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核的别名有:
1.青刺尖
2.马茹子
3.茹茹
4.马茹
5.山桃
6.单花扁核木
7.扁核木
8.蕤李子
9.马茹刺
10.蕤仁
11.蕤子
12.白桵仁
13.棫仁
14.美仁子
15.白挼仁
16.小马茹子
17.蕤核仁
18.**马茄子
功效作用
1.清肝明目:用于眼结膜炎、睑缘炎、角膜云翳等多种眼疾,可缓解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迎风有泪等症状。
2.疏风散热:可用于治疗因风热上攻引起的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等。
3.养心安神: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可用于治疗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
禁忌
1.《本草经疏》:“目病非关风热,而因于肝肾两虚者,不宜用。”
中医药理
1.归经:归肝经。
2.性味:性微寒,味甘。
3.主治:主治多种眼疾,如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等。也可用于治疗目翳,如用蕤仁(去油)五分、盐一分、猪胰子五钱,共捣如泥,收存点眼,能取下翳膜。
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克。外用:去油研成膏状点眼或煎水洗。
《蕤核的食用方法》
直接食用
蕤核的果实可以直接食用,其果实可酿酒、制醋或食用,种子可入药。
制作饮品
1.蕤仁茶精:将新鲜的蕤仁与其他原料如无花果、枇杷果等混合,经过萃取、酶解、灭酶、过滤、粉碎、混合、浓缩、喷雾干燥等步骤制成蕤仁茶精,具有祛风散热、养肝明目、安神等功效。
2.淮杞蕤仁牛肝汤:将牛肝、山药、枸杞子等食材与蕤仁一起煮汤,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
药用食用
1.生用:可用于目赤肿痛、昏暗羞明、眦烂多泪等症状,常与菊花、蝉衣、密蒙花、地黄等同用;也可用于慢性肝炎、肝大疼痛,与生地黄、白芍、玉竹、川楝子、丹参等同用。
2.制用(蕤仁霜):外用可治疗眼病,如《局方》春雪膏,用蕤仁霜与脑子共为末,生蜜调匀,点眼可治肝经不足、风热上攻眼目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蕤核虽然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但在食用时应遵循适量原则,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蕤核的丹方》
春雪膏
1.出处:《局方》
2.组成:蕤核(去皮、尖)、脑子(研)各等分。
3.用法:用生蜜六钱和收,点眼。
4.主治:肝经不足,感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昏眩赤肿,羞明畏光,不能远视,迎风流泪,多见黑花。
明目散
1.出处:《处方集》
2.组成:蕤仁霜、冰片、麝香、硼砂、玄明粉、胆矾共为极细粉末。
3.用法:点眼角内。
4.主治:迎风流泪,风火烂眼,羞明畏光。
蕤仁膏
1.出处:《神农本草经疏》
2.组成:蕤核去皮压去油二两,脑子二钱半。
3.用法:研匀,生蜜六钱和收,点眼。
4.主治:肝虚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迎风有泪,多见黑花。
蕤仁汤
1.出处:《中药临床应用》
2.组成:蕤仁、菊花、蝉衣、密蒙花、地黄等。
3.用法:水煎服。
4.主治:肝血不足,风热上攻眼目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等。
《蕤核的种植技术》
种子采集与处理
1.采集时间:蕤核的果实一般在8-9月成熟,当果实由绿色变成红色时即可采集。
2.种子处理:采集后的果实需除去果肉,将种子洗净后进行沙藏处理。沙藏时间以15-20天为宜,不能延长,否则种子裂口会影响出苗率。也可采用直播的方式,使种子在圃内度过休眠期,免去催芽或贮藏的工序。
选地与整地
1.选地:蕤核适宜生长在海拔900-1100米的山坡阳处或山脚下,为阳性树种,喜光,耐寒,深根性,耐干旱瘠薄,忌水湿。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沙壤和红壤土进行种植。
2.整地:在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平整,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播种
1.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
2.播种方法:可采用床式点播,沟距15cm左右,株距10cm,播种量为125g\/m2左右,产苗量50-60株\/m2。播种后需覆盖一层薄土,并轻轻压实,然后浇透水。
苗期管理
1.浇水: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避免土壤干旱或积水。
2.施肥:苗期追肥1-2次,可施硫酸铵7.5-11.2g\/m2。
3.除草:及时清除苗床内的杂草,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和水分。
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病虫害,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
移栽与定植
1.移栽时间: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进行移栽。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移栽。
2.移栽方法:移栽时要注意保护根系,避免损伤。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并进行适当的遮荫和保湿。
后期管理
1.修剪:在生长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保持树形美观和促进生长。
2.施肥:每年可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
3.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