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几名文臣,正聚在一起,忙着清点钱财。
要抓紧时间,把纸坊建起来。
大家都急等纸用,所以一起帮忙。
就见赵成前来拜见。
礼毕。
“几位大人,殿下已命人将犁造好,哪位大人有时间,可带人到田里试耕一下,便可雇匠人大力打造了。”
田丰:“殿下呢?殿下造的犁,殿下为何不亲自前来一试?”
“殿下忙于要务,分不得身,说这等小事,不必殿下亲自前来。”
荀彧:“民以食为天,还有何事是比备耕更重要的?殿下在忙什么?你不说,我等也会去问。”
赵成无奈:“那个……殿下说,今天风和日丽,正是运动的好天气,所以,特地在府中举办,安乐王府春季女子羽毛球大赛,赢的还有奖品可拿。”
蔡邕:“贞姬又去王府了?”
“想来是的。”
昏君!昏君呐!这样下去怎么行,早晚小女人也会危险。
蔡邕愤愤然放下手中账本,直奔安乐王府。
王府前院,本该庄严肃穆的场所,竟被那昏君拿来当游乐场,带着一群美人在此玩闹。
简直有失风化!有失体统!
一进院就看见,安乐王正在跟自己十一岁大的小女儿贞姬,在那打羽毛球。
一大群美人在旁围观。
这昏君是真会逗女孩儿开心啊。
用极其明显的表演,故意输给贞姬,然后贞姬无比开心的领到最想要的奖品。
一辆带保护轮的自行车。
明知道是让自己的,仍是非常开心,跑过去给刘昊一个大大拥抱,然后就开开心心的跑去骑车了。
“爹爹,你怎么来了?”
“不是说了,让你在家练字吗?怎地又跑出来了?”
“家里的纸用完了,家中太无聊,我就来参加比赛了,爹爹,看我赢的自行车。”
“回去再找你算账。”
刘昊:“哟,菜大人怎地来了?”
“家中小女已无纸可以练字,城中也已无处买纸,这还在其次,备耕一事才是臣此来的目地,殿下所造之犁,无法耕田。”
“怎么可能无法耕田呢?你们拿去试了吗?”
试肯定是没试,那犁那么小,一看就不能用的样子,但怎么能说没试过呢。
“自然试过臣才来问殿下的。”
“不可能,绝不可能,寡人亲自前去一观。”
让貂蝉主持继续比赛,随蔡邕一起出得王府。
此时荀彧等人知道蔡邕要去找殿下,心知殿下会被他揪过来,留郭嘉继续数钱,其余人全部前去田边准备试犁。
刘昊直接来到城外,找到他们。
“这犁不能用?”
田丰:“十之八九。”
“就是说还没试过喽?”
“此犁如此之小,土质那般坚实,如何耕得动?不需试,一看便知。”
“子曰,实践出真知,没试过怎能轻易下定论呢?来人,把那头牛牵过来,把犁套上。”
刘昊随机看到路上有人牵牛,不知道是路过的人。
赵成上前借牛。
农夫:“官爷,这牛使不得呀,是特地从码头退下来,准备休养的牛。”
不光赵成对牛马很熟悉,就连所有文官也明白其中道理。
牛马畜力,用上一段时间,就要退下来养养蹄子,否则一直用下去,等到蹄子彻底磨伤,很伤畜力。
赵成回来复命:“殿下,那牛是从码头退下来的,原本用于往来运送货物,有些使用过度,再使下去,就会伤到牛蹄,用那一头可好?”
刘昊:“怕伤牛蹄,为啥不给打上牛掌?”
张辽感觉殿下好像知道保护蹄子的方法,急忙追问:“敢问殿下,何为牛掌?”
“就是牛蹄铁啊,根据蹄子的形状,给蹄子上打上铁鞋。”
张辽顿时恍然:对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那些牛马骡驴,长时间马放南山的时候,也需要有人传门给马修蹄子。
当频繁使用时,马蹄不耐磨,给钉上一圈铁,不就不怕磨了吗?
“殿下圣明,殿下也不常饲弄马匹,是如何想到此等妙策的?末将怎就想不到呢?”
赵云也是一拍头盔:“是啊,此等妙策,我等常年与马为伍之人,竟想不出来,当真惭愧,当真惭愧;殿下是如何想到的?”
刘昊无语的看看脚下的鞋子。
大家瞬间都懂了,殿下的心思之缜密,表面一副昏君姿态,实则就连战马的情况,也时常多有关注。
只有如此,才能从自己脚下的鞋子,引申到给牛马穿鞋子上面。
荀彧:我就说吧,这殿下,绝不能让他整天待在王府里享清闲,出府一趟,就把战马跟耕牛的问题给解决了。
如此一来,只要给牛装上蹄铁,安乐国就不缺耕牛了,有许多壮牛,为了养蹄子而未使用。
等回头,必须得想办法,让大家有事没事,多去找找殿下,多去请教一下。
只有如此,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荀彧特地让人牵过一匹瘦弱的小雨牛,让人把套子套上。
众人:这犁太小了,肯定不能用。
不该把殿下叫来的,当着他的面,打他的脸,多下不来台?
就在众人想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失败时……
卧槽!一头小雨牛,轻轻松松把小犁拉的飞起?
众人难以置信的跑过来一看……
小犁真的可以耕田?还耕的如此之深?
刘昊:“如何?”
众人:“殿下之圣明,自来罕见,臣等佩服。”
“那成了,你们先忙,寡人还有要务去忙。”
还着急回去开运动会呢。
田丰:“殿下,纸坊一事?”
“你把一半的钱送到王府,然后寡人给你建造厂房的图纸,你再找匠作,选好合适的地方,用另一半的钱,买水泥石头砂子,等把坞堡跟作坊建好就行了,造纸机从海外购买的,到时机器自然而然送到。”
荀彧:“如此,臣等恭送殿下。”
刘昊摆摆手,道了声再见,骑马回王府。
张辽也准备上马,急着赶回去,找马匠研究马蹄铁的事情。
荀彧:“张将军何往?”
“在下有急事回大营。”
“可是为蹄铁一事?”
“正是。”
“不急这一时半刻。”
“荀相有何吩咐?尽管吩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