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休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敌军再次集结兵力,带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发起凶猛进攻。这次,他们倾巢而出,兵力几乎是之前的两倍,漫山遍野全是敌军的身影,浩浩荡荡地朝着苏悯贤的防线压来。天空被密密麻麻的战旗层层遮蔽,日光都难以穿透,马蹄声震得大地剧烈颤抖,敌军那粗野的呐喊声如滚滚雷鸣,一波接一波,让人听了胆寒不已。
苏悯贤身着厚重的战甲,伫立在阵前,神色凝重得仿若覆上一层寒霜,他心里清楚,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随着敌军如潮水般逐渐逼近,他目光一凛,果断下令,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战场:“弓箭手,准备放箭!”刹那间,整齐划一的动作后,万箭齐发,箭雨好似遮天蔽日的蝗虫,密密麻麻地扑向敌军。冲在前面的敌军纷纷中箭落马,发出声声惨叫,那声音撕心裂肺,此起彼伏,但后面的敌军仿若被洗脑一般,毫不退缩,红着眼,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疯狂前进。
双方短兵相接,战斗瞬间被点燃,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不停,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让人的耳朵都快要被震聋。苏悯贤的士兵们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意志,奋勇抵抗,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然而,敌军人数实在太多,攻势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苏悯贤这边的防线逐渐出现了缺口。
在一处激烈交锋的阵地上,一名年轻士兵正挥舞着长枪,与敌军厮杀。他的动作已经因为长时间的战斗而变得迟缓,身上也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但他紧咬着牙,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依然坚持着。突然,一名敌军骑兵挥舞着长刀,带着呼呼的风声,朝着他猛劈过来。年轻士兵躲避不及,身体本能地想要闪躲,却因体力不支慢了半拍,眼看就要命丧刀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老兵大喊一声冲了过来,用手中的盾牌硬生生挡住了敌军的攻击,大声喊道:“小伙子,别慌,咱们一起!”两人背靠背,互相掩护,继续与敌军战斗,每一次出手都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太阳从东边升起又落下,双方都伤亡惨重。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汩汩地流淌,将大地染得通红,附近的河流都被血水染成了暗红色,河水仿佛都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呜咽。苏悯贤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穿梭在战场上,不断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声音因为嘶吼变得有些沙哑:“将士们,坚持住!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和亲人,我们绝不能后退!为了国家,为了家人,拼了!”士兵们听到他的呼喊,原本有些涣散的眼神重新聚焦,纷纷振作精神,再次握紧手中的武器,投入战斗,他们的呐喊声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着大地,战斗仍在继续。黑暗中,火光闪烁,喊杀声依旧不断,仿佛恶魔的咆哮在夜空中回荡。苏悯贤意识到这样硬拼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出新的战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一面命令士兵们坚守阵地,一面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将领们脸上晃动,将领们围坐在一起,脸色凝重得仿佛压着一块大石头。苏悯贤看着地图,沉思良久,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分析着敌军的位置和兵力部署,说:“敌军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连续作战,已经疲惫不堪。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绕到敌军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辎重。断了他们的粮草,敌军就不战自乱。”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眼神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很快,一支由五百名精锐士兵组成的队伍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出发。他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行动敏捷,沿着山间小路,小心翼翼地绕到敌军后方。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只映出一个个模糊的影子。当他们看到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时,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那火焰仿佛能将黑暗都照亮。士兵们迅速分成几个小组,点燃了火把,如同鬼魅一般冲向敌军的粮草堆。刹那间,火光冲天,粮草辎重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照亮了夜空,滚滚浓烟升腾而起。
敌军发现后方起火,顿时阵脚大乱,士兵们四处逃窜,指挥官们声嘶力竭地呼喊也无法让他们镇定下来。苏悯贤趁机下令全军出击,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喊杀声震破夜空。在前后夹击下,敌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溃败逃窜。然而,苏悯贤看着战场上的一片狼藉,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敌军肯定还会卷土重来,他必须为下一次战斗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迎接更加残酷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