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东旭通过赵德全的介绍成功采购到部分老物件后,叶辰和项目组觉得展品虽已有一定规模,但为了让文化展览更具特色,还需一些具有乡土气息与民俗风情的物件,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经过商议,大家决定下乡采购。
叶辰挑选了几个细心且对文化物件有一定了解的成员,包括贾东旭、许大茂和傻柱,组成了采购小队。一行人准备好行囊,满怀期待地踏上了下乡之路。
他们来到的第一个村庄,宁静祥和,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村里的老人坐在村口晒太阳,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叶辰等人向一位老者打听是否有年代久远的老物件。老者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慢悠悠地说:“你们要是找老物件,村东头李大爷家兴许有。他家以前是地主,虽说后来没落了,但说不定还留着些老东西。”
众人谢过老者,赶忙来到李大爷家。李大爷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听闻他们的来意后,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屋里。李大爷回忆着说:“早些年家里确实有不少老物件,后来生活困难,卖了一些。现在就只剩下些零零碎碎的了,不知道你们看不看得上。”
说着,李大爷从里屋拿出一个旧箱子,打开后,里面有一些旧账本、几幅残缺不全的字画和几个老式的陶瓷罐子。贾东旭仔细翻看账本,发现上面记录着过去村里的一些交易往来,很有历史研究价值;许大茂则对字画感兴趣,虽然字画有破损,但从笔触和风格能看出是有些年头的东西;傻柱看着那些陶瓷罐子,觉得造型古朴,很有特色。
叶辰与李大爷商议价格后,将这些物件都收购了下来。李大爷笑着说:“这些东西放我这儿也是闲置,能让它们在你们的展览上发挥作用,也算是有了好去处。”
离开李大爷家后,采购小队继续在村里探寻。他们走进一家老旧的杂货店,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有老式的农具、手工编制的竹篮,还有一些已经生锈的铁制生活用品。
许大茂拿起一个造型独特的油灯,灯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虽然有些陈旧,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工艺精湛。傻柱则看中了几个手工编制的竹篮,竹篮的编织手法细腻,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叶辰觉得这些物件都能很好地展现过去乡村的生活风貌,于是和店主协商后,将看中的东西一并买下。
采购小队在村里转了一圈,收获颇丰。然而,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决定前往下一个村庄。
第二个村庄离第一个村庄有一段距离,当他们赶到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村里的人得知他们是来收购老物件用于文化展览,都热情地帮忙打听。
一位年轻的村民跑来告诉他们,村尾有位老奶奶,她家里保存着一些过去结婚时的嫁妆,都是些老物件。叶辰等人赶忙来到老奶奶家。
老奶奶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在老奶奶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一间厢房,里面摆放着一个老式的雕花衣柜,柜门的铜锁已经生锈,但雕花依然清晰可见,精美绝伦。还有一个红色的木箱,老奶奶打开木箱,里面是一些色彩鲜艳的绸缎被子,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华丽。
叶辰看着这些物件,心中大喜,这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能体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宝贝。叶辰诚恳地对老奶奶说:“奶奶,这些物件对我们的文化展览非常重要,我们会好好保管,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传统文化。您看能不能卖给我们?”
老奶奶看着这些承载着自己青春记忆的物件,有些犹豫。但想到能让更多人了解过去的文化,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你们年轻人有心做文化传承的事儿,我这老太婆也支持。但你们一定要好好对待这些东西。”
叶辰等人连忙保证,在谈好价格后,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物件搬上了车。
随着夜幕降临,采购小队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归程。他们知道,这些从乡村收集来的物件,将为四合院文化展览增添独特的魅力,让参观者更加全面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