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就成婚了,这些事也应该早些让你知道。其实父皇当时派我去幽冥山,是为了寻找前朝宝藏。”
冷宵开始组织幽冥选拔的时候,他便猜测可能是父皇听说了前朝宝藏之事,在集训营结束离开永灵去幽冥镇的时候,他曾被父皇召进宫中,那时他才知道了父皇的真实用意。
当时父皇告诉他:幽冥山有宝藏之事乃为先皇的国师推算得出,先皇曾秘密派出过几队人马去山中寻找,但那些人都是有去无回。后来先皇病重也便把寻宝之事暂且放下了,但在弥留之际却把这个任务托付给了父皇,让父皇继续想办法去寻找宝藏,因为国师曾说过,得宝藏者得天下。
据周围国家的探子传回永灵的消息,涂圣和密泽应该也早已知道了宝藏之事,他们也曾先后派出不少人马进山寻找宝藏,但结果同永灵一样,那些人均是有去无回。
“临行前父皇让我再三考虑清楚,因为此去极有可能无法生还。”冷宵顿了顿,接着说:“我知道父皇之所以急于找到宝藏,是想解百姓之苦,因为永灵实在拿不出粮食来了,还有四个月才能春耕,假设老天眷顾,粮食有收成也要等到秋季,那还得要几个月,加一起就是七八个月的时间,七八个月啊,百姓早饿死了!所以我没得选,我也不想死在幽冥山,因为我还有大仇未报,可我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近半数的百姓饿死,在万万百姓的生死面前,我这点家恨根本不算什么。”
“那你们在幽冥山可有找到宝藏?”乐乐问。
“并未,所有进山的人除了死在那里的,皆是空手而返。”
“面对眼下的粮食问题,陛下可还有其他法子?”乐乐问。
“父皇曾发动朝臣们捐粮,太子筹了两个月也才筹到三千担,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冷宵知道,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朝廷已经无计可施。
“既如此,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俞乐乐安慰道。
“也只能如此。”冷宵是个极擅于运筹帷幄之人,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再筹划也是白搭。
两人在马上车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将军府门口。
车夫问:“主子,是进将军府还是进郡主府?”
“将军府。”冷宵道。
“我得回去先把辣椒种上,然后还要制盐,把我拉你府里来做什么?”俞乐乐问。
“怎么是我府里,三天后这里就是你的府邸,你就是将军府的女主人。”冷宵道。
冷宵带着乐乐到了自己的书房,同时命人把许管家叫来。
俞乐乐不知冷宵匆忙地把自己拉来他书房做什么,抱怨道:“大哥,你说你,非拉着我出去,转一大圈又把我拉来你书房,有这时间我的辣椒早种好了。”
冷宵拉着乐乐的手,把她拉到自己面前:“乐乐,你知道吗?等这一天我盼了好久,如今你终于答应嫁给我,我……”
“你怎么?”
“我要为你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冷宵神情极是严肃。
“冷宵,其实我真没想过要这么早结婚,我对这里很多事情还完全不了解,我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我害怕万一哪天我不想在这里了,你怎么办?”俞乐乐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乐乐,这些不是你操心的事,如果真的有一天你厌倦了这里的生活,你想去哪里,我便陪你去哪里。”冷宵郑重道。
“你当你自己和我一样,是个无名小卒?你可是当朝三皇子,大名鼎鼎的镇西将军,陛下怎么可能允许你想去哪就去哪,你也就只能背后自己想想罢了。”俞乐乐真不是打击他,她完全是基于自己对皇权的判断才得出的这个结论。
“乐乐,咱们成婚后,若你不喜灵都的生活,我就带你去西境,若西境哪天你也待够了,我便找好能为父皇镇守西境之人后,与你归隐山林。”
“那你的仇怎么报?”
“报仇的机会已近在咫尺,我已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全都指向了皇后,如今我缺的是一个契机,让我可以名正言顺重查当年冷国公府灭门案。所以这件事我不会让它拖太久的,乐光只管安心做我的王妃,其余的事我会处理好,不会让那些腌臜事影响到你。”
冷宵这是在给俞乐乐吃定心丸,因为他知道乐乐不喜打打杀杀,所以自己报仇的事越早解决越好,免得夜长梦多,让乐乐平白为自己担心。
俞乐乐正欲说话,许管家便到了。
“将军,郡主。”许管家对二人连施两礼。
俞乐乐对许管家点头回应。
“三日后我与郡主大婚,你马上筹备,一切按皇子的规制来办。”冷宵说着,见许管家的激动溢于言表。
“将军,您,您和郡主真的要大婚了吗?老奴没听错吧?”许管家说着,老泪就下来了,“真是老天有眼,将军终于找到了知冷知热的人,老奴高兴……”
许管家一边抹着激动的眼泪,一边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
“对不起,老奴失态了,老奴只是太高兴了,这是将军府第一次办喜事,老奴一定好好操办。”许管家保证道。
“那下去直接找礼部的人商议吧,他们若说时间紧,就告诉他们是父皇下的旨。”冷宵太清楚这些礼部官员们的行事风格了,对他们来说用三日的时间筹办一位皇子的婚礼,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但在他冷宵这里,就没有什么事不可能,试问,若今日有敌军来犯,可会给你三日的时间准备?
所以时间根本就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他们想不想尽心去办这件事。相信有父皇的旨意和自己的威慑,他们定不敢怠慢。
真被冷宵猜着了,许管家从冷宵的书房一出门,便马不停蹄地去了礼部,当他说将军要在三日后大婚时,礼部一众官员皆说不可能,这么大的事他们皆未接到圣旨。
就在这时,何公公便到礼部宣了旨,命礼部为三皇子操办婚礼,一应事宜以三皇子的时限为准。
礼部大大小小的官员,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全部开足了马力忙碌起来。