除遵循《太平礼制》,还要遵守洪秀全独有的礼节,比如洪秀全对女官说话方式就有十条规矩,稍不留意就得挨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此时,在书房门口跪着的,正是值班女官。
洪秀全正想找杨秀清商议处置萧云骧之事,听闻他到来,即刻让女官带上两张报纸,走出书房,带着门口护卫的十几个女兵,朝天王府大门走去。
洪秀全步出御花园,便见杨秀清领着一名女官气宇轩昂地进来。
二人碰面,杨秀清随意拱手问道:“天王,可收到西王消息?”
洪秀全见杨秀清礼数渐趋轻慢,胸中暗生怒火,但不敢以天王之威强压,毕竟杨秀清随时能“天父”上身,让他当众跪地叫爹。
于是,他借西王府之事发泄,铁青着脸恨恨道:“那地狱恶魔,必遭五雷轰顶!”
杨秀清看了眼洪秀全铁青的脸,未作回应,只是犀利目光环视众人,洪秀全身后的十几个女兵赶忙低头后退
他唤住一位领头女检点,低声吩咐几句,女检点在前引路,将二人带至御花园莲池边一处隐秘赏景小院。
这庭院一侧以院墙半围合,另一侧对着莲池。池边七八株李树、桃树繁花似锦,五彩斑斓;池中莲叶悄然发芽,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令人心旷神怡。
洪秀全见杨秀清在天王府内,随意指使他的内官,也不言语,只是默默跟在后面走进庭院。
天王府女卫兵留在院外,仅一名女官与杨秀清带来的女官随二人入内。两位女官在池边亭子外侍立,洪杨二人在亭内落座。
沉默欣赏四周春色后,杨秀清看似不经意地问:“天王想如何处置西王?”
洪秀全恨恨道:“褫夺他西王封号,派宿将赴四川取代,再押至天京问罪。”
杨秀清面上平静,心中冷笑:“若他抗诏不从呢?”
洪秀全愤然道:“昭告天下,定他叛逆,号召义士讨伐,让他在天国无立足之地。”
杨秀清心中冷笑更甚:“谁会响应?是他治下获地农民、受扶持工商从业者,还是对立士人?”
洪秀全一愣,思索后仍不死心:“至少随他的广西老兄弟,总会有人奉诏吧?”
杨秀清颇显不耐烦:“随他老兄弟不过七八千人,多是他和前西王部下,如今剩多少都难说。”
“况且老兄弟中,有些本领的都被萧贼重用,对天国还有几分忠心?”
“萧贼改了天国军制,西军调动军队需接到上级指令后,主将,军师,参谋长三人同时签发军令方能生效,三人都心向天国,机率能有多少?”
“再者,萧贼西军主将无地方治理权,没了钱粮补给,义士想响应也无能为力。”
“在萧贼灌输的邪说下,士卒知晓主将意图,又有多少人愿追随反叛?”
杨秀清其言语犀利,足见对西军制度研究之深。
洪秀全怒气冲冲走向女官,夺过报纸拍在石桌上,指着《神坛之下皆人欲,破妄方见众生平》、《权力属于民众》等文骂道:
“难道就拿他没办法?看他这些狂悖忤逆之言,公然发布,真是狼心狗肺!”
杨秀清拿起报纸,未细看便笑道:“这是‘钓海客’狂生所写,萧贼一个山里娃,哪能写出此等文章?”
洪秀全怒道:“不管是不是他写的,他容此文出现,便该剜舌剖心,悬首示众。”
他见杨秀清不看报纸就知内容,明白其早有获取西军信息的渠道。
那么,萧贼倒行逆施已久,杨秀清为何只字未提?若不是自己另有安排,恐怕还被蒙在鼓里。
他为何隐瞒?为何容许萧贼如此肆无忌惮,连一个使者都未派出去训斥萧贼?
自己军政全交给他,他还不满足么?他还想要什么?
洪秀全还知道,萧贼曾给杨秀清和石达开单独写信,有使者交往,却不给自己只言片语,仿佛自己这个天王不存在一般。
而杨秀清和石达开从未对他提及此事。
想到这里,他突然打冷战,想到另一种可能。
杨秀清和萧朝贵一向交好,其亲妹妹是萧朝贵妻子。那萧贼一向服膺杨秀清,长沙突围前的紧急时刻,还专门去见杨秀清。
两人密谈许久,内容无人知晓。
想到此,洪秀全不动声色,仍作愤然状:“萧贼破坏天国制度,散布妖言,岂能轻饶?”
杨秀清愈发不耐,摊明实情:“天王,我们看似顺利,实则危机四伏。北伐军秦日纲、胡以晃攻天津失败,退守阜城,被胜保和僧格林沁围攻,粮道断绝,岌岌可危。”
“上月我抽调7500兵力由曾立昌率领北上救援,不知能否及时赶到。”
“南线北王在湖州与清军激战,进展艰难,短时间难下杭州。”
“西线翼王虽打下安庆,但清将骆秉章退守九江,获补充后,翼王再克九江需加派援军、调拨物资。”
“天王,清妖已从江宁失陷的慌乱中缓过来,正调集全国人力物力围攻我们。”
“而萧贼又远在四川,我们鞭长莫及。只要他不公开反叛,我们就得装糊涂,否则逼反他,百害无一利。”
“此时不是我们意气用事的时候!”
见洪秀全似乎仍然不愿意放过萧云骧,杨秀清脸上不再掩饰轻蔑与不耐,说出对策:
“我曾经的首席幕僚赖文光,此时颇受萧贼重用。萧贼还有三个亲哥哥在天京,派一个去质问,探探虚实再决定。”
洪秀全站起踱步,思索片刻后沉声道:“东王要保萧贼,我无话可说。但出使人选我来定,诏书我来拟。”
杨秀清眼中精光一闪。洪秀全平时只在天王府给宫人立规矩、主持宗教仪式,军政大事向来他说了算。
为何此次他要破坏规矩,是真被萧云骧骂疯了,还是在天王府里闲久,有其他心思了?
想到此,杨秀清冷脸道:“待天王选定人选、拟好诏书再说吧。”
说罢,他站起身来,连揖礼都不施,带着女官,径直走出天王府去了。
洪秀全见那女官面容姣好、身姿窈窕、气质恬静淡然,竟是杨秀清新得的女状元,自己屡次征召而不至的傅善祥。
待天王府女官回报杨秀清已出府,洪秀全遣离女官,独自坐在莲池边庭院。
他今日表现出来的愤怒、激动等诸般情绪全部消失不见。
只见他阴沉着脸,坐在亭子中静静沉思,直到夜幕降临,天王府华灯被宫人们依次挂上,他也未察觉。
-------------------------------------------------------------
(注:乌鸦再次提醒,怕三观被震碎者,请勿继续阅读,此段并不影响小说正文剧情的正常推进。
注 2: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
1、考试内容:以拜上帝教教义为主体。
摒弃传统儒家经典及百家经典,试题围绕《旧遗诏圣书》(旧约)、《新遗诏圣书》(新约)、《天命诏旨书》《天条书》《三字经》等官方宗教文本,考生需据此阐述教义,论证洪秀全的“天命”与“上帝权能”。
部分题目要求考生联系太平天国军事行动和政策,如“论北伐西征战略”“论天朝田亩制度之推行”,强调实用性与对政权合法性的支持。
1、具体考试形式与特点:命题的宗教化与反儒倾向。
试题以宗教语言表述,如“天父七日创世论”“耶稣赎罪救世说”,要求考生批判儒家思想(如傅善祥在女科考试批判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部分题目要求撰写歌颂洪秀全或杨秀清的诗文,如“天王奉天诛妖赋”“东王勤政安民颂”。
3、考试形式简化:乡试、县试等多级考试仅需作短文或诗歌;高级考试(如京试)需完成三篇文章加一首诗,内容以教义为核心。答题若出现“妖言”(儒家术语)或书写格式不合要求(如避讳字未改写),直接取消资格。
4、与清朝科举的差异
开放性与争议性:允许女性参加考试(如傅善祥成为“女状元”),打破传统门第限制,手工业者、士兵等均可参考。
但实际参与人数少,部分考生被强制押送入场,录取标准宽松(如 1853年东试仅 50人自愿参考,后强制 300人入场并全部录取)。
5、考试功能弱化:科举成为政治宣传工具而非人才选拔机制,考试合格者多被授予虚职(如“信士”“艺士”),实际政务由广西老兄弟把控。
还想参加科举么?拿刀逼着,歌颂上帝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