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军长吴权的这番询问,在场的一众39军的军官全都陷入了沉思。
这时候时任115师师长的王良率先插话道:“军长,我觉得按照目前这个情况,直接就由我们115师作为主攻部队,对临津江大桥发起进攻,直接一鼓作气拿下这里,为咱们后续部队提供便利。”
王良话音刚落,116师的师政委石勇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不同意王师长的这番作战建议,根据侦察连的反馈,目前临津江江大桥已经被敌军完全封锁了,而且大桥的宽度只能同时通过通过一辆卡车,间距不大,易守难攻。
我建议直接从江面发起进攻!”
石勇的这番话,遭到了王良的反对,
“石政委,江面现在可都结着厚厚的冰层,根本不适合行走,上面全都光溜溜的,一不小心就滑倒了,再加上江面的冰层厚度根本无法支撑咱们的卡车,以及火炮渡江。”
由于两人的分歧,导致众人完全没有讨论出一个合理的作战方案。
作为39军军长的吴权看到争论不休的众人,将目光投向了一直保持沉默的楚云,
“楚师长,你向来是咱们39军的小郭嘉,平日就属你的计策和主意最多,你今天是怎么了,完全没有任何反应,难道对于此次的渡江作战,你没有什么好的作战方案么?”
军长吴权此言一出,原本还在争论的一众军官都将目光投向楚云。
看着众人这副期盼的眼神,楚云略微思考了一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军长,各位,关于如何突破临津江的问题,我已经想过了,直接组织2个步兵团乘着夜色,强渡临津江,然后在迂回回来歼灭临津江大桥对岸的南韩军,牢牢控制住整座大桥,那咱们后续的炮兵,坦克,还有卡车以及辎重队就可以直接从大桥上安全驶过。”
听到楚云的这番提议,115师师长王良没好气的插了一句,
“楚师长,你说的这些不是在和稀泥,刚才我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我军无法解决冰面光滑这个问题!”
面对王良的这番质疑,楚云则是满脸自信的回了一句,
“王师长,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咱们可以就取材,制作几个简易的木质花板,借助光滑的冰面直接滑过去,这样一来不仅速度快,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听到楚云的这番解释,王良猛的一拍脑门,
“楚师长,你这个想法不错,我怎么就没想到。”
军长吴权听到楚云提出的这个作战方案十分认可,当即再次开口询问起众人,
“同志们,你们还有其他不同的意见,或者还需要补充的么?如果没有的话,那这一次作战任务就交给117师来负责吧。”
楚云见军长直接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甩给了自己,虽然心里不是很情愿,但表面上则是拍着胸脯向其保证,
“军长,您放心,我们117师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28日晚,整个临津江上,除了对岸的南韩军阵地可以看到探照灯发出来的点点亮光,其他地区基本都是漆黑一片,到了晚上11点,楚云立马命令349团和351团发起了进攻。
几千名志愿军士兵开始有序的利用木制滑板,10人一组的朝着对岸滑过去,几十米的江面在这些木质滑板的作用下,仅仅不到1分钟就过去了,速度非常快,不到半小时,两个团的士兵顺利抵达了对岸。
紧接着351团率先对南韩第6师的阵地发起了进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瞬间就吸引了南韩第6师的注意,他们第一时间进行了反击。
而349团则是乘着351团吸引对方火力的同时,对临津江大桥的南韩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由于这些南韩士兵做梦都没想到志愿军会从背后发动突袭,在抵抗了几分钟后,全都成了俘虏。
同一时间左侧江岸的南韩第1师也和38军发生了激战,被牵制住了。
而这时候南韩第6师师长朴金星见志愿军的攻势太猛,己方已经完全抵挡不住了,只能无奈的下达了撤退命令,全师朝着议政府的方向疯狂逃窜。
而随着南韩第6师撤离了自己的固有防线,南韩第1师为了避免被38军和39军同时夹击的风险,也朝着后方撤去。
他们这一撤完全就等于将临津江给让了出来,直接让李启微的第一道防线成了摆设。
39军和38军在花费了1个小时后,全部成功渡过了临津江,他们没有浪费半分半秒,第一时间集结部队,再次朝着东趸川里的方向行进。
李启微在获悉第一道防线失守后,立马命令全军后撤,在高阳,议政府,清平川一带布置了第二防线。
当楚云所在的39军以及梁楚的38军成功抵达东趸川里,并彻底将城内的南韩第6师给团团围了起来,只要发起进攻,便一定可以将这支南韩部队给吃掉,不过在战斗打响前,作为117师的楚云第一时间找到了军长吴权。
吴权看到楚云亲自过来找自己,颇为意外,第一时间询问起来,
“楚师长,你怎么来了,是有什么问题么?”
面对自家军长的这番询问,楚云第一时间说明了来意,
“军长,我觉得我军目前不应该和38军一起在东趸川里浪费时间,虽然在我军的夹攻之下,位于该地区的南韩第6师插翅难飞。
但是您不要忘记,我们此番的战略目的是为了彻底将美联合军赶到37线以南,所以我们得抓紧时间突破敌军的防线。
目前我觉得我们39军应该第一时间南下,将东趸川里直接让给38军,咱们直接前往水落山,这里是议政府守军逃跑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能提前在这里设伏,并派重兵进攻议政府,那城内的那些美联合军必定遭到我军的重创!”
听到楚云的这番建议,吴权在略微思考类一番后,直接采纳了,
“好,楚师长,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采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