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里的老桩盆景覆着薄雪,林知夏握着黄铜手炉穿过月洞门,翡翠莲蓬在腕间随步伐轻晃。
檐角铜铃被北风掀起清响,她望着修复中的明代花窗,忽然听见身后积雪被踩实的咯吱声。
\"知夏。\"谭宗明的声音混着松针清香落下,他手中提着的紫檀食盒结满冰晶,\"苏州送来的冬酿酒,正好配你收的梅花雪。\"
知夏转身时,珍珠银线绣的斗篷扫过石凳,露出内里与谭宗明同色的竹青旗袍。
她接过温酒的锡壶,瞥见他无名指上沾着新墨:\"谭总临帖到天明?\"
\"在补《快雪时晴帖》的题跋。\"他自然执起她手腕暖酒,沉香木珠擦过锡壶发出磬音,\"你上月说的'山阴张侯'残印,我找到枚相似的。\"
晨光穿透冰花窗,将两人身影投在未干的《墨梅图》上。
安迪抱着文件进来时,正见谭宗明握着知夏的手钤印。
朱砂印泥在绢本绽开刹那,她忽然认出那方田黄冻石章,正是上周拍卖会的神秘买家以千万拍得的文彭遗物。
\"老谭,记者都堵在门口问长明灯的事。\"安迪将平板转向他们,头条照片赫然是地藏殿并列的\"谭林\"灯柱。
谭宗明面不改色地添了勺梅花雪:\"就说我们在筹备上元灯展。\"
午后的媒体发布会变成灯艺展示会。知夏讲解宋代鳌山灯时,谭宗明突然执起她手腕调整灯穗。
鎏金袖扣在镜头前闪过流光,他低语\"别碰第三根竹篾\"的热气呵红她耳尖。
当晚热搜#谭林cp#后紧跟着#古法灯艺复兴#,点赞最高的评论是:\"他们碰过的花灯比我初恋还动人。\"
暴雪压塌库房那夜,知夏赤脚冲进雪地抢救古籍。
谭宗明从招标会现场赶来时,西装革履跪在碎瓦间搬运书箱。
冰碴割破他掌心,血珠滴在《东京梦华录》封面上,竟与汴京灯市的朱砂批注浑然一体。
\"别动。\"知夏撕下旗袍内衬为他包扎,发现他腕间新添了道结痂的烫痕,是那夜在佛寺添灯油时留下的。
谭宗明忽然反握住她手指:\"当年母亲为护家传《灯史》,也是这样徒手扒开着火的梁木。\"
更漏声催,知夏蜷在临时工棚核对损毁清单。
半梦半醒间感觉有人为她披衣,睁眼只见谭宗明就着应急灯修补《上元灯彩图》。
他补绘的走马灯与她发间银簪如出一辙,题跋处写着:\"癸卯冬,与知夏共修于雪夜。\"
上元节当天的秦淮灯市,谭宗明在直播镜头前为知夏点燃主灯。
他执火折的手势带着焚香的优雅,待三十六盏宫灯次第亮起,忽然俯身轻嗅她鬓边白梅:\"林小姐可闻见'东风夜放花千树'?\"
人流冲散他们时,谭宗明在浮光掠影中攥紧她手腕。
莲花灯影映着两人紧贴的侧脸,他借着掩护将翡翠莲蓬按进她掌心:\"母亲说这物件该赠予掌灯人。\"
安迪举着融化的冰淇淋撞见这一幕,戏谑道:\"谭董的'灯展预案'里可没这出。\"
话音未落,谭宗明已脱下大衣裹住知夏:\"预案第八条,保护总策展人。\"
深夜归途,知夏在车载广播里听见专家盛赞灯展复原度。
她转头欲言,却见谭宗明靠着车窗熟睡,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影。
等红灯时,她鬼使神差地抚过他腕间《心经》刺青,梵文在月光下泛着朱砂色的潮意。
翌日清晨,知夏在梅园石桌发现卷泛黄的手札。
谭宗明的瘦金体记载着每盏宫灯的复原过程,末页夹着片干枯的白梅,墨迹写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宴上,谭宗明当众将拍卖所得的文彭印章赠予知夏。
镁光灯下他指尖划过印面\"夏\"字:\"家母若在,定要说这'夏'字不如知夏万分之一灵动。\"
满场哗然中,知夏将翡翠莲蓬系在他沉香手串上。
金属扣合的轻响被话筒放大,她在如潮掌声中轻声回应:\"谭先生可知'莲蓬'又名'怜子'?\"
归途飘起今冬最后一场雪,谭宗明忽然将车停在护城河边。
他执起知夏的手按在方向盘,引擎余温透过手套渗入血脉:\"我书房缺幅《双清图》,不知林小姐可愿补白?\"
对岸升起盏巨大的孔明灯,火光在他们眼底交织成网。
知夏腕间莲蓬坠子轻轻摇晃,在车窗上投出并蒂莲的影子。
谭宗明解开领扣时,露出与她同款的翡翠平安扣,冰种翡翠映着雪光,像千年寒潭化开的第一道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