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宁的骨髓在《安魂曲》余韵中沸腾。自破音障已过七日,她的骨骼开始增生骨刺,每根骨刺表面浮现《髓祭文》——光绪年间书院初创时的活祭密录。
寅时更响,昭宁在解剖室发现清末标本罐:九具婴尸浸泡在琥珀色液体中,胸骨刻着与己相同的祭文。当她触碰罐体,液体突然沸腾,婴尸集体睁眼,骨爪穿透玻璃抓向其咽喉!
\"这是初代祭品……\"
赵嬷嬷的青铜骨架从阴影浮现,指骨敲击罐体发出摩尔斯电码:\"书院地脉要换新髓了……\"
昭宁的脊椎突然暴长,骨刺穿透解剖台。台面暗格弹开,露出光绪年间的《换髓志》:\"每甲子需择髓主,抽骨为梁,榨髓作墨……\"
藏书阁地底惊现青铜祭坛。九根人骨梁悬于血池之上,每根梁柱内嵌着具活祭生员——她们的骨髓通过青铜导管注入池中,正熬制着猩红的髓墨!
\"该续梁了……\"
赵嬷嬷的骨手插入昭宁后颈,抽出的脊椎骨自动嵌入骨梁空缺。髓液涌入昭宁体内,她看见历代髓主的记忆:
1903年,首任髓主沉入血池,骨梁刻《论语》
1923年,次任髓主碎骨为砖,髓墨写《中庸》
血池突现漩涡,昭宁的骨刺暴长成倒刺。她挣脱束缚跃入池中,历代髓主的碎骨聚成骨筏,载着她漂向祭坛核心——那里悬着块刻满牙印的甲骨,正是书院地脉的髓源!
甲骨纹路遇血活化,映出书院真相:青麓山本是商代祭髓场,甲骨实为占卜用的肩胛骨。光绪年间,山长在此建书院镇压怨魂,每甲子需活祭生员续脉。
\"你早该是癸卯年祭品……\"
赵嬷嬷的骨身爬满甲骨文,指骨插入昭宁太阳穴抽取脑髓:\"抽完这筒髓墨,就能写完《大学》新注……\"
昭宁的颅骨突然钙化,甲骨文蔓生至全身。她扯断骨梁跳入血池,历代髓主的怨魂聚成骨鲸,撞向甲骨。龟裂的甲骨中渗出黑色髓液,在空中凝成《髓祭》终章:\"癸卯年戊午月,沈生员化髓为脉,永镇青麓……\"
亥时阴气倒灌,甲骨炸成齑粉。昭宁的骨髓与地脉共振,青麓山剧烈震颤。藏书阁墙体剥落,露出内里的商代祭骨柱——每根都嵌着活祭生员的头骨!
赵嬷嬷的青铜骨架爬上祭柱,骨缝间涌出甲骨碎屑。昭宁折断肋骨为箭,蘸髓墨射穿其天灵盖。老妪的颅腔突然坍缩,喷出积蓄百年的髓墨,在空中书写出终极诅咒:\"书院不灭,髓祭永续……\"
子时梆声响起,昭宁的骨骼开始玉化。她跃入地脉泉眼,髓液与山泉混合后凝成新甲骨。月光下,书院建筑渐次崩塌,唯九根人骨梁耸立如碑,刻满四十九名髓主的泣血绝笔……
就在众人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之时,那新甲骨竟隐隐散发诡异光芒。光芒中,一个模糊的身影缓缓浮现,竟是首任髓主的怨魂。她声音凄厉:“这诅咒岂是如此轻易能破,我等怨念难消!”
瞬间,九根人骨梁上的文字开始扭曲,地脉泉眼再度翻涌,黑色髓液如喷泉般涌出。历代髓主的怨魂纷纷从骨梁中挣脱而出,将昭宁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