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男德》那种书不必再看了,全都是糟粕!”
意识到自己语气有点不好,姜佩卓顿了顿,柔声道:“听话,我不需要你像《男德》说的那样做。我只想看到最原本的苏淮,好吗?《男德》里面说的样子我都不喜欢。”
“啊?奥奥,好。”
妻主居然不喜欢那个样子,还好今天知道了,不然不知道后面还要让妻主不高兴多少次,也该给男师说换一个教学内容了。
“怎么还攥着衣结呢?就这么喜欢吗?”姜佩卓换了话题。
苏淮猛地低头,发现确实自己的手从之前握上去就没松开过,只觉得自己好笑,还以为妻主要把它收回去。
“喜…喜欢。”
“哈哈哈哈哈行!那往后再给你做。”姜佩卓很满意。
…………
过了些日子。
姜佩卓收到太女的邀请,请她到光正楼吃饭小聚。
她立马有种被老师喊办公室的感觉。
但是她也知道她不能像上学时的那样躲了,更何况,前几日已经和姜母谈过这件事,姜母也暗中表态,支持太女。
既然母亲都发话了,那她就也冲了。
“小姜大人。”
姜佩卓进入包厢后,只看到太女一人,并没有小厮跟随。
立马警惕,要讲什么话才需要屏退左右啊?
太女看出了姜佩卓的担忧:“小姜大人不必忧心,仅仅是聊一些私事,无伤大雅无伤大雅。”
对你来说倒是没事,姜佩卓腹诽。
但是面上还要一副恭谨的样子:“太女殿下说的是。”
寒暄过后,太女露出了担忧的表情:“哎,眼看母皇的生辰就要到了,但……”
姜佩卓也只能顺着太女的话往下说:“殿下,可是有烦心事?”
说出口只觉得自己成长了,已经可以接话了。真不知道等她穿回去,面对老师和领导会多么游刃有余。
哎,穿回去。会吗?还能穿回去吗?
算了算了,姜佩卓摇了摇头,把思绪都甩出去,不想了,既来之则安之!
“是啊,说来不怕你笑话,我实在是为母皇的生辰贺礼发愁。母皇素来爱玉,因此本王也特意派人去寻了上好的白玉……”
好像愁得过分,太女深深吸了一口气才继续道:“可谁知,等到真寻来,才发现那人阳奉阴违!送来的玉上竟有瑕疵!不是纯洁的白玉让本王如何献礼!”
好家伙,看起来是真生气啊。
但,这和她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叫她来?
似是能听到姜佩卓内心的想法,太女继续道:“上次见面就觉得小姜爱卿德才兼备,在创新方面颇有建树,所以想先问问你的意思。”
自己的“才能”被太女殿下各位注意到,姜佩卓不免有些心虚,硬着头皮问:“敢问太女殿下,那白玉上是何种的瑕疵?”
然后拼命在脑海中检索玉相关的知识。
太女直接从衣袖中取出了一个精美的匣子,将一块未经雕琢的不太规则的方形玉块递了过来。
姜佩卓一看,嘿,天助她也!
上面的瑕疵是棕褐色的斑驳,其中有一大块在左下方的位置,其他的小块瑕疵或深或浅地分布在它的周围。
这不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的“俏色”吗?
当时刚学到的这个知识的时候,姜佩卓就对它印象深刻,能通过雕刻加工变废为宝,甚至价值更甚之前,对古人的超绝智慧深表叹服。
现在轮到她用这个方法了,不得不感叹学习是真的有用啊!
她还要学习一百年!(划掉)
压住嘴角因为庆幸而产生的笑意,姜佩卓将玉料轻轻放在手帕上面,抬头看向太女。
不出所料,看到的是一双带着期冀的眼睛。
“殿下,这事,确有可解之法。”
“爱卿,请讲!”太女殿下瞬间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破解之法便是,让工匠在有瑕疵的部分雕刻图案,根据瑕疵形状设计图案,将瑕疵完美融入整体,才能做到保留此玉的价值。”
“比如这个,”姜佩卓要来纸笔进行演示,“这块大的瑕疵根据其波浪式的形状可以设计成花朵,上面的斑驳刚好可以当作花纹来构成花瓣纹理。工匠再通过打磨,把瑕疵的边缘变得整齐美观,这样图案呈现的效果就更好了。”
接着继续在纸上勾勒出轮廓,“那么其他的小块瑕疵,就可以根据花朵的特点设计成飞舞的蝴蝶、蜜蜂。如此一来…”
姜佩卓还没说完,太女就激动得打断道:“如此一来,不仅仅使‘瑕疵’消失,还更巧妙的将其颜色变为作品的一部分,既增加了玉雕的丰富程度,还不浪费玉料!!!”
太女激动地拍案而起:“姜爱卿!果然,本王决定招募你为幕僚就是最正确的决定!”
到那时想到对面的人还没答应自己的邀请,太女殿下变得讪讪的。
看突然心虚的太女,姜佩卓这才感觉到太女殿下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并不仅仅是由史书里记载的只言片语所构成。
而且,再加上姜母对她的暗示,她也觉得太女殿下是个可投靠之人,但毕竟事关重大,这种明确的话语还是少说吧。
“那这玉上的画……”太女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这种事的时候,岔开了话题。
“我来我来。”姜佩卓毕竟决定要慢慢投靠过去,做事还是应该积极一点。
不过片刻,宣纸上赫然出现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片片饱满圆润,花蕊在花瓣的掩映中只露出来一点点,和大片的花瓣形成对比,使得画面更加和谐。
牡丹周围是自由飞舞的蜂蝶,仿佛被盛放的牡丹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殿下,牡丹国色天香,象征富贵吉祥、繁荣昌盛,作为寿礼来说再合适不过。更何况这其中还包含了您对陛下、对社会的祝愿,所以显得更加弥足珍贵,陛下也会理解您的苦心的。”
看过手稿的太女殿下拍手叫好,脸上的喜悦愈发明显。
不仅仅是因为姜佩卓帮她解决了一桩难题,更因为她从这件事中看出姜佩卓为人坦荡,哪怕不愿投靠于她,有事相求后依旧会认真对待。
这种人对朝廷、对百姓实在是太重要了,对她也很重要。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让姜佩卓心甘情愿的向她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