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莞嫔,她敢问太医吗?
万一太医说那祛疤膏孕妇不能抹,你说她是接着抹呢,还是放弃?
接着涂抹说明她不看重皇嗣,可不涂,那脖子上的伤疤就留下了。
毕竟那伤疤只有刚一受伤的时候用祛疤膏才管用。
所以,莞嫔啊,哼,她为了美,孩子什么的都可以靠后。
毕竟,这个孩子没了,她还会再生。
要是留疤了,那就是一辈子的事。
活该她这个胎儿落下,怨不着本宫。”
“娘娘说的对。”
剪秋说道。
然后,主仆俩人就听到‘砰’的一声响。
皇后和剪秋正在计划着干坏事,突然,寝殿门被从外面踹开。
皇后一惊,反应快的她知道坏事了。
敢这样踹她门的,除了皇上还有谁。
果然,只见皇上阴沉着脸站在门口,而皇上的身后,是得意洋洋的华贵妃。
要说皇后他们怎么会来景仁宫里?
那都是顺妃的功劳。
顺妃在皇后回宫之前,就又给华贵妃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如果你想知道一切的真相,就领着皇上回宫后,偷着去听皇后的避角,保证是惊天大秘密。
华贵妃也是有本事,毕竟被皇上宠了这么多年的人,对皇上也算是了解。
在皇上离宫十多天后,华贵妃痴缠着皇上,把皇上拐来了景仁宫。
当然,提前华贵妃利用宫权,控制住了景仁宫外面的所有宫人。
至于里面的,有皇上在,控制人还不是容易的。
于是,皇后和剪秋绘春他们几人的谈话都落入了皇上的耳中。
皇上几次想冲进去,都被华贵妃死死拦住,以至于听到了最后。
这一刻的皇上是非常愤怒的,原来,皇后口中对纯元的怀念都是假的,
这么多的孩子都是皇后打掉后栽赃给华贵妃的;
莞嫔居然为了美而不看重皇嗣等等。
皇上大怒,当场就下旨废后。
因为皇上废后废得太及时,所以,太后知道消息后,圣旨已下。
皇上金口玉言,不可能更改了。
于是,太后就把她的那所谓的家族荣耀都放在了未来可能的皇上后宫里。
夏冬春的心愿是让皇后不当皇后,这个愿望已经达成。
而甄嬛,因为她不顾身怀有孕就去抹祛疤膏,所以,流产后没有得到皇上的丝毫怜惜,一时,碎玉轩成了冷宫。
皇宫这些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后,后宫沉寂下来了。
而皇上也更加着重前朝政事。
这边,顺妃每天都领着两个小阿哥开始玩游戏。
娘三个玩了整整三年,两小只就被皇上带到了尚书房,开始了辛苦的读书生涯。
这时候,敦亲王、年羹尧叛乱被皇上镇压。
年世兰因为屡次为年羹尧求情,言语过于激愤,而被皇上降为答应,囚禁翊坤宫。
顺妃知道,她报仇的机会来了。
于是,这天晚上,顺妃偷着去了慎刑司,找出实施一丈红的板子,来到了翊坤宫。
她迷晕了颂芝和年世兰,开始自己动手,把曾经夏冬春的伤残复制到了年世兰身上。
第二天, 年世兰的惨叫、颂芝的拍门声丝毫没有影响到看守侍卫们。
毕竟,年世兰为了出去找皇上求情,这些天什么招数都用过了。
当然,对于颂芝说年世兰被人给打了板子,他们也没信。
就这样,当初被抬到冷宫的夏冬春一直疼了四十多天才死。
而年世兰则不到一个月就去了。
不过在年世兰临死前的几天,她总感觉好像她自己曾经给谁动过一丈红,只是给谁动过,她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颂芝给年世兰收拾完后,也跟着撞墙离开了。
从始至终,皇上等众人都不知道年世兰是死于一丈红。
因为这时候掌握宫权的是顺妃和敬嫔。
顺妃只让人把一套妃位衣服给盖在了年世兰的身上。
年世兰、皇后都解决了,就剩下甄嬛和沈眉庄俩人。
安陵容因为祛疤膏舒痕胶一事和皇后一起去的冷宫。
不过,顺妃看冷宫里的皇后和安陵容适应了后,日子倒也过得去。
毕竟太后还在呢,没人敢太过苛刻。
顺妃呢,倒是希望她们能长久的活着。
而甄嬛在被失去孩子一年后,又开始跃跃欲试要争宠。
只是,她因为总是排毒的原因,白天不吃东西,日久天长,脸色难免就不好看。
所以,虽然复宠了,可是在一次皇上心血来潮,
夜晚突然去碎玉轩的时候,吃过晚饭的甄嬛不自觉地就没控制住。
那样的奇臭,让皇上落荒而逃。
从那以后,皇上再也没有见甄嬛。
当然,甄嬛也没有出家甘露寺。
顺妃掰手指头一算,夏冬春的仇都报了。
于是,她就开始了后宫混日子。
就这样,一直到了皇上登基后的第十八个年头,皇上不行了。
他虽然已经写了立弘昭的即位圣旨,可还是在临死前,封了顺皇贵妃为皇后,弘昭为太子。
就这样,皇上驾崩后,弘昭登基。
而曾经的夏冬春,也成了唯一的太后。
新皇登基后,都没有过渡,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而弘喧,则是开始向皇上借兵,他要打下隔壁国。
然后,太后就开了谁都不见为先帝祈福礼佛。
太后女扮男装,和小儿子弘喧一起去攻打隔壁。
有太后帮忙,隔壁国家的皇室和贵族都被暗杀了。
所以,一年后,弘喧在就在隔壁当了大秦的第一任皇帝。
当然,国号大秦,是太后提议的。
弘喧在大秦治理了五年,这里一切重新开始,比弘昭在大清的改革容易多了。
于是,太后也没有再回大清,在这里负责教育。
五年时间,除了一些非常老的原住民,所有人都说汉语写汉字。
当然,汉字是后世简化了的那种汉字。
毕竟,古代的繁体字让太后深恶痛绝。
五年后,太后力压弘喧,率领海军去征服旁边的小岛。
后来,源源不断的金银运回了大秦,当然,也送给了弘昭一半。
这一世,因为太后的影响,大秦国和大清国早早地实行了工业革命。
在两个儿子五十岁的时候,和西方国家接轨。
两个儿子都是在八十岁的时候退位的。
然后,八十岁的两个儿子就陪着九十七岁的太后开始乘着皇家专列火车往返两个国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