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阿赖努阿曼城内,胜利阵线武装指挥部。沙雷和各大伊斯兰运动武装首领共同研究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进攻的方向,这个会议在这几天内连续召开,都没有产生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伊斯兰运动的派系首领们都倾向于进攻西部的吉斯尔舒古尔镇,打通和土耳其第21摩步师的联系。这样既可以获得来自于土耳其军队的战斗力支持,也可以在舒古尔镇获得来自于土耳其的物资支持。
沙雷和胜利阵线的头目们则反对这个计划,舒古尔镇至少有上千人的北叙利亚民兵组织,番号是库尔德风暴旅第二旅。沙雷和胜利阵线的头目们都太清楚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了,根本不是可以靠着兵力优势就能啃得动的。
沙雷更倾向于集中优势兵力北进埃里哈或者进攻东方方向的萨拉齐布。
目前伊德利普省北部政府军兵力十分空虚,在这个区域内只有115团在防守。只要攻占埃里哈或者萨拉齐布市,胜利阵线的整盘棋就盘活了。
胜利阵线进可以威逼伊德利普市,退可以依托m4公路向阿勒颇地区撤退,可以汇合阿勒颇地区的胜利阵线武装到阿勒颇北部地区继续生存。这种方式要比依托土耳其军方生存要好的多。
沙雷的胜利阵线在原时空一直和土耳其关系不远不近,他的支持者实际上一直是沙特和沙特背后的大老板,而不是土耳其。
土耳其在整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过程中,沙雷一直是以反对者自居的。
虽然他同样需要借道土耳其运输补给物资,但是并不太依赖陆地运输通道。大老板除了给东古塔地区空投一些物资以外,也经常在伊德利普省空投一些物资。
沙雷的胜利阵线需要的物资以武器弹药为主,大老板在伊德利普胜利阵线控制区空投一些枪支和反坦克防空武器就可以解决很大问题。
胜利阵线武装的弹药消耗品,一般都是靠着土协军组织缴纳保护费提供的。这些保护费占据胜利阵线弹药消耗的百分之六十。剩下百分之四十是金主一次性在阿勒颇北部借助土耳其运输通道集中运输,采购这个的金主一般是沙特和阿联酋。医疗物品和情报方面就相当诡异了,这是占据戈兰高地那伙人提供的。
在这里就可以看出胜利阵线背后的支持者和土协军有很大的不同。
土耳其对于这个根植在自己培养的土协军身上的吸血鬼也十分无奈,大量援助土协军的物资流入了胜利阵线武装手里。然后胜利阵线武装拿着这些物资反过来和自己叫嚣。
甚至胜利阵线还绑架了一些伊斯兰运动武装,让他们缴纳管理费或者叫保护费。让他们按照比例缴纳来自于土耳其援助的物资。
这套东西胜利阵线玩的是轻车熟路,在自由军体系内的时候,胜利阵线就绑架一些小组织,让他们按照比例缴费。像极了牢头狱霸分窝窝头的作风。
17年伊德利普叛军内战爆发的原因就是土耳其想踢出这个吸血鬼,而胜利阵线不吞并这些组织的原因是需要这些组织缴纳保护费,既然这些组织的金主爸爸不想投资了,那么这些组织也就没用了。不想合并到胜利阵线的组织都得去死。胜利阵线是不会给土耳其整合这些组织的时间的。
土耳其整合这些组织的目的就是想集中土协军力量,让他们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应对胜利阵线武装的盘剥。
土耳其自身也想通过掐断沙特对于胜利阵线武装的地面物资通道,逼迫胜利阵线妥协,要求胜利阵线守规矩。
内战的实际爆发点就是土耳其扣押了金主为胜利阵线武装购买的弹药,要求胜利阵线停止盘剥土协军,如果继续盘剥土协军的话,土耳其会在输送给胜利阵线武装的弹药里面扣除盘剥的部分。
结果就是土耳其支持的伊斯兰运动武装和一些分支派系在伊德利普省被胜利阵线一扫而空。土耳其把剩余的土协军撤离了伊德利普省,把土协军和胜利阵线分开。这样至少可以解决了胜利阵线盘剥土协军的问题。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胜利阵线也不装了,直接摊牌改名了。通过合并多个组织,变成了沙姆解放组织。
所以胜利阵线和伊斯兰运动武装对于土耳其一直都是两个心态。伊斯兰运动武装一直是倾向于借助土耳其力量达成政治目的,同时一些极端分子自认为爸爸就是土耳其,很崇尚奥斯曼帝国苏丹体系。
在这个背景下,伊斯兰运动武装战略就是配合土耳其军队拿下舒古尔镇就是很正常的想法。
目前沙雷一直在忍耐这些伊斯兰运动武装的头领们,努力的劝说他们可以集中兵力北上进攻埃里哈,而他率领胜利阵线主力同时北进萨拉齐布市,他相信如果形成这个态势,伊德利普省北部的政府军是抵挡不住数万抛弃了老巢的联军部队的。
但是这些伊斯兰运动武装的头领们十分固执,坚持自己的看法。
最后沙雷只能无奈的和伊斯兰运动武装分道扬镳,伊斯兰运动武装进攻舒古尔镇。胜利阵线武装向萨拉齐布进攻。
胜利阵线抽调了在南部进攻41旅的防守部队和迈阿赖努阿曼城内部队共同向萨拉齐布进攻,在迈阿赖努阿曼城内只保留了不到2000人的部队防守城内。
这次胜利阵线可以说是倾巢出动,沙雷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和政府军拼速度上。他在赌是他快速的攻破萨拉齐布市,还是政府军快速的攻破迈阿赖努阿曼市。
如果他可以快速的攻破萨拉齐布市,就有了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同时也可以彻底切断m4公路和大马士革政府和阿勒颇之间的联系。
在盘活伊德利普省战局的同时,还能改变阿勒颇胜利阵线武装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