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门派义愤填膺的声讨中,苏悯贤的世界轰然崩塌。曾经,他凭借卓越的武功和高尚的品德,在武林大会上力挫群雄,登上武林盟主的宝座,备受尊崇。那时,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科玉律,一呼百应。可如今,仅仅因为一本被盗的武林秘籍和一系列伪造的证据,他便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跌落,沦为人人喊打的阶下囚。
各大门派的掌门齐聚盟主府,他们的脸上写满愤怒与失望,一致要求废除苏悯贤的盟主之位,严惩这个“背叛武林”的罪人,还武林一个“公道”。苏悯贤被带到众人面前,他试图为自己辩解,声音中带着急切与无奈:“各位掌门,我苏悯贤对天发誓,从未盗取嵩山派秘籍,这其中必定有误会,恳请大家明察啊!”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一片质疑声和愤怒的指责。在那些所谓的“铁证”和冷幽凝精心编造的“证词”面前,他的声音显得如此渺小,如此无力,无人愿意相信他的清白。
曾经与他称兄道弟、把酒言欢的武林人士,此刻也纷纷倒戈相向。在他们看来,苏悯贤已然是背叛武林的罪人,与他再有瓜葛,只会玷污自己的名声。曾经在武林大会上为他摇旗呐喊、助威喝彩的江湖豪杰,如今路过盟主府,都会朝大门狠狠地吐上一口唾沫,嘴里骂着:“哼,什么武林盟主,分明就是个偷鸡摸狗的叛徒!”那些曾经渴望与他结交、得到他指点的年轻弟子,也都视与他的过往交集为耻辱,生怕被人提及,仿佛与他沾上一点关系,都会成为自己一生的污点。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热烈地议论着这件事。热闹的茶馆里,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苏盟主的惊天丑闻”,他手舞足蹈,唾沫横飞,将故事里的苏悯贤描绘得无比不堪:“各位看官呐,你们瞧瞧,这苏悯贤平日里道貌岸然,没想到竟是这般卑鄙小人,为了一本秘籍,不惜背叛整个武林!”台下的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唏嘘声,或是愤怒的咒骂。
就连街头玩耍的孩童们,也受到大人们的影响,模仿着大人的口吻嘲笑苏悯贤。他们围成一圈,其中一个孩子扮作苏悯贤,其他孩子则对着他指指点点:“你这个大坏蛋,偷秘籍,不要脸!”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声音,此刻却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苏悯贤的心。
苏悯贤的画像被人从武林英雄榜摘下,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诋毁他的涂鸦。他曾经那英俊潇洒、正气凛然的形象,如今被涂抹得面目全非,画上还写满了各种侮辱性的话语。
冷幽凝看着苏悯贤陷入绝境,心中五味杂陈。有时,在夜深人静之时,她会悄悄来到苏悯贤被关押的房间外,透过窗户缝隙,偷偷望向那曾经让她心动不已的身影。月光洒在苏悯贤憔悴的脸上,他的眼神中满是痛苦与绝望。冷幽凝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心中泛起一阵涟漪,她想起了他们曾经在山林间漫步的美好时光,想起了苏悯贤对她的深情。然而,血月教的使命和多年来的执念很快又让她狠下心肠,她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血月教的未来,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她已经没有回头路,只能在这条充满阴谋与背叛的路上越走越远。
苏悯贤被关在盟主府的地牢里,阴暗潮湿的环境让他本就受伤的心更加冰冷。地牢里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地上污水横流。他蜷缩在角落里,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头发凌乱不堪。曾经的壮志豪情,如今都已化为泡影。他望着头顶那一小方透过铁窗洒下的月光,心中满是悔恨与不甘。他恨自己看错了人,错把冷幽凝的虚情假意当成了真爱;他恨自己太过单纯,轻易地被冷幽凝的演技所蒙骗;他更恨自己无力扭转这一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败名裂,却毫无办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悯贤身败名裂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江湖的洪流,激起千层浪,传遍了江湖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从曾经代表着正义与荣耀的象征,变成了背叛与贪婪的代名词。而冷幽凝,却在暗处继续谋划着下一步行动,她要利用苏悯贤的倒下,让血月教在武林中崛起。只是,她没想到,自己种下的恶果,终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噬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