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进献寿礼的环节。
首先三位皇女站了出来,一同叩头祝寿。
三皇女率先招呼宫人将一整面雕花屏风抬勒进来,上面雕刻着各种神仙道人图,木雕与彩绘的结合让画面栩栩如生。
再仔细观察,上面鎏金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甚至人物动物的眼睛、花蕊、祥云的中间都镶嵌了各色各样的宝石。
在屏风呈上来的瞬间,文武官员都倒吸一口气。这屏风价值不菲,她们自己准备的所有礼物加起来,可能抵不过三皇女的这一件礼物。
而且不成文的规矩是,当场只进献自己最满意的礼物,其余的只是列在礼单上供皇帝过目,东西则直接运进库房。
今年寿辰为何一上来就是这般大动干戈,没什么家产的官员已经在偷偷擦汗了。
希望陛下能够高抬贵手,体谅她们实在拿不出什么更好的东西了。
皇帝略带浑浊的眼睛看到如此精妙的屏风瞬间亮了,连忙吩咐宫人抬近些。
“好啊,好,贤儿也是长大了,准备的东西越来越合我心意了哈哈哈。”皇帝抚掌大笑。
“母皇谬赞了,儿臣还要多和赵大人学习,尽早能为母皇分忧。”
“好好好,赵爱卿啊,老三的事就拜托你了。平时也让她学着点,给你打打下手。”
赵澄起身:“臣遵旨。”
赵澄的眼神往三皇女身上瞟着,为什么突然又提到她的名字呢?难不成是这三皇女为了争权,开始明着拉拢她这个“宠臣”了不成。
想到这里,她冷笑一声。
不会有人在求仙问卜这方面比她更受宠,她也绝不会允许。
一旁的仙师看到赵澄阴暗的眼神,吓得一激灵,赶紧夸了几句皇帝和女儿母慈女孝的话,还顺便把赵澄一并好好夸了才算完事。
看着赵澄的目光已经看向别处,仙师脑海里还是止不住地回响当时和她初相识时的恐怖。
她咽了咽口水,看来自己接话,让皇帝不再说更多的让三皇女跟着赵大人学习的话,这算是做对了。
仙师顶着皮笑肉不笑的脸,招呼下一位皇女献礼了。
太女刚想说话,二皇女就站了出来:“母皇,我来献礼吧。我知不论是处理政事、与百官沟通,还是给母皇准备寿礼,儿臣都比不上皇姐。”
二皇女冲着太女笑了一下:“所以还是儿臣先来吧,省得一会儿比不过皇姐而出丑。”
太女也爽快地笑道:“皇妹啊,这是哪里的话,你平日里也和我一起为母皇分忧啊,何来‘比不上我’这一说呢?”
“更何况,礼物本就在于心意,又何谈谁的礼物让另一个人出丑呢?”
实际上太女已经在暗暗握拳了。
这真没有让她省心的,一个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拉拢皇帝宠臣,一个暗戳戳指出她和官员暗通款曲、私相授受。
就差把“太女拉拢官员想要谋朝篡位”直接说出来了。
“哈哈哈,我一直说不过皇姐的,还是赶紧请母皇看礼物吧。”二皇女避重就轻,见嘴上不占理,直接换了话题。
皇帝坐在高台上,也乐得看皇女们争斗。
只要不是哪一方过于强大,她们互相斗一斗,皇位坐得就更久更稳。
说话间二皇女的人已经将宝物抬了上来,大殿刹时间金光闪闪。
是一个很大的金如意。
纯金打造,上面有极为繁复的花纹和闪闪发光的宝石。所有的部分都是由细细的金线缠绕、拼接而成,尤其是在如意的两头,还有数百枚珍珠点缀。
姜佩卓震惊,这都快比宫中预防走水的铜缸还大了吧...
这两样物品摆在殿中,感觉空间都变小了。
皇帝更是大喜过望:“苼儿,你有心了。”
“念笙不敢忘母皇教导。但儿臣无心国事,只愿做个闲散亲王继续生活,长伴您左右就知足了。”
哈,太女气笑了。
你还无心国事?
那前些天我的人抓的都是鬼吗?
姜佩卓转头去看三皇女,果不其然也是一副被恶心到的表情,但是她嘴上还说着附和的话。
“二皇姐说的也正是小妹心中所想,儿臣亲王之位也不想要,就想能让母皇万寿无疆。”
皇帝笑得更开心了,夸两个女儿十分有孝心云云。
太女直接被两人架起来了,作为太女,她绝不能说自己也无心政事,那这个太女之位就要给旁人当了。
她也不能说自己对权力十分向往,若是说了,她今天都不能平安地踏出这个宫门。
太女亲自接过宫人捧着的盒子道:“二位妹妹送的礼可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母皇且看,这是我专门为您上山求的上好白玉。传说能拿到山上白玉之人,定会受到上天庇佑。”
“上天定是知我为您求玉,这才给予指点,让我没有空手而归。”太女言辞恳切,双手捧着玉,等仙师来取。
皇帝一边看着呈上的太女礼单,一边连连点头:“太女有心了,礼单上的其他物品也正是为母需要的。你作为大姐,也是给妹妹们做了表率。来,把玉呈上来我看。”
待皇帝从宫人手中把玉接过,脸色瞬间变了。
“这玉为何有其他颜色?”
她不得不承认,在拿到玉的时候确实被精巧的雕刻和对颜色的运用惊艳到了。
但毕竟吉利的象征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太女敢把瑕疵品送给她的话......皇帝的眼神沉了沉。
而太女这边早就想好了说辞:“回母皇,这玉乃是千年难以得见的‘双色玉’,与平日里见的瑕疵玉完全不同。”
“当日儿臣看到这块玉时也曾问过大师同样的问题,万万不敢将不够纯粹的玉进献给您。”
太女嗓音嘹亮,不带一丝心虚:“大师说,这是只有心诚之人才能求来的美玉,更何况此玉未经处理之时便是一副蝶恋花之态,大师说玉石会说话,她这个形态意在告诉世人今有明主,定能让百姓生活安居乐业。”
“不敢违抗天命,我只命人将玉稍作打磨,便是您眼前这块栩栩如生的样子了。”
说罢,太女双膝跪地,双手交叠在额头前,行大礼叩头:“此玉现世,是大吉之兆,是上天下达的昭示。有此等美玉在母皇左右,母皇定能万寿无疆、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