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竹,禾本科芦竹属,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随着气候危机的加剧,绿色能源转型迫在眉睫。芦竹以其生物量高、抗逆性强的特性,成为最具前景的能源植物之一。
近期,某公司(以下简称“兰多”)植物能源技术研究院,采用基因组技术手段,证实了芦竹属植物新物种——翠绿芦竹。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生物学预印本平台bioRxiv。
翠绿芦竹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兰多科研人员介绍,“翠绿芦竹”在我国局部地区有分布。与常见的普通芦竹相比,翠绿芦竹的叶色浅绿、株型紧凑、花序较小。普通芦竹拥有108至112条染色体,“而翠绿芦竹”通常有72条染色体。
基因组学分析表明,普通芦竹和“翠绿芦竹”两个物种大约在1000万年前开始分化。新发现的“翠绿芦竹”具有丰富遗传变异。
目前,兰多公司正在利用“翠绿芦竹”进行下一代高产能源植物的选育。这一新物种的发现和利用,将为我国在植物能源创新技术领域提供宝贵的材料基础。
兰多在全球范围内已收集1000多份的野生芦竹种质资源,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芦竹种质资源库,并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表型和基因型鉴定。
近十年来,兰多科研团队利用系统选育、物理化学诱变等手段,培育出多种适应不同环境和用途的“超级芦竹”新品种,如耐水涝、耐盐碱、耐低温、耐干旱、富集重金属、牲畜饲料、花叶观赏等。
目前,兰多正在利用芦竹的参考基因组,结合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开发生物量更高、抗逆性更强的新一代“超级芦竹”新品种。
超级芦竹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超级芦竹作为高产能源植物,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兼顾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备受关注。
所谓能源植物,是指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快速转化成有机物,并产生高生物量的植物。超级芦竹作为一种零碳或负碳的能源植物,逐渐受到重视。
兰多选育的超级芦竹具有生物量高、热值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利用兰多的全产业链技术,超级芦竹完全可以取代化石能源,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说:“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最好办法,开发植物能源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超级芦竹的热值为 4200-4600 大卡\/公斤,接近动力煤5000大卡\/公斤,且环保无污染,有很好的价格竞争力。倪维斗指出,水稻秸秆每亩年产只有1吨左右干生物质燃料,而超级芦竹可以达到10吨。
在碳捕捉、植物碳汇效率方面。超级芦竹优势显着。超级芦竹生长过程吸碳量为8-17吨\/亩\/年,约为热带森林的5倍、玉米秸杆的7倍、水稻秸杆的15倍。
据测算,若种植6亿亩的超级芦竹,可完全替代中国每年全部22亿吨火力发电用煤,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占中国全年碳排放的40%),助力国家快速实现碳中和。
此外,超级芦竹在生态修复方面也有显着价值。它能够吸收土壤和水体中的重金属和富营养物,适用于土地修复和水体净化。
兰多选育的超级芦竹,可在盐碱地、湿地、沼泽地、矿区、重金属污染地、沿海滩涂等边际土地生长。目前,超级芦竹在山东、甘肃、湖北、海南、湖北、湖南等二十多个地区已有示范种植基地。
兰多在超级芦竹的品种培育和开发利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目前已申请40项新品种保护权,近200项国内外专利和5项技术测试和商品工艺标准,打造了坚实的颠覆式创新和应用推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