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黎知许几乎每天都被淹没在恶意的评论中:
“表面上关心孤儿,实际上就是为了给自己立人设,真恶心!”
“这种垃圾不配待在娱乐圈,滚出去!”
“我们不需要你这种虚伪的明星,滚出我们的视线!”
“利用孤儿来炒作自己,你还是人吗?人渣!”
“这种人不配活着,简直就是社会的败类!”
“看到他就觉得恶心,还明星呢,简直就是垃圾!”
“作秀作到孤儿院来了,真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这些谩骂不仅出现在黎知许的评论区,一些网友甚至在黎知许的家人和朋友的网络账号下进行攻击,诅咒他们全家。
谁也想象不到当时才18岁,刚刚成年的他,有多么无助,多么愧疚。
随着事件的发酵,造谣的人越来越大胆,谣言也越来越离谱:
“我听说黎知许在孤儿院虐待儿童,他把一个小孩打得鼻青脸肿!”
“有人拍到他在孤儿院打小孩的视频,太可怕了!”
这些谣言完全没有事实依据,但文字的力量是很强大的,那些言论被一些不负责任的网友和媒体转发,导致许多人信以为真。
“黎知许去孤儿院是摆拍的,他带了十几个摄影师,摆了各种pose,拍完就走!”
“他根本不是去关心孩子,而是去作秀的,孤儿院的孩子都被他吓哭了!”
“黎知许捐的钱根本没到孤儿院,全部被他私吞了!”
“有人爆料,黎知许的捐款账户是假的,他根本没捐过一分钱!”
“黎知许的私生活非常混乱,他经常出入夜店,和各种女人鬼混!”
“听说他吸毒,还参与赌博,简直就是社会的败类!”
无中生有的谣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导致黎知许的个人名誉受到严重损害。
同时也坚定了晏亦川要好好学法律的心。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晏亦川以前其实是更对文学和金融感兴趣的。
认识他久的,应该会很清楚,他小时候从来没对法学以及律师这个职业,表现出过一丝的兴趣。
第一次打算接触法律,是在黎知许刚进娱乐圈的时候。
那时晏亦川他刚高考,原本学的是金融专业,在看着黎知许经历了那次暗无天日网暴后,毅然决然的在大二那年转学转专业去了更适合学法律的学校。
别人问他原因,他只有一句话:“我想保护我的朋友,保护我身边的人。”
黎知许当时可是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直接打开微博艾特了晏亦川、宋宴倾和苏翊暻三人,并配文:“一直都是我们,是我心底最深处的人。”然后设置成了置顶。
粉丝们看到的第一眼皆是吓了一跳,还以为黎知许官宣恋情了。
正准备为自己哭丧的时候,仔细一看,哦,原来是竹马兄弟啊。
……
在这场网络暴力中,黎知许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他从未想过,一次善意的举动竟然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波。
在家里时,黎知许常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手机,默默地刷着那些充满恶意的评论。他的眼神空洞,眉头紧锁,手指不停地滑动屏幕,仿佛在寻找一丝理解和安慰。
程白白想收走他的手机却又不敢收,因为害怕他想不开做什么傻事,经常跟晏亦川他们仨人去他家里看他,但都是待不了一会儿便被请走。
但是被请走是被请走,又不可能真的走,所以几位有钱任性的哥,索性就在黎知许家附近全款买了套房。然后再天天去找他。
有一段时间里,黎知许总喜欢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然后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逃离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
感受到这种冲动的时候,他会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泪水还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即使被骂成这样,黎知许也从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事,至少那些孩子们过的好了不是吗。
这场网络暴力整整持续了半年。在这半年里,黎知许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他不敢出门,不敢回学校,也不敢看手机。他害怕看到那些充满恶意的评论,害怕听到那些流言蜚语。
——
困的脑子好乱…
我有点担心后面的章节能不能过审了,虽然我也没写啥,但审核有时候就是很迷……
二十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