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上者必欺下,慕强者必厌弱,爱富者必嫌贫。
想要变富,首先你得仇穷,想要变强,首先你得仇弱,想要向上,首先你得仇下。
你越喜欢什么你就越接近什么,你越讨厌什么你就越远离什么。
这就是宇宙第一大定律吸引力法则。
一段话给你说完了,不用再去看那一些繁杂冗长的长篇大论,《秘密》这一本书的内容,我用三句话解决了。
像我在这个世界上很简单,我第一讨厌穷人,第二讨厌老人,第三讨厌小孩。
理由不解释,扪心自问,你难道不讨厌吗?当然我指的是大部分大概率情况,我知道其中也肯定会有一些例外,就好像我虽然出生底层,但是我骨子里的性格,其实一直是一个富豪,只不过我需要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刮开这张彩票,才能够拿回本该属于我的设定,修正这个人世间的错误bug而已。
大部分人一定是符合这个群体的脸谱化特征,所以我讨厌得无怨无悔。
穷人老人和小孩都是对社会贡献很少,然后素质偏低,智商偏低,观念未成型或者说比较落后的一帮人,你但凡跟他们关系好,你注定混不起来,想要混的好,一定要远离这三大群体,对于一个想要向上攀爬的年轻人来说,这三大群体就好像毒瘤一般存在,必须远离。
有的人可能有机会混好,脑子、行动力各方面都ok,但是他把他的想法和穷人分享了,你放心,穷人会用1万种方法让你选择放弃,然后再用1万种方法让你接受和他一样穷得稳定,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偶尔吃个饭喝个酒吹个牛,多爽啊,他不愿意让这些日子消失,也就不愿意让你离开,因为你是这场戏的重要配角,没有你不行,他必须得留住你才能下次喝得爽。
老人的话也差不多这个意思,他们总希望你安安稳稳找个工作,顶多劝你去考个公,拿个铁饭碗,他们不可能让你去做一些不稳定的事情,这是他们这个群体的特征,这只是家里的老人。
至于外面的老人,更是社会隐患,我有一个朋友,回村里开车,村里那些小路本身没有其他车辆的话,处于一个不限速状态,而且他也没开多快,就正常六十码左右,在那边开着,一个老太婆突然冲出来,当时傍晚夜色有点黑了,那种路段的路灯并不是很完善,但是车有大灯啊,你人不至于这么傻,连车都不会避吧?
最后老太主动冲到车前,他刹车不及,老太撞车,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了。
严格来说这路本身是给车开的,你要过路,你至少你得看着点吧,哪有直接冲出来的道理。
但没办法呀,因为我朋友是开车的嘛,对方还是个老人,最后赔了六七十万。
小孩就不用说了,啥玩意儿也不懂,你跟他们交流,全是你在输出,他们不能够带给你任何东西,一个个都自以为是的,除非你自己的孩子你还可以付出一点,你倒是也心甘情愿,可以教他一些真东西。
别人的孩子其实你一旦跟他们接近,注定是他白嫖你的,消耗你的精力,你的时间,反正很疲倦跟他们打交道,尽可能就不要和他们打交道。
创业阶段什么自己亲戚,老一辈,小辈之类的不要交流,哪怕拉黑都无所谓,你要记住,你想成为一个逆袭的人注定要丢掉很多东西,你要变得六亲不认,你越讲感情,你就越容易留恋曾经的底层,六亲不认是思想包袱最轻的一种观念,最适合你去逆袭。
我第1喜欢富豪,第2喜欢美女,第3喜欢明星。
对,我一个初中学历的人,就因为我“畸形”的价值观,结果在这个世界上越混越好。
而这个所谓的“畸形”并不是我认为自己畸形,而是我在讽刺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有多畸形,其实我才是真正比较正的价值观,每一个能够白手起家逆袭成功的迪奥丝,无一例外都是信奉,成就至上,金钱至上,效率至上原则。
但凡有人劝你也非得用所谓的传统正确价值观,你就放心吧,这一辈子穷得稳定,因为能够大范围传播的价值观,一定是上层人洗脑洗出来了,他们希望你这样想,因为但凡你起了野心,起了企图心就容易去瓜分他们的蛋糕,他们的地位也就不够稳固了。
想当初我觉得特别匪夷所思的一点,就是一大帮人在攻击郭某明的电影炫富,宣传不正确的价值观。
这完全就是bullshit,不知道发出这些言论的是竞争对手雇来的水军,还是都是一帮农村子弟兵无法接受现代化都市的规则?
如果你有条件的话,买得起车票的话,建议你去上海走一圈,你去上海大街去看一眼,大街上谁不是这种价值观的我想请问呢?
去发达的城市,发达国家第一线的城市,去市中心看一眼。
因为他但凡不够激进,不够狼性,不够快节奏,他吃屎都赶不上热的,没一会儿就被这个城市给淘汰,又得回老家去了。
你想成为一个上层人,想要致富,先要让你的脑子能够接受富人的观念,而富人的观念很简单,他只信奉利益至上,郭某明简直就是让无数青少年少走几年弯路的神人,只有平庸者无法接受血淋淋的现实,也就永远留在低层挣扎度日,顶多当个白领,啥叫白领?就是一个月工资发下来,房租或者房贷一交,稍微买点吃的,这个月工资没了,就跟没领过工资一样,算白领了。
迪奥丝千万不要个人思想太重,觉得这个太肮脏了,我接受不了,那个太俗了,我接受不了,那个没有创意,我接受不了,你个迪奥丝哪来这么多要求?
你就简单一点,能赚钱的你就能接受,不能赚钱的你就不能接受,就这么简单。
我们的目光一定要势利,要学会拜高踩低,虽然我们传统的书本一直在批判这一些势利眼,在传统的语文书里头出现了大老板的形象,通常都是小气的,吝啬的,鸡贼的,阴险的,下流的,对,但是这些品质只在语文书上是错的,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但凡一个人活得好,他与他身边同龄人之所以拉开差距的原因,就是这些下三滥的品质更多。
你想成功,想要成为人上人,想要成为大老板,想要逆袭,想要摆脱这种痛苦的穷人迪奥丝生活。
你就要主动和大多数乌合之众割裂开来,乌合之众就该打工,就该上班,就该朝九晚五,就该挤地铁,就该存个大半辈子钱凑个首付,然后被房贷再压榨30年,建国才70多年,他敢背30年,nb。
乌合之众就是来养活资本的。
你们在打工的层次卷得越厉害,上层人过得越舒服,你一旦不跟他们卷,开始想办法研究阶层,研究社交,研究营销,研究口才,研究谈判,研究财经,研究地产,研究金融,研究生意的本质。
去研究以上层人的角度思考世界的方式,你才能够看明白社会结构,才能解构重塑自己的定位。
马斯克说得对,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那些你以为所谓的专业人士其实大多数都挺水的,每一个人都是差不多的人,所以你只要能够找到窍门并且努力一点点,你一定可以翻越阶层。
所谓拜高踩低,这只是一个思想,并不是说你非得要去做出真实的行为,去睬别人的人,或者说像一条狗一样去舔比你混得好的人,但是你要有这个思想倾向,你要愿意主动接近混得比你好的人,当然姿态不需要太低的,你是可以不卑不亢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欣赏,表达想要听听他的建议,来通过这样和他搞好关系。
而所谓的踩低,并不是你真的要去对比你混得差的人做出一些霸凌行为,而是你可以远离他们,有嫌弃他们的意识,这个其实就是较为文明的踩法。
我之前投资我发小开过一个影视公司,当时我们挖了香港明星,来复刻tvb的训练班模式,香港明星有一次叫来了一个香港当地着名的兼职导演,当做特约嘉宾,说了一些话。
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对过台本,我们压根不知道这个导演会说出一些什么东西,但是他说的一些话与我们自己在混社会的途中悟到的东西不谋而合。
导演面色冷峻地说,到社会上尽可能去认识有钱有势,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因为这可能比你去面试一个大的剧组,更快能够让你成功,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一个有能量有权力有钱的人,他在很多地方可以他一个人说了算,可能他一句话的事情就可以内定你做哪部片子的男主角,我们导演也是给这些大老板打工的,老板塞进来的人,我们只有接受的份,没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